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焦炭质量,特别是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从镜质组反射率角度研究了优化配煤炼焦的影响因素。通过对8种炼焦煤种的煤质分析、单独炼焦和配煤炼焦的焦炭质量分析与评价,阐述了不同煤种在配煤炼焦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某企业原配煤方案存在的问题,基于煤岩配煤原理,选择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max)及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2个因素作为指导优化配煤的指标参数,制定了6组优化配煤方案进行炼焦试验。结果表明,配合煤的Rmax与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是优化配煤方案的有效调控指标,优化配煤方案获得的粒焦CRI*降低1.95%,CSR*增加3.45%,焦炭热态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内配煤球团在进入回转窑还原前通常需要在圆筒中进行干燥,以增强入窑球团的强度。为了获得较高性能的干燥球团,对影响干燥球团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某低品位铁矿石(-0.074 mm占95.66%)与某神木煤粉(-0.074 mm占83.47%)在碳铁质量比为0.3,膨润土添加量为1%(占铁矿粉+内配煤+膨润土的质量分数),钠盐添加量为3%(与铁矿粉+内配煤的质量比)的情况下制得粒径为5~8 mm、含水量为11.8%的内配煤球团,在内径(装料部分)为150 mm(转速为2.3 r/min)的回转管中进行脱水,适宜的回转管填充率为30%,升温速率为45℃/min,干燥球团的残余水分为7.8%,对应的干燥球团抗压强度为21.76 N/个、落下强度为5.5次/0.5 m,干燥粉化率为1.52%,群落粉化率为1.57%。(2)以实验室试验结果为依据的干燥球团在煤基回转窑中进行直接还原(温度为960℃、有效还原时间为24 min)工业试验,获得了性能指标更优(落下强度为15.70次/0.5 m,抗压强度为23.37 N/个,烘干粉化率为0.82%)的干燥球团,焙烧球团铁的金属化率达83.10%。(3)焙烧球团在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96.15%情况下进行1次湿式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80 k A/m),可获得铁品位达80.33%、铁回收率为78.20%的精矿。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钢铁工业巨大的焦煤用量使我国优质的炼焦煤资源越来越紧缺.同时炼焦炉产品一些废弃物的重新利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鸡西矿业集团与鸡西煤气厂和黑龙江技师学院等合作,对配煤中加入部分焦油渣与焦粉及煤粉在小焦炉上共同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无烟煤添加量对焦炭冷态强度和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无烟煤替代瘦煤炼焦会降低焦炭的冷态强度。但无烟煤添加量不大时,冷态强度下降不多。添加一定量的无烟煤可以改善焦炭的热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7.
针对赤铁矿球团强度低的问题,以巴西某赤铁矿精矿为对象,研究了碱度、内配燃料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对赤铁矿球团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含镁熔剂性赤铁矿球团时,将碱度控制在0.3~1.2可显著提高预热球团和焙烧球团的抗压强度;制备内配燃料酸性含镁赤铁矿球团时,焦粉配比不超过1.0%可改善预热球团强度而基本不影响焙烧球团强度;制备内配燃料熔剂性含镁赤铁矿球团时,将焦粉配比控制1.5%以内,球团碱度控制在0.9,可显著提高焙烧球团强度。由此可见,制备内配燃料熔剂性含镁球团是改善赤铁矿球团强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40kg捣固小焦炉配煤试验研究与生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缺少主焦煤的情况下,为寻找生产二级冶金焦的最优配煤比,降低炼焦生产成本,依据炼焦配煤研究理论,通过采用40 kg捣固小焦炉,以气煤、1/3焦煤、瘦煤为原料煤进行了配煤试验研究,成功试验出生产二级冶金焦的最优配煤质量比:众维精煤25%、音西原煤15%、新兴原煤40%、榆树沟原煤20%。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此配煤比生产的冶金焦抗碎强度M40达到79.9%,耐磨强度M10达到8.0%,焦炭热反应性CRI为50%,反应后强度CSR为42%,吨全焦配煤成本下降143.26元,降幅达15.06%。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灵丘县南岐铁矿尾矿为硅质材料、水泥和石灰为钙质材料制备尾矿加气混凝土,着重通过正交试验对尾矿加气混凝土制品的配方进行了优化,并借助XRD、SEM等测试方法对制品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照铁尾矿质量分数为61%、水泥质量分数为10%、石灰质量分数为23%、石膏质量分数为6%、铝粉与4种原料的质量比为0.55‰、水料比为0.57%的优化配方,制备出的尾矿加气混凝土制品的抗压强度为4.83 MPa、干密度为596 kg/m3,达到A3.5、B06级加气混凝土合格品要求;制品中的主要水化产物为托贝莫来石和CSH凝胶,此外还有石膏和尾矿中残留的石英等。 相似文献
10.
