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川省隆纳铁路泸州长江铁路大桥属特大桥,其2#、3#水中主墩采用大型双壁钢围堰沉井基础方案。该工程施工难度大,风险高,通过介绍该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措施,为今后同类桥梁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跨河桥梁工程受到位置的限制,很多工序需要在水中进行,施工难度非常大,这对水中承台钢围堰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探讨水中承台钢围堰施工技术,立足塘汉公路联络线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水中承台钢围堰施工的要点和现场施工方法,并通过施工监测数值的分析,论述了施工效果.通过分析结果可知,水中承台钢围堰施工是跨河桥梁工程的主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跨河桥梁工程施工的安全、效率、质量,值得施工单位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特大型深水钢围堰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特大型深水钢围堰的施工 ,认为利用锚碇系统施工围堰的工程 ,应采用首节钢围堰以大型起重船吊装外 ,其节段宜采用对称散拼方案进行施工。钢围堰着床、奠基是一道关键工序 ,且难度较大 ,本文通过计算围堰摩阻系数平均在 2 7 5kPa时下沉系数不小于 1 2 5的情况下 ,围堰下沉顺利 ,且可有效控制刃脚翻砂  相似文献   

4.
利用模糊故障树风险分析方法对桥梁运营期汽车燃烧事故概率进行预测。根据故障树逻辑关系构建了汽车燃烧风险因素的模糊故障树;采用模糊数表述故障树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克服了故障树底事件发生概率不易确定的困难,提出了基于模糊故障树原理的桥梁运营期汽车燃烧风险概率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运营期汽车燃烧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发生油罐车燃烧事故的概率约为44.124年/次,在100年设计基准期内发生2.26次;小汽车发生燃烧事故的概率约为4.121年/次,在100年设计基准期内发生24.27次;客车发生燃烧事故的概率约为9.286年/次,在100年设计基准期内发生10.78次;货车发生燃烧事故的概率约为24.041年/次,在100年设计基准期内发生4.16次。研究结果可为桥梁抗火设计与防范措施提供理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涪陵石板沟长江大桥P3主塔墩水下基础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及最终解决办法,着重介绍了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的设计、双壁钢围堰在的复杂地形情况下的定位技术、宝峨旋挖钻机在大型钢围堰上钻孔的平台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强涌潮河段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杭州下沙大桥基础施工中为克服强涌潮采用的双壁钢围堰的施工方法,详细介绍了钢围堰的施工工艺流程,阐述了在已成桩的护筒上拼装,下沉钢围堰的技术难点,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双壁钢吊箱围堰是我国桥梁深水基础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围堰类型.以某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连续梁主桥桥墩为研究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其主要施工阶段进行有限元分析.为了使加在双壁钢吊箱上的荷载符合真实环境,本次有限元仿真计算考虑此结构在静水压力、流水压力、风荷载、波浪荷载等重要荷载的作用,从而提高结构内部应力应变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今后类似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石不过水围堰漫顶失事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严重影响水电工程及下游的安全,对其风险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基于模糊事件概率理论,构建了施工导流系统随机模糊风险分析数学模型。探讨利用实测洪水序列推求堰前年最高水位序列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引入最大熵原理和变分法推导堰前最高水位的概率分布。最后,以某航电枢纽工程为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有效的,最大熵分布与水位样本拟合良好,不仅能够得到围堰挡水风险的解析表达,而且合理的评估了围堰漫顶失事风险,为施工导流标准的制定和导流系统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钢围堰以其诸多优点在大型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是桥梁深水基础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技术环节。由于钢围堰体量和承受的荷载均较大,并且结构复杂,为了研究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运用有限元程序MARC进行了整体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单双壁结合方案既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又具有节约材料、经济性好、便于后续施工作业等优点,可以为同类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盾构隧道施工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由于人们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机理认识不够,以及评估隧道成本风险的方法过于简单,很多隧道因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建设成本较大地超出了预算.本文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三角模糊数求解故障树的模糊成本重要度指标,并用该指标来评价隧道施工中各风险对总成本的影响大小.依据广佛地铁盾构隧道工程,利用三角模糊数故障树分析法计算得出了相应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在分析风险对总成本的影响大小时,比传统的故障树法和概率、经济损失直接相乘法更准确,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上游超大直径钢围堰下沉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忠县长江大桥10#主塔墩36 m钢围堰下沉施工工艺,浅谈超大直径钢围堰施工技术,为类似深水基础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巢湖市裕溪路大桥深水基础单壁钢围堰体量和承受的荷载均较大,并且结构复杂,为了研究其受力特性,确保施工安全,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整体结构受力状况进行三维有限元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壁钢围堰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工程要求,研究的结论可为同类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注汽锅炉的危险因素,基于对各基本事件发生的偶然性、不确定性,采用三角模糊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而求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把事故树的理论分析和模糊数学两者结合起来,经过模糊运算得出各危险因素对注汽锅炉的破坏概率的区间值,确定模糊重要度,并对此进行排序,确定主次影响因素,并基于各危险因素绘制事故树,利用最小割集法和布尔代数法指出锅炉爆管的途径,给出引发该事故的模糊概率。分析了导致事故的原因,提出了注汽锅炉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家溪1号特大桥在左右幅桥中间架设一座临时便桥,采用钢结构,便桥按主桥墩位布置为16跨,桥长285m,采用下承式双排单层贝雷桁架结构,上部为贝雷装配式钢桥,下部为桩柱式桥墩,桥台采用重力式.为了满足杨家溪1号特大桥桩基及下部结构施工,在桥墩处采用架设桩基钻机平台及吊机平台联结便桥.便桥设计时对便桥和平台进行布置和受力分析,并根据施工实际对便桥进行了成本分析.  相似文献   

