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银川典型季节传统民居热环境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具有代表性的银川郊区传统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室内热舒适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发现:银川市冬季寒冷,太阳辐射充足,传统生土民居建筑冬季室内温度较低,室内热舒适性较差,室内的高湿是造成低温的主要原因.针对银川传统生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陕南山地民居环境存在节能发展落后,夏季室内热环境差等问题.为了研究当地室内热环境状态,提高民居使用舒适和降低能耗,对该地区典型民居进行夏季室内外热环境测试.通过测试量化了当地民居夏季热环境状态,测试表明:太阳辐射以直射为主,室外温度昼夜温差大;民居一层基本可以满足舒适要求,中间层大部分时间满足舒适要求,顶层偏离舒适要求.根据能耗计算结果,提出陕南民居一层和中间层可不设置空调,顶层受太阳辐射影响空调能耗较高,应设置隔热构造降低空调能耗.  相似文献   

3.
生土建筑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南地区的生土建筑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为了定量地研究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确定生土建筑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过程质交换系数是一项基础工作,建筑围护结构表面的热湿迁移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边界层内的流动、传热和传质过程,该过程的微分控制方程比较复杂,求解困难,首次实验研究了生土建筑材料的等温吸放湿过程,提出了生土建筑围护结构表面质交换系数实验测试方法,实测分析计算结果与利用对流质交换相似关系计算得到的表面质交换系数比较吻合。本研究为定量地分析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村镇大量在役生土结构民居抗震性能低的问题,提出单面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夯土墙体的方法,研究用该法加固的生土墙体的受力性能及抗震性能.设计了5片夯土墙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在恒定竖向荷载下,对试件施加低周反复水平荷载,研究墙体在地震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夯土墙体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特征,得到加固后和未加固夯土墙体的极限荷载和极限位移,验证了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夯土墙体的效果,分析了加固后墙体在地震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表明: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可明显提高夯土墙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可有效避免夯土墙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南地区乡村生土民居量大面广,而居民思想意识局限,建造技术水平落后.以云南永仁彝族民居为例进行实地测试和调研分析,提出必须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再生设计研究,继承传统技术中优秀的部分,同时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入适宜技术手段,找寻出适合当地经济技术条件的可持续性技术,将西部乡村生土民居批判的发展下去.最后对西南地区乡村生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6.
生土建筑是我国传统民居的一种主要形式,蕴含绿色生态的潜能,在宁夏地区亦有较广分布,但由于存在防水性和抗震性不好等方面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居住者所废弃.目前宁夏地区对生土建筑的抗震性能及构造措施的系统研究较少,生土建筑主要由农民按当地传统习惯自行建造,没有相应的标准进行规范.概述了宁夏地区各种类型生土建筑的抗震特征和改善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以期对宁夏生土建筑的发展和保存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粉状固化剂不同掺量对生土墙体材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确定最佳掺量,分析固化剂的固化效果.方法 通过对西安土样中掺入0,5%,10%,15%,20%的自配固化剂测定试件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水稳定性、冻融性能和收缩性能,并采用SEM电镜对固化土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掺入固化剂的生土墙体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未掺试件,并且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生土墙体材料力学性能、水稳定性能、抗冻性能均明显提高,收缩性能变化不是很明显.结论 固化剂对西安地区生土材料性能改善效果明显,固化剂掺量为15%时,试件各项性能满足作为墙体材料的国家标准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我国传统方法建造的夯土墙体抗震性能,提出砖柱锚杆构造和砖柱配筋砂浆带构造两种新型夯土墙体,通过5片1:3缩尺墙片模型试验,观察各试件的破坏过程与形态,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特征,对比采取构造措施与不采取构造措施墙体的水平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研究构造措施对夯土墙体受力性能及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传统夯土墙相比,采用砖柱锚杆与砖柱配筋砂浆带混合构造的夯土墙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提高,破坏的脆性特征明显改善,此类构造用于实际生土结构,可增强生土结构房屋的整体性,提高其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汶川大地震中,砖混结构和生土建筑作为汉中市村镇房屋的主要建筑形式损坏严重。为了提高当地村镇房屋抗震性能,指导人民重建家园,对汶川地震中汉中市村镇砖混和生土房屋,从屋盖及楼盖、墙体、楼梯间和其他构件破坏等方面分析震害特征,针对倒塌、开裂等震害特征提出村镇房屋震害主要原因是由强度不足和抗震构造措施不完善引起。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徽州传统民居典型外墙热工性能差的主要问题,在不破坏传统民居的整体风貌与传统空间形态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外围护结构构造优化,改善了外墙的热工性能。本文使用斯维尔BECS2020软件对外围护结构的构造进行设计、分析、优化,验证提高外墙热阻改造措施的合理性、有效性,以期为徽州传统民居典型外墙热工性能提高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民居的传统生态建造经验与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巴渝地区因特殊的地形与气候,传统民居在热环境的营造上有自身的特点。以重庆江津区龙塘村夯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测量的冬季室内热工参数为基础,运用软件模拟分析,对民居全年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夯土墙对改善夏季热环境更为有利,夯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远比夏季差;民居建筑中阁楼空间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具有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湘东地区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湘东地区4个村镇最具代表性的3种住宅形式,即土坯住宅、砖混住宅和钢筋混凝土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温湿度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了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状况。温湿度测试结果及热舒适指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普遍较差,其热环境为舒适的仅16.7%,不能满足舒适度要求。分析认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较差的主要原因为住宅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建议投资开发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的保温隔热材料,以提高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湿热地区村镇老年人的热适应行为研究对于村镇住宅的节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茶塘村的7户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试民居的温湿度情况和调查老年人对热环境的主观评价的调研方法,研究了老年人在测试期间的热适应行为特征,并对老年人的热适应行为个性化差异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夏季期间,村镇老年人主要通过使用窗户、窗帘、电风扇,以及改变活动空间等热适应行为进行个性化热调节。其中,开/关窗、窗帘和电风扇使用频率的分析结果显示出这些热适应行为与性别无关,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开/关电风扇的调节行为对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无显著影响,但与室内相对湿度负相关。村镇老年人外出率与室内空气温度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负相关。村镇老年人主观热感觉对其开窗、开电风扇等热适应行为无主要影响,但对其外出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村镇住宅的节能现状,并对我国东北地区村镇住宅在建筑体型、单体空间和围护结构三方面进行了适宜节能技术的探讨,以降低建筑能耗,提高住宅室内热环境舒适度,实现节能、适宜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湘北地区某乡村砖混结构民居的围护结构特点以及室内热环境状况进行调研,发现该类建筑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建筑能耗高、室内热环境质量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地域气候特点,提出了合理选择建筑朝向、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控制窗墙比以及自然通风等适应性的被动式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利用Ecotect软件分析了上述优化策略对室内热环境改善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试验方案,并计算分析了9组方案在全年典型日的P M V值,得到湘北民居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陕西关中农村冬季住宅室内热舒适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36户关中地区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物理环境参数进行测量,以问卷方式对居民的基本情况和以ASHRAE的7级热感觉标度对居民的热感觉主观反应进行调查统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测试与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该地区居民冬季的热中性温度为11.7℃,热期望温度为12.7℃,冬季80%居民可接受温度范围的下限为8.0℃.  相似文献   

