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0.01GHz~18GHz宽带同轴小功率传递标准及其控制软件.该功率传递标准达到了国外进口同类传递标准的先进技术水平,既可用作我院同轴小功率传递标准,亦可用于装备省(市)计量部门或国防科工委、各部委的一、二级电子计量站(所),满足国内外商品同轴小功率微小功率量值传递需求,可用于校准(1.5~4)%的各种商品小功率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 0 0 1GHz~ 18GHz宽带同轴小功率传递标准及其控制软件。该功率传递标准达到了国外进口同类传递标准的先进技术水平 ,既可用作我院同轴小功率传递标准 ,亦可用于装备省 (市 )计量部门或国防科工委、各部委的一、二级电子计量站 (所 ) ,满足国内外商品同轴小功率微小功率量值传递需求 ,可用于校准 (1 5~ 4 ) %的各种商品小功率座。  相似文献   

3.
微波同轴中功率量值传递广泛采用单定向耦合传递系统,这种系统确定被检中功率座的校准系数K_(bu),在0.4~18GHz频带内,通常可提供小于5%的总不确定度。这种系统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特别适合于二级计量部门和基层计量室的中功率测试。  相似文献   

4.
描述一种由作者提出的交流功率量值传递方法 ,它直接传递交流功率 ,同时传递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 (含有一定波形失真或特定波形的交流功率和交流电流、电压有效值 )。本方法适用于各级电能计量标准 (总不确定度为 0 0 1%~ 0 1% )的交流功率和交流电流、电压的量值传递 (量程扩展 ) ,特别适用于特定波形 (如IEC 10 36标准中规定的几种典型的波形 )下传递交流功率  相似文献   

5.
闫道广  陈志宇 《计测技术》2014,(1):19-21,30
SYSTEMⅡ功率传递系统是微波小功率计量领域内应用比较广泛的测试系统之一,通过对传统中功率计量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利用SYSTEMⅡ功率传递系统实现中功率计量的构建方案。采用低反射系数等效信号源结构,构成反射系数小、输出稳定、输出电平可调的中功率等效信号源;采用中功率衰减器和SYSTEMⅡ功率传递系统中含有的高精度终端式小功率座构成中功率传递标准,通过交替比较法,实现微波中功率计的高精度自动校准。  相似文献   

