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筑界有着许多的体系体系的“规则”,其中一条似乎是:建筑艺术更多时候是建筑师的事情。而当大批规划师、建筑师埋头于处理国内蜂拥而至的建筑案子的时候、同样有大批建筑物源源不断地相继被“生产”矗立起来。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谁对建筑的艺术或“建筑意”(梁思成先生根据画意而创造性地提出“建筑意”概念.用以描述“建筑的精神”)或更广泛层面二的建筑文化负责任?尤其在面对中国目前极大的土地开发量的现实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中介空间从单体建筑,群体建筑,城市三个层次作了较透彻的分析,指出了正是这些中介空间使得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形体与空间相互依存,并形成多样而富于变化的人性空间。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建筑哲学的贫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耕原 《华中建筑》1995,13(1):42-47
论文从建筑的知识与认识、本体论、概念体系、认识论、方法论、哲学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当代中国建筑哲学建构的贫困性,认为当代中国建筑式样的单调贫乏、缺少个性与此密切相关。提出要提高建筑水平,不但要注重建筑物外观等形而下的东西,而且要关注从建筑物实体中抽象出来的理念精神。  相似文献   

4.
张正明 《华中建筑》1997,15(1):18-19
魂兮归来———当代中国建筑门外谈张正明当代的中国建筑可谓猗欤盛哉,每天都有难以数计的旧建筑消失,每天都有为数更多的新建筑落成。假如只讲技术,无疑在突飞猛进中。但建筑还要讲艺术,而艺术是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当代的中国建筑,在规划和设计上,大半只追求现代...  相似文献   

5.
在第四届中外绿色地产论坛上,专家们从绿色建筑实践方面给我们传递了大量的信息。他们对绿色建筑进行了认真思考,诸如住宅小区如何实施绿色建筑方案,建筑物的智能系统如何贯彻绿色建筑的一系列要求等,有的专家还谈到了我们在节能的时候如何考虑减排。信息非常丰  相似文献   

6.
陆徐徐 《建筑》2012,(20):78-79
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一种结构,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从美学和结构上它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一般来说,只有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所以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和高深莫测的感觉。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一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是卯榫结合结构。  相似文献   

7.
阳台是建筑物中的一个“灰空间”城市居民楼的阳台设计,在中国成为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阳台本是建筑物中的一个“灰空间”。所谓“灰空间”,按我的理解,就是建筑物中的某些带有敞开式部件,将该建筑物的某些部分与外部环境直接沟通而形成的那个空间,比如中国古建筑中的亭、台、榭、廊、舫、轩等,就都含有或大或小的“灰空间”;西洋建筑也很讲究“空间”的设置,楼宇阳台便是其最常见的形式。但是在近二十年来,中国城市中带阳台的居民楼虽然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到处都经常看到兴高采烈迁入其中的居民,但往往是随着居民的人住,阳台也便渐次地消失,那消失的方式,便是将其封闭起来,成为一间带窗的小屋,有的更拆除阳台与住房间的承重墙,使其连为一体。开始,封阳台还是住户“各自为政”的混乱状态,后来,形成了“统一行动”,有的宿舍楼因为住户属于同一单位,封闭阳台更成为了各家均能分沾的一项“福利”。  相似文献   

8.
任何时代和地域的建筑物,撇开它的风格和形式(Positive Beauty)之外,人们认为品质高的建筑物必然经过很仔细、很精致的设计和建造。从它的工艺技术水准、施工质量等体现品质的高低。[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座座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上海的金茂大厦、北京的国贸中心等,都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人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建筑的设计多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  相似文献   

10.
就建筑、色彩、光三者的视觉配合效果,谈色、光对造型视觉规律的理解认识。光的美学功能具体反映在它对视觉环境的空间感,材料表现对色彩效果的影响。象色光的投射不只使建筑物增加一层彩色的外衣,同时也会改变建筑物白天所呈现的造型效果。建筑的“色彩”同“光”一样都是构成建筑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色彩在建筑上的应用,其功能表现为物理性、生理性、心理性三方面。建筑与其色彩环境、光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决不可分而视之。  相似文献   

11.
在上篇对于1927年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回顾与审视的基础上,此篇述及两次当代中国建筑展, 论述了展览内容、过程、机制等因素对于它所能具有的“厚度”的影响,以及就建筑展览的批判性内涵而言,作为一种特殊建筑类型的社会住宅的价值。最后并反思了建筑领域内展览行为的当代意义及建筑师在此类展览中通常采取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背景的简要回顾,文章再次审视了1927年于德国举办的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在对其总图嬗变背后所体现的争执、主要单体建筑的设计以及最终结果与目标设定之间差异的阐述中,对这一展览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呈现,并通过这种呈现集中展示了展览对于早期现代建筑的重要性,揭示了住宅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地位,并由此对照了现代建筑及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在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刘源 《建筑师》2013,(2):101-105
本文讨论了为什么研究近代建筑传媒、近代建筑传媒的概念以及如何研究近代建筑传媒这三个问题。近代建筑传媒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一直比较欠缺。研究近代建筑传媒首先需要对史料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近代建筑传媒的类型和特征,解读传媒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研究传媒的制造者和接收者,探讨近代建筑传媒与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胡俊强 《重庆建筑》2015,(10):59-62
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骨架,其设计严重影响着建筑的经济性。研究建筑结构设计与建筑经济性的关系可以有效减少结构设计阶段的损失与浪费,对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建筑结构设计角度分析建筑经济性,分别从建筑结构选型、建筑材料以及旧建筑改造三方面分析其对建筑经济性的影响。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建筑设计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建筑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设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知识的积累,以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建筑设计方案。另外,旧建筑改造设计的经济性远远高于新建建筑,其在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以及保存城市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朱亮 《中外建筑》2013,(6):33-35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需要更加具体的形象进行表现,而建筑由于其巨大的体量,持久的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常被选作政治意识形态的具象表现。通过建筑形态表现出的意识形态往往是社会权利关系的生动体现,在世博会历史上,这些表现有着生动的案例,文章对这一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加号 《新建筑》2009,(1):67-71
“十张纸斋”展的总体设计记录,呈现了设计者为一个包含文献展、绘画展和影像展的艺术回顾展进行总体设计的过程。其中描述了运用闪回等电影剪辑手法来结构现场的一些尝试,以此促成参观者与展示空间的交织,以及过去(言论与画作)与未来(影响与展望)在“现在尖点”的共时。  相似文献   

17.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示空间的演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作为世界最为重要的建筑展览之一,其成功不仅在于先锋建筑理念的推广与优秀建筑师的参与,同样包括其对建筑展示空间与场地的利用。本文通过两个侧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首先通过场地与场馆演变的介绍说明其对历史空间的利用所产生的独特场所特征;同时通过对策展理念的分析阐述其对展示空间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引起当前中国建筑教育思想变革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外两方面入手,探究了引起当前我国建筑教育思想变革的因素,说明建筑教育思想的变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对其有足够认识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9.
建筑哲学概论(本体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学,它通过建筑哲学这个桥梁指导建筑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建立建筑哲学和建筑科学体系并开展相关的研究和科普工作是建筑界的极为迫切的任务。本文论述了钱学森关于建立建筑科学大部门的思路,我国住宅建设方面的七个脱节,建筑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城市、建筑与人的生存、发展等内容。(此为“建筑哲学概论”系列论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德中同行"——生态竹子展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京"德中同行"大型文化科技展览活动的规划,特别是生态竹子展馆的设计,以及竹制建筑的构造细部等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