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京居住性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已划定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加上文物建筑保护区,约占整个旧城面积的1/3,其物质空间、人文空间的重新构建,将影响整个北京旧城未来的空间形态。因此,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北京城市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需要审慎对待。而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则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居住性  相似文献   

2.
居住型历史地段所涉及的利益群体复杂、利益诉求多元化等问题是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文章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下,以武汉花楼水塔街里分为例,从历史遗产保护、人居环境提升、文化资源利用、经济产业发展四个方面,结合时间的紧迫性、空间参与性和角色权力性三个属性,梳理出里分保护中的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并最终确定利益相关者分类。以期在今后的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中,能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诉求,提出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沙春元  朱兆丽 《城市规划》1998,(3):46-47,50
本文以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论述了江南水乡历史地段的功能、环境艺术特色、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青果巷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历史建筑和历史地段的保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举例说明了澳大利亚对历史建筑和历史地段的保护,并介绍了具体的保护工作方法和专业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审视现状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中的利益博弈关系,细究博弈各方自我逐利心理膨胀的原因,指出博弈过程中有约束力契约的缺失是导致现状非合作博弈的关键所在。以地段产权现状为基础,构建合理产权体系则可严格约束各方博弈主体行为,起到博弈契约的功能,最终推动地段博弈从非合作向合作目标转变。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段型滨水区景观保护的内容和处理手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志芳  孙鹏 《中国园林》2000,16(6):36-39
对历史地段滨水区景观保护内容的特殊性,以及景观保护内容的具体处理手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国内外的一些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44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历史地段保护的演变以及中国历史街区保护概念的形成,进一步阐明了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涂劲鹏 《建筑学报》2007,(12):92-95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越边境友谊关历史地段整体设计项目的设计要素,进而从整体设计与单体设计这两个层面介绍了设计构思,并强调了保护更新原则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市第一个建于当代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华侨新村为例,在与古代和近现代型保护区对比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型保护区中以单体建筑为对象的,居民自主更新的模式及存在问题,倡导采用"技术决策+居民选择"的方法确定建筑保护要素,采纳"分要素分类"的更新方法,编制历史建筑独立图则和导控条例,合理引导更新,保持社区活力.  相似文献   

11.
居住环境是包括安全、保健、便利、舒适和可持续等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综合体,其优劣不取决于孤立的某一方面,也难以在任何地区都使用统一的数值标准。拥有作为城市高等资源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街区居住环境的最大优势,遗产保护导致的市政设施标准和舒适度上的轻微降低是公平和可接受的,为达到某种统一指标而破坏遗产的行为是绝对禁止的,这就是历史街区市政技术的"适度差异"原则。  相似文献   

12.
项秉仁  吴欣 《建筑学报》2006,(12):37-39
通过杭州元福巷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实例探讨类似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法及其可持续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快速城镇化的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挑战。该文以湖北谷城县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其发展概况,通过其建筑特征和街巷空间两方面体现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保护研究意义,且进一步分析了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所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相关策略,力求恢复街区功能与风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上海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系统阐述了上海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详细说明了保护所应遵循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田子坊的保护和再利用是由普通市民和众多产业个体一起参与的、自下而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利用实践。然而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本研究对田子坊街区保护和再利用的发展中商业与居住混合的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从新制度经济学家巴泽尔(Barzel Y.)和科斯(Coase R.H.)的财产权理论的视角分析和理解田子坊中商居混合产生的困境和矛盾,结论得出田子坊商居混合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田子坊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利用的过程中其居住空间财产权的再次划分。因此,对该历史街区中财产权的深入认识可能为解决这一空间利益冲突的问题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孙翔 《规划师》2008,24(12):71-75
通过对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相关概念的明晰,提出保护规划编制的重点是“控制线”的划定。在规划内容上,建筑保护图则与环境要素保护图则是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规划实施上,只有将保护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保护规划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茜  贾霆 《华中建筑》2010,28(1):114-116
在城市化进程中,历史风貌区面临着如何在保护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保护的问题,对此规划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讨论。该文以汉口原租界风貌区为例,在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研究通过地下空间建设实现历史风貌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现代化的建设时期,城市中的历史街区由于其独有的生存条件和潜在的巨大升值空间备受开发商的青睐。然而在商业开发过程中,对历史街区步行环境的更新与整治普遍存在着传统文化与城市原有特色的消失、风貌逐渐趋同走向"千街一面"的问题。如何营造商业历史街区独特的景观环境特色成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惑。该文以武汉天地商业步行街为例,通过对其步行环境构成元素的分析,分别从空间策略、文化策略、更新策略、人性化策略4个方面对提出了对商业型历史街区步行环境更新与整治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陈勐 《建筑与文化》2016,(11):230-232
自洪武定都南京以降,直至太平兵燹,南京一直是江南地区重要的消费型城市,商业区主要集中于城南秦淮河、东吴运渎、青溪、杨吴城壕等河道沿岸地区。本文基于地方志、明清小说等文史资料,以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明清城南水系与南京城南商业区的布局,旨在加深对明清南京的进一步认识,并为城市传统商业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