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山东东部白垩系莱阳群沉积地层,研究有机质特征,在对灵山岛、崂山垭口-八仙墩及胶莱盆地的典型剖面地层野外踏勘的基础上,结合灵山岛元素地球化学、胶莱盆地有机地球化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了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手段,系统研究了灵山岛莱阳群地层的有机质特征。胶莱盆地早白垩世莱阳期主要发育一套河湖相及冲积扇相的陆相沉积地层,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水南段烃源岩样品主要为腐泥型(Ⅰ型)和腐殖腐泥型(Ⅱ1型),已进入生烃门限,处于热演化成熟阶段;而灵山岛、崂山垭口-八仙墩早白垩世莱阳期则主要发育深水重力流、深水牵引流为主的海相沉积地层,对灵山岛粉砂岩和页岩进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指示了其沉积环境为海相还原环境,且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灵山岛样品为腐殖型(Ⅲ型)和腐殖腐泥型(Ⅱ1型),处于高成熟到过成熟阶段,灵山岛浊积岩可能已经完成了生排烃过程。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了面积广、厚度大、含碎屑组分的碳酸盐岩,蕴含着大量页岩油。通过岩相特征描述、陆源碎屑来源分析、初始生产力和氧化还原环境分析,探讨了渤南洼陷有机质富集的成因机制。对L69井进行了连续密集取样,根据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主要划分为块状泥晶灰岩、透镜状泥晶灰岩、纹层状泥晶灰岩和纹层状亮晶灰岩;通过主微量元素、有机碳氮同位素、无机碳氧同位素实验对陆源碎屑来源进行讨论,稳定的Al/K和Al/Mg说明L69井碎屑组分的物源均一;通过对比研究全岩和干酪根有机氮同位素,对沉积时水体及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进行恢复;通过Ba元素的含量、干酪根有机碳同位素,及其与有机氮同位素的耦合关系探讨生产力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油气生成与保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推测研究区内的陆源输入带来了营养物质,促进了湖盆中藻类的生长,产生了大量有机质。有机质在沉降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导致了水体内部出现还原环境,进而促进了有机质的埋藏和保存。  相似文献   

3.
深海钻探计划在大西洋不同的古水深位置上钻了40个钻孔,钻到了晚侏罗世和白垩纪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南大西洋南部的上侏罗统,南大西洋的中白垄统和北大西洋中一上白垄统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这些富含有机质地层的沉积史仍是个争论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广海到全球水体的"滞流,状态是黑色页岩沉积的主要原因,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海洋生物高丰度和水中缺氧层的扩大是有机碳大量堆积的主要因素。对照"滞流"模式,有机质高含量的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源岩有机碳含量、源岩可溶有机质及族组分特征分析,认为绝大多数源岩样品已达生油岩标准;通过气源岩镜质组反射率、岩石热解参数的研究,认为该盆地源岩处于未成熟阶段;通过气源岩有机质饱和烃色谱特征分析,认为该区有机质沉积时期主要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有机质以陆源输入为主的混合型有机质.  相似文献   

5.
近代大洋沉积中有两种一般类型的沉积海绿石:陆源他生海绿石和白生海绿石。大洋近代沉积主要含陆源他生海绿石(陆架和陆坡),这种海绿石是从海岸、岛屿和洋底的含海绿石的古代岩石来的。陆源他生海绿石的年龄为2到70百万年(根据取自大西洋的8个样品、太平洋的13个样品和印度洋的1个样品)。陆源他生海绿石的分布区与陆上含海绿石岩石的分布区恰好对应,但与气候和水深无关。近代大洋沉积中很少发现自生海绿石。含自生海绿石的沉积物构成了含有机碳、硫化氢和硫化物的近岸沉积物与洋底氧化沉积物(红粘土和其它沉积物)之间的过渡带。自生海绿石的分布区还不十分清楚。自生海绿石主要是在沉积物的成岩变化过程中由粘土矿物的蚀变作用和(或)间隙溶液的合成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渝东南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是四川盆地震旦系成藏的主要烃源岩,同时也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目标层位之一。为研究富有机质页岩TOC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探讨沉积环境对富有机质页岩的控制作用,对渝东南酉阳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新鲜露头剖面进行系统野外观察、连续采样,进行有机碳、硫含量、Rock-Eval热解、有机质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全岩X-射线衍射和黏土矿物含量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有机碳含量分布在2.43%~9.89%之间,平均高达7.0%;有机碳同位素值分布在-32.4‰~-31.1‰之间,为典型的海相Ⅰ型干酪根;正构烷烃、萜烷以及规则甾烷的分布特征反映了泥页岩有机质低等的水生生物和菌藻类母质来源特征;富含硫和黄铁矿,且与有机碳含量呈较好正相关性,表明强还原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富含石英矿物,平均为61%,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黏土矿物平均为17.6%,与有机质丰度负相关,表明深水陆棚相沉积环境中,越靠近深海,页岩石英矿物与有机质越富集,黏土矿物含量越少。  相似文献   

