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管同沟敷设施工工艺在西部管道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管道工程成品油、原油双管同沟并行敷设,在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尚属首次;采用双管并行同沟敷设,既减少了土地占用,又便于运行维护管理。双管同沟敷设在我公司的长输管道施工也是首次,成功掌握双管同沟敷设双管工艺,灵活运用于长输管道工程的施工,为以后的施工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本文主要阐述双管同沟敷设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管道同沟敷设光缆已经是国内外管道建设中一项通行的做法。同沟直埋已不适宜作为管道通信同沟敷设光缆线路的主要施工方式,尤其是穿越沙漠、黄河、黄土高原和山区等地形复杂的长输管道工程。吹缆施工已经成为IEC标准中的光缆施工方式,在输气(油)管道光缆同沟敷设中引入吹缆敷设工艺,能较好地解决传统同沟敷设技术的现实缺陷。  相似文献   

3.
长输管道双管同沟敷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 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为φ813mm原油管道和φ559mm成品油管道双管同沟敷设,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与单管铺设有较大的区别,在我国管道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双管同沟敷没的目的和意义在于:①减少作业带征地面积;②减少对地表原始地貌破坏面积,减少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便于维持当地生态环境;③避免二次征地,精简征地过程,有利于农田、林地等地貌养生恢复。经工程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和技术论证,并通过施工实践总结,逐步形成沟上组焊吊管下沟及沟下组焊一次成型两种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纤通信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功能,部分光缆还可用作管道预警系统,因此良好的通信质量是满足输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而通信光缆与油气管道同沟敷设,是一种国内外管道建设中常用的做法。结合西气东输二线广西支线管道项目中同沟光缆敷设施工特点,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重点对光缆敷设及保护、人孔手孔选址、与管道同步协调施工、光缆接续及测试、质量验收等质量控制要点提出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口径双管同沟管线的施工是一个新课题,由于管沟宽,施工与一般管线不同,在西部管道的施工过程中,经我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的实践。总结出一条沟上、一条沟下的施工工艺,较好地解决了大口径双管同沟的施工课题。  相似文献   

6.
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属于输送多品种介质、变输量、多支线分输和注入的复杂长距离管输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双油品、双工况、双管同沟敷设的管道输送工程。文章从干线双管同沟敷设,双管联合阴极保护,工艺系统设计,成品油、原油顺序输送工艺,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站场优化设计,独创的建设思路等方面论述了该工程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7.
依据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介绍了输油气管道与光缆同沟直埋敷设的设计、施工的做法及施工步骤;结合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一期产能建设中输气管道与光缆同沟直埋在山区地段敷设的工程实践,指出了在山区地段同沟直埋施工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对实用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今后类似的输气管道与光缆同沟直埋敷设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议将<输(油)气管道同沟敷设光缆(硅芯管)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108-2005)>中第4.1.4节,光缆(硅芯管)同沟敷设规定之b)条内容更改或修正为:"光缆(硅芯管)敷设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宜选择在沟底位置,光缆(硅芯管)与管道间最小净距(指两断面垂直投影的净距)不应小于0.3 m2.这样方不致于造成设计上的误解和工程施工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成品油管道与热原油管道同沟敷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宇波  凌霄  张劲军  王艺 《石油学报》2007,28(5):149-152
同沟敷设管道中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间的传热对原油管道的运行有一定的影响。采用非结构化有限容积法,对成品油和原油管道内复杂的流动和传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确定同沟敷设成品油管道对原油管道的影响,对相同条件下单独敷设的原油管道进行了水力和热力计算,并与同沟敷设管道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条管道的间距取1.2m时,原油管道沿线温度受成品油管道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孟加拉输油管道项目四管同沟敷设,管道大部分为混凝土覆壁管,单根重量极大。盐池、稻田地等水网地段地面承载力不足,管道吊装和组对难度极大。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实践总结了混凝土覆壁管四管同沟沟下组焊一次成型的施工工艺。本文重点介绍了施工方法中施工扫线、便道修筑、运布管、管沟开挖、组对焊接等工序。  相似文献   

