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与香港住房供应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港政府通过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成功解决了广大市民的住房问题,上海与香港的住房供应体系有许多相近的地方,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上海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两地相关政策与住房供应体系的比较后得出如下结论:上海的住房供应体系存在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供应体系中存在严重缺陷,政府在制定住房政策时过分强调了市场的作用,忽视了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出现的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并借鉴香港的经验提出相关的对策:大力发展政府保障性住房供应、继续规范住房市场、发挥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的综合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建设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房供应不足的问题。目前,保障房建设已经在各地大规模展开,但要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的保障房建设目标,则还有赖于合理有效的保障房供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本文通过剖析影响保障房有效供应的制度成因,进而提出了保障房供应体系建设的取向及目标,并从社会、经济和空间三个维度,提出了建设保障房供应体系的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制定保障房供应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香港公屋经过了60多年的探索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从政策、管理和设计等3方面加以分析,探讨其对内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的文章《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逐步完善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本刊经《求是》杂志授权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完善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的必然要求。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和今后几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进入新阶段,如何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必须探索新思路。香港小户型住宅的形成与规划设计基本是围绕着公屋建设展开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十分成熟。借鉴香港公屋的设计经验,以"集约化设计"为理念,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优化楼面布局,充分利用空间,体现空间高效性与复合型,关注细部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今后5年内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使保障房覆盖率达到20%。2011~2012年.保障房建设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2013年.保障房建设将会出现两个可喜的变化,一是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可望纳入公共财政而固化下来,在未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稳定的资金来源将驱动保障房放“量”增长;二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将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障房的品质将会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一 我国今年要新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数字惊人,力度空前。去年全国销售商品住房大约900万套,如果今年商品房供应套数与去年持平,则意味着今年我国住房供应结构将发生逆转,年度保障类住房供给将首次超过商品类住房。这宣示了中国住房供应体系“双轨制”模式确立并进入强力推进阶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新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监管体系的视角,针对十一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和总结香港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提出我国内地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山西省住房建设中存在着功能错位、市场结构失衡、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保障性住房建设严重不足、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出现偏差、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尚未启动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按照山西省省情和城镇家庭收入分布等情况,建立山西省住房供应分类体系,提出十二五期间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香港旧型公共房屋重建的背景下,从房委会和居民的角度探讨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接收屋村问题、租金问题、政府与居民信息互递问题、老人问题等,并分析其成因,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合南京市花岗保障房工程,对南京市保障房建设给排水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及工程质量缺陷等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运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保障房建设中给排水工程建设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民工的住房消费特征,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测算农民工的住房边际消费倾向及收入不确定性对住房消费的影响,分析农民工住房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的原因,提出改善农民工住房供给状况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农民工的住房消费较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更趋保守和谨慎,且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民工住房消费的影响较大,农民工收入的增加对住房消费增长的刺激作用远小于对其他消费的刺激作用。因此,政府在制定农民工住房供给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农民工的消费特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联合社会力量,多层面、多方位地实现农民工住房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housing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we estimate and explain the trend of marginal housing consump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impact of income uncertainty on housing consumption, analyse the reasons why there is a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housing supply for migrant workers and giv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housing supply situation. We argue that rural migrant workers are more conservative in housing consumption tha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ue to income uncertainty. The effect of income increase on housing consumption is far less than that on other consumpti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formation of housing supply plans for rural migrant workers. 相似文献
18.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分析与启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美、日、英等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发展进程和主要特点,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异同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现阶段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stimates an empirical model of new housing supply in Hong Kong based on the urban growth approach. The article introduces a new factor, space usage per person (SPP), to this model reflecting the quality of housing, the demand and supply aspects of the housing market, along with prices and other standard variables. SPP may also be used as a human settlement development indicator. Empirical result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introduced new factor exerts a strong positive influence on new housing supply, and that even a marginal change in the space usage pattern would have a great impact on housing supply. This suggests that non-price measures too should receive priority when estimating future housing development needs. Empirical estimates also suggest that a 10 per cent rise in real house prices leads to a 0.6 per cent increase in new housing starts and twofold rise in real house prices would increase the entire housing stock by 6 per c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