7.
海洋有机碳的同位素特征比大多数陆生植物或陆源有机碳重,即富含~(13)C。因此,现代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的δ~(13)C 值通常被用来说明保留在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陆源组份和洋海组份的相对含量。当用不同的地球化学方法研究白垩纪或更老的、主要含海洋有机碳的岩石中的有机物来源时,发现其δ~(13)C 值比那些主要含陆源的有机碳的轻,即δ~(13)C值更负。作者认为,中白垩世及更老的大洋中的光合作用通常形成较大的碳同位素分馏而造成δ~(13)C 值较轻的有机碳。现代海洋中的光合作可能正在一的反常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即大洋中陆原始繁殖半较高,Pco_2较低,只有有限的溶解二氧化碳可供光合作利用,从而降低了碳同位素的分馏作用。  相似文献   

8.
塞内加尔盆地位于西非海岸北段,近三年在深水区陆续获得油气勘探突破,且已证实油气来自晚白垩世赛诺曼—土伦阶海相优质烃源岩。为探究赛诺曼—土伦阶优质烃源岩的控制因素,开展了典型钻井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建立了该时期古海洋沉积—有机相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塞内加尔盆地发育两类烃源岩有机相:(1)陆架浅水碳酸盐台地—较高丰度混合型母质有机相,以中等—较高的总有机碳含量(TOC3%)、中等-较高的氢指数(HI)(100~400 mg HC/g TOC)及较有利的有机质保存条件为主要特征。有机质为海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类型。该沉积环境具有较高的矿物和富氧水流输入。(2)陆坡至深海—高丰度海洋生物母质有机相,显示具有高的有机质丰度(TOC3%),高的HI(最高达900 mg HC/g TOC)以及有利的保存条件,为海相优质烃源岩。深水相的S/C(0.4)、芳基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存在证实了缺氧环境。因此,缺氧环境是塞内加尔盆地海相优质烃源岩的主控因素,同时,也注意到该时期相比于晚侏罗世,生产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些背景条件均有利有机质富集。  相似文献   

9.
以东营凹陷牛38井沙三段沉积地层为例,探讨了深水沉积的层序地层单元划分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利用钙质层;在纯泥岩和钙质泥岩互层或夹层的沉积地层中,纯泥岩一钙质泥岩一般组成了一个沉积旋回,钙质泥岩位于旋回的顶部。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深水沉积砂岩;在深水砂岩和泥岩互层或夹层的沉积地层中.深水砂岩一泥岩构成了沉积旋回。深水砂岩位于旋回的底部。第三种方法是利用泥岩中有机碳总量;在一个理想的沉积旋回中,一般在旋回底部有机碳总量最高,向上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深水黑色页岩的沉积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石油深水勘探和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和成功 ,了解深海黑色页源岩的沉积过程和有机质保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是总结该领域的现状 ,并提出将来研究的方向。黑色页岩通常指细粒沉积物或者总有机碳 (TOC) >1 %的沉积岩。海洋深水域是指大于风暴潮基准线的任何深度(近似为 2 0 0m)。这个假设基于作者以前对深水过程、黑色页岩和黑色页岩 /源岩的研究。1 沉积作用  本文最重要的论点是黑色页岩可以通过控制深水细粒沉积作用的任何一个过程或其组合作用沉积 ,现简述如下 :远洋沉积 :表层水中原有生物成因物质、细粒陆源或其它碎屑…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深水斜坡相沉积是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带。为此,在综合研究该盆地西缘奥陶系海相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岩性、不同有机质丰度和不同成熟度样品的系统地化分析与比对,评价了其生烃潜力。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总体偏低,泥质岩和泥质灰岩的有机碳含量高于质纯的碳酸盐岩;有机质性质、生(排)烃能力与有机质丰度关系密切,随着有机碳含量增加,干酪根类型变好,生(排)烃能力也增强;下奥陶统克里摩里组-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是该区相对有利的生排烃层段,也是下古生界的主力生烃层段。  相似文献   