11.
企业短波     
我国首次同沟敷设三种不同介质管理 6月28日.管道局管道二公司承建的中缅管道部分管段在云南禄丰县打火开焊,拉开国内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三管首次同沟敷设序幕,输送油气的三种介质的管道分属于中缅管道工程和云南成品油管道工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油气田光缆施工大多采用与长输管道同沟敷设方式,但因征地、跨越农田地段和穿越复杂多变环境,管道施工经常采用跳跃式,光缆不可能实现按顺序连续敷设。测量采用传统方式,耗时、效率低、误差大。如采用GPS测量,既能达到精确配盘保证施工质量,又能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时间,节省材料降低施工成本,且形成的数字化资料对用户今后光缆巡线、抢修和维护也都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3.
在土库曼斯坦南约洛坦气田建设中,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两国技术人员按照不同标准体系要求,对同沟敷设的多条管道间的间距进行了反复讨论、磋商,最终按苏联标准体系以距离控制管道安全的设计理念实施多条管道同沟敷设的设计方案,为我国在中亚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鄯乌输气管道与沿线的通信光缆同沟敷设,并与亚欧光缆交叉穿越,这类管道工程在国内属于首次施工。本文介绍了同沟敷设方法以及管线与地下已有光缆和架空明线交叉穿越时的施工保护措施。施工结果表明:同沟敷设与另行直埋通信光缆相比,可节省40%的资金,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阿联酋阿布扎比原油管道项目大部分管道需在波斯湾高水位盐碱土地区敷设,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管道筑堤法进行施工,即在盐碱地面修筑管堤,然后在管堤上完成管道焊接,再进行下沟回填.文章以该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管道筑堤法的主要施工工序和工艺.管道筑堤法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盐碱土地区地基承载力差,施工设备难以进入的问题,有效避免了盐碱土对管道的腐蚀和高地下水位对管道的浮力作用,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同时延长了管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庆油田三次采油开发的不断深入,新建产能区块普遍具有注入井井数多、密度大、所处地区地形复杂的特点,新建注入管道数量多、投资高,在地面建设投资中占比大。注入站单井管道采用不同的敷设布局方式,管道总长度及管沟长度均不相同,投资差异较大。为减少管道敷设工程量、降低地面建设投资,以实际产能工程为模型,按照注入管道就近接至注入站、注入管道就近同沟敷设和注入管道沿路同沟敷设三种方式进行主要工程内容和投资对比,分析管道长度、穿越数量和管道挖方量等因素占比,以及对建设投资的影响程度。实际工程应用中应优先选择注入管道就近同沟敷设接至注入站的方式,特殊区块还应结合区块自身特点进一步论证和优选,尽量节省地面建设投资,提高区块开发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李超供稿 《焊管》2012,(7):18-18
2012年6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管道二公司承建的中缅管道部分管段在云南禄丰县打火开焊,拉开国内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三管首次同沟敷设序幕。输送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三种介质的管道同沟敷设,在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8.
黑河是西部管道工程采用大开挖方式穿越的距离最长的河流,原油与成品油管道采用同沟敷设方式穿越该河流。文章介绍了穿越段的工程概况以及管道整体预制、管沟分层开挖、管道整体下沟和整体试压等一系列新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费用。  相似文献   

19.
1 油田气集输工艺大庆油田气集输工艺一般采用低压集输流程。低压油田气的集输技术包括确定气体组成和气量 ;选择集气方式 ;充分利用分离器压力能 ,合理确定系统压比和管径 ,并定期清扫管内积液 ,提高管输效率 ;气油管道同沟敷设 ,充分利用油管温度场 ,防止水化物或结冰冻堵管道等。大庆低压集气工艺技术 ,实践证明简单易行 ,其能耗和运行操作成本在大庆条件下优于其它任何方法。低压集气工艺首先在杏北油田应用获得成功 ,并在油田全面推广实施。目前全油田已建油气同沟敷设管道 4 0 0多条 ,15 0 0km ,集气能力达 6 0 0× 10 4m3 /d。推广应…  相似文献   

20.
某油田稠油外输采用掺柴油降黏输送工艺,稠油管道加热外输,柴油管道常温输送,两条管道同沟敷设。对于同沟敷设的管道(特别是加热输送的油品管道),管道之间的相互热影响情况需要研究与探讨。在介绍了工程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特征线法推导出描述管内非稳定流动及油流温度分布的特征线方程,并通过差分法求出管道各节点温度的表达式,而后利用ANSYS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柴油管道对稠油管道前段基本无热影响,对后段进站有微小正的影响,在设计中可以不予考虑,但在施工中一定要确保保温层的厚度及质量,并严格按规定包裹管道,否则会使管道散热增大,导致稠油进站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