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一的防砂技术在稠油热采井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解决热采井防细粉砂,从改善纤维复合防砂技术体系中的基体(树脂涂敷砂)性能入手,以期使纤维复合防砂技术能够用于热采井防砂.通过考察水溶性酚醛树脂、ER树脂粉末、偶联剂、增强剂加量对砂体抗压强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分析了体系中各组分的作用机理.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纤维防砂体的配方,研究表明,偶联剂、改性剂、增强剂、ER树脂粉末、水溶性酚醛树脂SR-1、石英砂之间的质量比为(0.15~0.20):3.1:1.5:(2-4):10:100时体系具有较高的防砂强度,并且在350℃下仍能保持在3 MPa左右,较不加入纤维时高30%,渗透率可增加10%左右.  相似文献   

2.
八面河油田部分区块油稠,出砂严重,机械防砂方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而稠油开采中注汽温度高,普通化学固砂方法难以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固砂作用。研究开发适合稠油注汽开发过程的高温固砂剂,运用在现场中效果较好。实践表明,该高温固砂技术封堵强度高、固砂性能好、对地层损害小,反应易于控制、工艺简单、使用安全,能较好地解决注汽开采的稠油井的出砂问题。  相似文献   

3.
疏松砂岩油藏开发到中后期,射开的油层越来越多,由于油层出砂而造成的亏空越来越大,防砂的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这一问题,开发了适合于多层防砂的KV-3型可以延时固化的网络树脂覆膜砂。本文介绍了KV-3型网络覆膜砂的延时固化原理。新型树脂的筛选、新型覆膜砂的制备、延时固化剂的筛选,以及加入网络剂后各种相关性能考察。通过研究认为,开发的KV-3型网络覆膜砂可以人为控制固化,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较高的渗透率,在一定的压力和排量下有防止覆膜砂反吐的功能,因此可以用一次防砂管柱实现多层防砂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厚大型铸钢件粘砂的机理,通过实验研究了可以替代铬铁矿砂的防渗透粘砂铸造涂料.实验表明,该涂料具有悬浮性高,刷感好,强度高的特点,不仅能起到防钢水渗透粘砂作用,提高铸件表面质量,而且由于取代了铬铁矿砂面砂工艺,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5.
主要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一区、二区油水井出砂严重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五一区、二区近年来的防砂工艺的分析,树脂固砂剂能较好地解决油田开发后期高含水、大量出砂油水井的防砂、固砂难题。在五一区、二区20口油井和3口水井中应用树脂固砂剂固砂,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52%,固砂施工后油井减产量和注水井减注量均很小,有8口油井增产,有效期最长的达到500 d,投入产值比为1:2.7。同时对于树脂固砂难以解决的地层坍塌和细粉砂防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铝的具体工艺参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包括单体用量、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引发剂的用量和固相含量等参数对凝胶注模成型部件的质量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预混液中单体AM用量为24%(质量比)左右、单体与交联剂用量比例在24%(质量比)以下、引发剂用量为0.014ml以上时,能得到足够进行机加工所需强度的坯体;在保证流变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固相含量,对获得高密度和高强度的坯体有利.此外,悬浮液抽真空除气对提高坯体的强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针对渤海油田高含水易出砂油井防砂、控水技术需求及目前机械防砂控水一体化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应用浓变凝胶实现防砂控水一体化的技术路线.通过开展浓变凝胶控砂性能与控水性能测试,验证选择性控水与防砂一体化技术实施可行性,基于浓变凝胶对储层条件与生产条件适应性评价明确浓变凝胶防砂控水的适应范围,最终形成浓变凝胶防砂控水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无机矿粉对碱激发碳酸盐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研究了矿渣、粉煤灰和偏高岭土时碱激发碳酸盐胶凝材料的强度、抗渗性能以及凝胶时间的影响,探讨了该材料浆体的流变特性。研究表明:1)矿渣可大幅度提高该材料的强度和抗渗性能,但会显著缩短凝胶时间;偏高岭土有利于强度的提高,但时抗渗性能和凝胶时间的影响不显著;粉煤灰时这些性能的影响均不显著;2)无机矿粉复合后,可使材料28d的抗压强度达43MPa以上,抗渗压力达1.5MPa以上;3)该胶凝材料的浆体为宾汉型流体;4)该胶凝材料中掺加粉煤灰,其浆体的流动性优于掺加矿渣和偏高岭土的浆体流动性。  相似文献   