15.
黑河市水源取水口工程围堰施工采用钢板箱围堰型式。上游围堰向江心伸出两节箱体进行水平挑流控制下游施工区江水流态,为下游纵向围堰施工、冻结创造条件,防止纵向围堰防渗体冲刷破坏,同时在围堰内外采用土袋等进行防渗漏处理,确保取水口工程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故障树分析法的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故障树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了ZL50G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故障树模型,编写了专家系统规则库,确定了优选搜索策略,设计了由知识库和推理机构成的故障诊断模块,并建立起完整的液压故障诊断系统。利用嵌入式技术将该系统在临工ZL50G装载机上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使用简单方便,性能稳定可靠。经过相关改造,该系统也可以在其他相关产品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近场地震动对桩基础高墩摇摆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桩基础高墩自复位隔震装置的适用范围,研究了近场地震动特性对桩基础高墩摇摆反应的影响.以断层距作为识别近场地震动的主要参数来选取地震动,采用两弹簧模拟桥墩的提离摇摆,基于某铁路高墩桥梁,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讨论了近场地震动对高墩摇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场水平地震动显著增大墩顶的摇摆位移,竖向地震动对桩基础高墩的摇摆反应有不利影响.在近断层地震区桩基础高墩应谨慎采用摇摆隔震装置.  相似文献   

18.
以设置E型钢阻尼装置的不等高桥墩高速铁路减隔震简支梁桥为对象,建立考虑轨道约束的全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100条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从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思想出发,采用位移和能量双重破坏准则,提出同时考虑最大变形效应和累积损伤效应两方面效应的钢阻尼支座损伤指标,采用可靠度概率分析方法形成钢阻尼支座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不同支座在各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差异明显,对于桥墩高度差异较大的铁路减隔震桥梁,宜根据桥墩刚度的不同进行减隔震设计,对刚度较小的高、中墩处的钢阻尼支座,设计时应留有必要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9.
苏通大桥深水群桩基础冲刷防护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墩建在流水中的桥梁几乎都面临墩周冲刷的问题,为了研究桥墩发生冲刷方式及冲刷防护方法,通过对处于长江下游的苏通大桥主4号大型群桩基础水深传感器及桩身轴力实测数据的分析,发现该桥梁工程采用的冲刷防护方案不仅有效地防止了主墩处河床冲刷,而且在河床铺设砂袋后,进行钢护筒插打时,砂袋被挤入到松软的河床底质层一定深度范围内,对河床底质层和桩周土起到挤密、增密和固结作用。大大提升了河床表层松散体的极限摩阻力,提高了群桩基础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