17.
Two practical crawlspace heating systems introduced in detached houses have been chosen as a field study. One is the crawlspace warm air heating system and the other is the crawlspace hot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field study result, by using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THERB,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rawlspace warm air heating system has been examined. The effect of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wind amount circulating between crawlspace and indoor space, foundation insulation condition, and heat amount into the crawlspace, on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has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the measured crawlspace heating system can make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living room above 20 °C. These two houses have excellent thermal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ng result, heat amount input into crawlspace, which can make comfortabl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for every month in heating period has been roughly concluded, and they are 600 W in December and March and 800 W in February and January,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东北新型农村住宅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住宅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活生产场所,其建设水平是农民生活水平的直接反映.而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北方农村的住宅仍然处在不规范、不节能、不安全、不集约、不环保的原始状态.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这次农村住宅设计中,从单元组团及农民间的交往空间;农民与外界的交往空间;先进建筑技术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达到建造既安全环保、又节能省地的新型农村住宅.  相似文献   

19.
云南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生态观,这一生态观是其选择居住环境、建寨盖屋的思想基础.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观,表现为敬畏与崇拜自然,亲合与保护自然,具有自然美、山水美、生态美、景观美等特点的审美意识,以及追求理想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建寨盖房的风水观念;论述了在这一生态观的指导下,云南民族的传统村寨与自然融为一体,民居建筑的形式、构造、平面布局、空间特征等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建筑材料因地制宜等特点,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针对辽宁省辽西北农村住宅现状,从住宅的节能理念入手,对辽西北等寒冷地区的农村住宅在材料的选取、构造做法以及构筑物举措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技术做法来改善农村住宅在能源节约方面存在的不足,降低能耗、减少农村住宅的建设成本,提高居住室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