12.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潜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普遍发育黑色泥页岩,这套黑色泥页岩是早寒武世早期全球性海平面上升时,在上扬子地区形成区域性深水滞留缺氧的陆棚到斜坡环境沉积的,其岩性为黑色碳质页岩、黑色硅质页岩、石煤及深灰色粉砂质页岩。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高,最高达到12%,在剖面上有机碳含量由下向上逐渐减小,高有机质含量泥页岩主要分布在剖面下部。在空间上富含有机质的厚层泥页岩分布在川西南—黔北、渝东—湘鄂西和川东北,为泥页岩勘探最有潜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南海周边陆区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分布及沉积相特征与板块碰撞拼合有关。南海北部陆区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 ,特别是海相地层的分布与哀劳山—红河早印支期缝合带有关。上三叠统—下侏罗统有海相地层 (浅海海湾相或海陆交互相碎屑岩 )分布 ,而中、上侏罗统及白垩系为陆相地层。南海西部陆区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 ,特别是海相地层的分布与昌宁—孟连—劳勿—文冬晚印支期缝合带有关 ,致使中南半岛西部、云南及西藏羌塘地区在晚三叠世—白垩纪时期具有相似的沉积特征 ,即中、晚三叠世沉积海相地层 ,其后地壳普遍隆起 ,海水退却 ,陆地范围扩大。南海南面的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 ,东面的菲律宾、台湾岛以及南海东北部中生代地层的分布 ,与西藏雅鲁藏布缝合带、印尼巴里散缝合带、加里曼丹卢帕尔缝合带、菲律宾巴拉望缝合带有关 ,这些缝合带的缝合时间是晚白垩世—早第三纪 ,以致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为深海硅质岩及浅海灰岩地层 ,其后地层为陆相地层。台西、台西南和礼乐等 3个盆地的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质含量一般为中等 ,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 ,成熟度中等 ,以产气为主 (已在台西南盆地下白垩统钻获天然气 ) ;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烃源岩有机质含量一般较高 ,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 ,但烃源岩成熟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在横跨江南苏、浙、皖、赣、鄂、湘、黔七省的扬子准地台南缘,早古生代广海盆地相及其相邻的深水陆棚相沉积为一套黑色泥岩、黑色含硅泥岩及深灰-黑灰色含泥碳酸盐岩,累计厚度可达500-1000米;有机质十分丰富,泥岩有机碳平均为1-6%,最高可达20%;灰岩平均值为0.8%.  相似文献   