9.
压裂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工艺参数、储层条件等影响因素之间是一种非线性映射关系.针对压裂设计过程中确定加砂规模难的问题,利用前期压裂井数据作为样本,考虑储集层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加砂规模、砂比对压后效果的影响,通过支持向量机的学习训练,建立影响因素与压裂效果之间的预测模型,预测不同加砂规模下的压后效果,从而优选出最佳的压裂加砂规模.对压裂井进行实例计算并通过现场实施,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克服小样本难题并且收敛速度快,优化结果与实际压裂效果吻合度高,对压裂加砂规模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计算和室内出砂模拟实验,分别从地层出砂、井筒附近防砂以及井筒内的携砂生产三方面时适度出砂开采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出砂对储层物性有所改善,不同粒径段颗粒出砂1%后,渗透率增幅为20%左右,其中细微砂粒(<39 μm)的产出对渗透率提高贡献最大,为21,07%-37.60%;防砂管和地层环空间砂粒的堆积对产能影响很大,环空无砂时产能提高1.71倍,但当环空充满砂时产能仅提高14.70%;只有当井筒内的流体流速大于等于砂粒的沉降末速时产出砂才能被携带出井筒.该开采方式在渤海稠油油田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粉砂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的细集料应首选中、粗砂,而特细砂乃至比特细砂更细的粉砂不利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本文利用粉砂,在大量试验基础上,成功配制出塌落度≥200mm,扩展度≥600mm,28d抗压强度≥100MP的粉砂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介绍采用鱼米石*与特细砂复合来改善特细砂的级配,采用“双掺”(活性掺合料、泵送剂)技术配制特细砂高强泵送混凝土。利用平行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研究了诸多因素,特别是砂率和鱼米石与特细砂的不同比例对特细砂高强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规律。从而为广大特细砂产区配制高强泵送混凝土提供了可参考的重要试验与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们认识到中、粗砂资源的匮乏,特细砂资源的丰富,以及未来建设工程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需要,在国内外首先用特细砂制成了特细砂高性能混凝土,其塌落度最高达255mm,28天抗压强度最高达126.8MPa,并与中砂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以京沪高速铁路为工程背景,结合混凝土施工中河砂资源紧张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人工砂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研究了泥粉含量、用水量、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采用矿物掺合料技术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技术,采用人工砂设计制备出了C30、C35高速铁路桩体、承台、墩身用高性能混凝土。对于人工砂在高速铁路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10组超高强混凝土棱柱体单轴受压试验,探讨了砂率、水胶比、钢纤维和材料组成与用量等对超高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胶凝材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水泥用量而相应增大粉煤灰用量,混凝土的流动性及抗压强度得到改善;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成本,对强度没有特别不利的影响,但混凝土流动性降低较多.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颗粒离散元分析理论,深入地研究了高频循环剪切荷载下松砂与结构的接触面土体响应特性,对各种颗粒因素和剪切条件对接触面土体孔隙率和体应变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松砂颗粒摩擦系数和颗粒刚度越大,接触面附近土体剪缩性越不明显;松砂的颗粒刚度比对其力学性质影响不大;边界围压越大,松砂的剪缩性越明显;高频循环剪切的剪切振幅和剪切频率越大,松砂的剪缩性越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分析了高频循环剪切荷载下密砂与结构接触面的土体性状性,从不同的颗粒因素和剪切条件来分析接触面土体孔隙率、体应变以及典型位置颗粒的变化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密砂颗粒摩擦系数越大、其剪胀性越弱;颗粒刚度越大,其剪胀性越强;密砂的颗粒刚度比对其力学性质影响不大;边界围压越大,密砂的剪胀性越弱;高频循环剪...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利用高温显微镜对硅砂粒度上限、下限以及细颗粒含量对玻璃熔制过程的影响,确定了符合玻璃生产所需要的最佳硅砂粒度,并确定了硅砂颗粒级配对玻璃熔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粉煤灰的显著特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经时工程充分调查、材料成分分析和配合比设计.以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砂率为变化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水胶比、粉煤灰取代率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砂率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影响较大.同时,得出在高掺量粉煤灰状况下各影响因数与混凝土性能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可供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shear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tructure interfaces with different roughness a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by using the DRS-1 high normal stress and residual shear apparatu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a relatively high normal stress, normal stress and the coefficient of structural roughnes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chanical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ar stress and shear displacement of the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is a hyperbolic curve with high regression accuracy. Based on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a nonlinear 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of the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under relatively high normal stress is established with a definite physical meaning for its parameters. The model can predict the strain hardening behavior of the soil during the shear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an encouraging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from direct shear t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