6.
医用超声功率传递标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大莲  田侯萌 《计量学报》1992,13(4):299-301
超声功率传递标准是采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标准石英晶体换能器组成的一个标准超声源。换能器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故标准超声功率能以测量射频电压的精确度来再现,在1~5MHz频率范围内,以5%的不确定度传递1~500mW的声功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微波同轴小功率标准(系统Ⅱ)的比对方案,比对结果的评价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播电视通信卫星的迅速发展,我国引进了大量多功能高精度微波参数测试设备,国内一些厂家也相继生产了大批大功率微波器件,这样对微波波段内的大功率阻抗、S参数和功率标准及其量值传递提出了相应高精度要求,为此,研制了同轴射频大功率S参数标准及功率校准装置,并获得了1995年度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测量范围及技术指标1.工作频段:100~1000MHz2.功率范围:1~25W3.对于一端口器件复反射系数,其测量范围:模值为0.01~1.000相角为0~±180°"相应的不确定度分别为:4.对于功率传递,有效效率和校准…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热敏电阻功率座的对称双线结构的WR-15(50~75 GHz)矩形波导微量热计的设计及传递标准有效效率计算方法。给出了功率基准热电堆测量曲线及该频段毫米波功率传递标准量值结果。该微量热计将作为我国50~75 GHz毫米波功率基准,将我国的毫米波功率测量能力提高到75 GHz。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的同轴功率基准承担了统一全国功率量值的任务。同轴功率基准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内功率量值的统一,因此,对基准装置量值准确度的考核是至关重要的,有必要研究一种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对同轴功率基准装置进行考核。鉴于过去几年来对微波功率量值传递改革方案的研究,并已制定了同轴功率计量保证方案技术规范,在此基础上,我院开展了对同轴功率基准计量质量保证方案的研究工作。经过历时两年的研究和实践,制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实施细则,作为对该基准装置考核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实际工程中浮筏装置的隔振性能评估,推导了一种用于浮筏隔振系统传递功率流计算的新方法,并利用本方法进行实例计算,预测各子系统联接界面或耦合点的功率流,描绘各耦合界面的传递功率谱。分析浮筏安装非对称性、机组振幅比对传递功率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郗新梅  田步宁 《计量学报》1995,16(4):305-307
本文采用六端口技术导出了功率量值传递的新方程,由此解决了失配误差中的相位不确定性问题,并已研究成2 ̄18GHz,功率自动检定装置,实验表明,校准因子Kbu的传递精度优于0.5%。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器件不可拆分导致的等效源反射系数无法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纹波法原理的等效源反射系数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多根匹配/失配空气线或更复杂的测量器件,仅采用一根匹配空气线和一个失配功率座就能够实现宽频带等效源反射系数在线测量,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推导了稳幅情况下源反射系数和利用功率传递标准时等效源反射系数的表达式,并从失配因子的角度解释了源反射系数中“等效”的含义;分析了失配对于功率比值测量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失配因子获得等效源反射系数的在线测量方法。在1~18GHz频段内,以商用功率传递标准作为测试对象对在线测量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测量值满足预期指标且符合整体变化趋势,有力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开展更宽频带的等效源反射系数在线测量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SYSTEM Ⅱ为微波小功率校准系统。本文就其8mm波段功率传递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给出了工作原理,方案论证,误差分析及系统不确定度合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播电视通信卫星的迅速发展,我国引进了大量多功能高精度微波参数测试设备,国内一些厂家也相继生产了大批大功率微波器件,这样对微波波段内的大功率阻抗、S参数和功率标准及量值传递提出了相应高精度要求,为此,研制了同轴射频大功率S参数标准及功率校准装置。获得了1995年度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科技进步奖H等奖。I一、测量范围及技术指标l.工作频段:ito-l(:XXMHZI2.功率范围:l-25W3.对于一端口器件复反射系数,其测量范围:l模值为0.001-1.(:X:X:相角为0~tis小相应的不确定度分别为:凸lrl乏0.0025-0.00…  相似文献   

16.
MSA-83 型微波稳幅器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无线电处设计制造的一种实验室专用仪器,用于稳定 10 MHz~40 GHz的信号源输出幅度或功率。它具有灵活性高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可在同轴和波导系统中配用三种型式的取样器:(1)诸如GX12M1型、HP436 型等功率计;(2)晶体检波器;(3)单热敏电阻电桥功率计。稳幅器的功率稳定度为每30分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8mm波段(26.5~40.0GHz)精密功率测量系统,它既可用作校准终端型功率计的小功率传递标准,又可用于稳定8mm波段信号源的输出功率,为各种精密测量提供稳定的低输出反射系数信号源。 测量系统由高方向性3dB定向耦合器及其旁臂精密功率计和稳幅环路组成。3dB耦合器采用宽壁Tchebycheff耦合孔阵设计,方向性达40dB;精密功率计由恒温热敏电阻座和高精确度四端电阻自平衡电桥组成;稳幅环路包括一台多用稳幅器和PIN电调衰减器。恒温热敏电阻座的温度漂移小于±1μW/℃·h;直流替代功率测量准确度为±(0.1%+0.2μW);稳幅后,信号源输出功率稳定度优于±0.02%/30min,此时毋需调配,测量系统等效信号源的输出VSWR小于1.05(反射系数模值小于0.025)。 文中给出了该测量系统的测量数据和用作小功率传递标准时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8.
带有回转机构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具有回转机构的系统作为复杂柔性耦合系统进行研究,采用子结构导纳法和模态综合法进行分析,并在结构声传递路径方面引入带有耦合项的六自由度多维柔性连接刚度矩阵。以齿轮箱类系统为特例研究了在齿轮边缘平面力的作用下,系统的功率流传递路径中各方向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尤其是引起箱体横向振动的功率流传递特性。为该类系统的噪声振动控制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同轴小功率标准装置组成、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详细阐述了装置的自动测试原理、软件的结构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基于柔性基础的双层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了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并用概率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功率流对隔振系统给定参数的灵敏度,为双层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