含硼铁精矿作为烧结矿含硼添加剂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硼铁精矿作为烧结矿含硼添加剂进行了探索。以混合铁精矿为原料,以含硼铁精矿为添加剂,以无烟煤为燃料、石灰石为熔剂,研究了不同添加剂用量下烧结矿的技术指标、软化温度及还原度,分析了含硼铁精矿提高烧结矿的强度和冶金性能的原因。研究表明,含硼铁精矿是一种良好的烧结矿含硼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12.
七宝山铁尾矿还原焙烧—弱磁选回收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七宝山铁尾矿成分复杂,铁品位达38.74%,主要铁矿物为针铁矿。为了高效回收其中的铁,采用还原焙烧—弱磁选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煤粉添加量、延长焙烧时间、提高焙烧温度均有利于提高还原焙烧产物中铁的金属化率和金属铁粉的指标;在煤粉添加量为15%,还原焙烧温度为1 250℃,还原焙烧时间为60min,焙烧产物磨至-325目占58.80%,弱磁选磁场强度为88 kA/m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为88.80%、铁回收率为92.28%的金属铁粉。还原焙烧产物的微观分析表明:在还原焙烧初期,焙烧产物中生成了大量微细粒铁颗粒,随着还原焙烧时间的延长,细小的铁颗粒不断兼并、集聚,60 min后铁颗粒不再明显集聚、长大;随着还原温度的提高,焙烧产物中的铁颗粒显著长大,在1 250℃情况下,铁颗粒长至100μm左右;长大的铁颗粒中包裹细小脉石颗粒是造成金属铁粉铁品位难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用一种新工艺对铁矿矿石进行了可选性研究,获得了铁品位为71.84%、二氧化硅含量为0.13%的超级铁精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内铁矿资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蒙古进口了大量铁矿石。为实现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采用化学分析、物相分析、XRD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铁品位为45.53%,铜可综合回收,杂质硫含量较高;矿石含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另有少量赤褐铁矿;其余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另有少量黄铜矿,微量铜蓝、蓝辉铜矿、磁黄铁矿及金红石等;矿石的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其次为网脉状、条纹状构造;矿石的结构主要有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假象结构、压碎结构、自形晶结构;磁铁矿多呈半自形-他形晶粒状及其集合体的形式分布在脉石矿物中,集合体中可见脉石矿物呈粒状或细脉状沿磁铁矿颗粒间隙分布,磁铁矿的嵌布粒度以中粒为主,在粗粒、中粒、细粒的分布率分别为32.43%、39.63%和27.03%;不同磨矿细度下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磁铁矿在磨矿中易于单体解离,磁铁矿易于回收。针对矿石性质,提出采用粗磨磁选抛尾,粗精矿再磨除硫、硅等杂质的工艺流程进行选别。试验结果可以为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柏泉铁矿"先铁后磷"生产工艺存在的流程较复杂、铁尾矿泥化较严重、脱泥作业造成磷流失,以及选磷药剂制度较复杂(需添加调整剂碳酸钠)等问题,进行了"先磷后铁、先浮后磁"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40%的情况下,以BQ-2为捕收剂、水玻璃为调整剂,经1粗3精2扫闭路浮选流程选磷,获得了P_2O_5品位为31.58%、回收率为77.97%的磷精矿,浮选选磷尾矿经1次弱磁粗选抛尾—粗精矿再磨(-0.045 mm占84%)—2次弱磁精选流程选铁,获得了Fe品位为66.21%、回收率为47.03%的铁精矿。新工艺在取得理想选矿指标的同时,避免了选磷给矿的过磨和泥化问题,省去了磁选尾矿浓缩、脱泥作业,取消了碳酸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的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以铑靶的康普顿散射线强度为内标,测定了铁矿石中的锡。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生产对铁矿石样品中锡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钢铁产量在近10 a来的高速增长带动铁矿石需求迅猛增长,导致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价格持续上涨。解读中国钢铁业发展及铁矿石需求的动力之源,对于判断未来铁矿石需求趋势及把握铁矿石供需关系的变化至关重要。从深层次的经济和产业分析,得出以固定资产投资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及铁矿石需求的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资产价格和通胀的上升,即使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也无法支持钢铁业仍以过去的速度增长,相应的铁矿石供需关系将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