15.
上Magdalena河谷(UMV)盆地是位于哥伦比亚中科迪勒拉山脉和东科迪勒拉山脉之间的山间盆地,其中沉积了290m厚的中白垩统黑色页岩层序,我们对该层序进行了有机地化分析和显微分析,通过研究,我们可以(1)划分出四种有机相类型,(2)评价其生油岩潜力,(3)将这些有机相综合为一个层序地层格架。这四种有机相类型分别是C,BC,B和D型,在高水位位期和低水位期沉积的C型具有明显的陆源有机质组分,BC型有机相以海相有机质含量较高且保存较好为特征,并发育在海进体系域的下部,因为B型有机相在帛氧条件下保存最好,所以海相有机质含量最高,由于缺乏生物扰动作用和富集微量金属,表明其沉积为缺氧沉积,B型有机相发育在海侵体系域上部,其生油岩潜力最佳,B型有机相形成于高水位,尤其与土仑期南美洲北部的最大海泛有关,D型有机相也与高水位期沉积有关,但表现为高速率有机质改造和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类型与生烃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和岩心样品系统采集,对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元素组成、Rock-Eval、碳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参数分析,确立了二叠系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局部存在Ⅰ型或Ⅲ型;利用烃源岩TOC和热解生烃参数探讨了其生烃潜力,泥岩有机碳含量一般高于灰岩,生烃潜力大。同时,对于高演化海相泥岩和灰岩生烃潜力进行了恢复,提出了高演化泥岩和灰岩生烃潜力的恢复对客观评价我国南方高演化碳酸盐岩具有一定必要性。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普遍高,已达到高-过成熟阶段;在早白垩世二叠系烃源岩进入生气高峰有利于后期天然气聚集成藏,为我国南方海相上组合天然气勘探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伊朗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Shemshak群页岩进行了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和镜下研究(岩石评价热裂解,光导-uv显微镜)。研究发现:总有机碳含量(TOC)介于0至29.4%重量百分比之间(平均为1.2%),表明有机碳含量总体上为较差至适中。Shemshak群下部的上三叠统页岩主要为低氧一缺氧环境下的海相/湖相沉积,TOC平均为0.7%。Shemshak群上部的托尔阶-阿林阶页岩的沉积环境为有氧一低氧的较深海,其TOC值最低,平均为0.3%。Shemshak群不同段层的碳质页岩显示了最高的TOC值,平均为14.2%。最高温度(Tmax)值介于439℃至599℃之间,平均为300℃,表明有机质在深埋藏和活跃的沉积后构造活动中经历了高温。氢指数(HI)-Tmax关系图显示:表明存在蚀变有机质的Ⅳ型干酪根,其HI平均值非常低。孢粉相的特点是,无定形有机质占主导地位,它们绝大多数来自于海相-非海相浮游植物的降解。上Shemshak群生烃潜力很低,而下Shemshak群则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地区重要的有效烃源岩。后者在地质历史上可能在研究区的部分地区(例如,Tazarh地区和Paland地区)生成了数量可观的油气。晚三叠世早期(基梅里造山运动早期)古特提斯海道的封闭,以及随之而来的伊朗板块和欧亚大陆南部边缘的碰撞,导致厚厚的硅质碎屑沉积物沉积在构造活跃的隆起前缘(Alavi,1996:Seyed—Emami,2003)。厚厚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Shemshak群广泛分布于伊朗中部、东部和北部(Seyed-Emami,2003)。该群地层厚度最大达4000米,不整合上覆于中一下三叠统Elikah组碳酸盐岩之上,而中侏罗统Dalichai组泥灰岩和灰岩则不整合上覆于Shemshak群之上。厄尔布尔士山脉地区Shemshak群的沉积环境为海相-陆,包括湖相、河流-三角洲-深海相、甚至包括部分经历过缺氧环境的盆地相(Ffirsich等,2005)。该群地层主要由细粒至粗粒的砂岩、粉砂岩、页岩和高度碳质页岩组成,还有大量煤层。Shemshak群似乎是厄尔布尔士东部地区的烃源岩,并且被认为很可能是东里海地区油气田[例如汉吉兰气田.(Khangiran gas field)]的烃源岩(Rad,1982)。另外,部分油气苗显示,Shemshak群中富含有机物的沉积岩可能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地区(特别是戈尔甘省和马赞达兰省)前景比较好的烃源岩。此外,Shemshak群中厚而净的砂岩层(例如滩相沉积等;Fnrsich等,2006)可能是优质储层。大量的上覆页岩或页岩夹层可能是有效的盖层,有时还可以充当烃源岩。因为前人对Shemshak群有机质含量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煤层的,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Shemshak群页岩的有机质特征,进而评价其烃源岩潜力。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一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勘探证实为一套优质含气页岩储层。该套页岩具较强的纵向非均质性,直接影响了储层含气量及储层可改造性。研究首先建立了页岩等时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中,分析了页岩储层在岩矿组成、黄铁矿含量、沉积构造、有机质丰度等方面的非均质性特征。在海侵期,页岩中主要发育自生硅质和沉积成因的自生黄铁矿,页理发育,有机碳含量高,与硅质之间呈现特殊的正相关耦合关系。早期高位域时期,页岩中主要包含陆源粉砂,发育小型波纹层理和透镜状层理;粘土质含量较海侵期有所增加,有机碳含量中等;兼有沉积成因的自生黄铁矿和后期次生成因的黄铁矿。晚期高位域时期,粘土质含量进一步增加;粉砂质含量减少;有机碳含量低;兼有沉积成因的自生黄铁矿和后期次生黄铁矿。从沉积作用、古海洋生产力和氧化还原环境等方面探讨了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明确其主要受控于陆源供给速率、古生产力、水体氧化还原性和古洋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乌丽冻土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青藏高原乌丽冻土区是否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以及弄清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在对该区可能的烃源岩样品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等分析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技术,对乌丽地区二叠系和三叠系泥岩、炭质泥岩和煤进行了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以及热演化程度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发育于还原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有机质母质为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与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生源输入,部分样品低等水生生物来源占优势;除个别样品外,甾烷异构化参数和升藿烷异构化参数达到平衡点。上二叠统那义雄组部分泥岩层段有机碳含量较高且含煤层段较厚,处于过成熟热演化阶段,其可能为研究区内较好的气源岩;而上三叠统巴贡组仅在八十五道班西为含煤地层,分布范围有限,可能仅为局部气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变化的原因,对取自塔中地区中3、中4、中12和中13等井的49块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δ13C值的变化曲线与同时期该区海平面的升降变化一致,说明寒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变化可能与海平面变化有密切联系.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晚期为一海退期,有机质产率及有机碳埋藏速率的下降导致碳酸盐岩δ13C值的降低;而在早奥陶世晚期-中奥陶世为一海侵期,有机质产率及有机碳埋藏速率的增加导致了碳酸盐岩δ13C值的增高;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海水中的硫酸盐含量高,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作用使有机质氧化,从而导致碳酸盐岩δ13C值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