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机器人》2014,(4)
在冗余度机器人的避障规划问题中,当障碍影响机器人末端运动时,避障运动和机器人的末端轨迹跟踪运动会发生相互冲突.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主从任务转化的避障算法.该方法将避障运动的操作空间定义为1维的运动空间,引入了2个转换变量,可以根据得到的实时最小距离的变化,实现机器人末端的轨迹跟踪运动和避障运动之间光滑连续的优先级转换.最后,通过对一个3自由度平面机器人的仿真实验,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最近距离大于0.02m,并且机器人末端可以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实现冗余度机器人的避障,而且能防止任务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体分段数字化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线结构光视觉测量系统.通过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安装在其末端的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对固定的平面靶标成像,实现了摄像机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位姿关系标定;同时利用交比不变性原理获取平面靶标上的特征点坐标,完成了结构光平面参数的标定.该方法易于实现,通过对已知的标准工件进行测量实...  相似文献   

3.
视觉监控应用中多传感器协作的人脸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由两个可控摄像机组成的多传感器视觉监控系统,旨在实现户外环境下的实时跟踪与特征化运动目标.特别地,该系统利用一个在多个缩放级别上可操作的移动摄像机在连续视频帧中自动获取与跟踪人脸.配合它的是一架能执行自动目标跟踪与分类的固定广域摄像机.  相似文献   

4.
仿生机器人在定姿过程中受到空间扰动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控制误差,需要对机器人进行精确标定,提高仿生机器人的定位控制精度,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导航的仿生机器人鲁棒控制算法。利用光学CCD双目视觉动态跟踪系统进行仿生机器人的末端位姿参量测量,建立被控对象的运动学模型;以机器人的转动关节的6自由度参量为控制约束参量,建立机器人的分层子维空间运动规划模型;采用双目视觉跟踪方法实现仿生机器人的位姿自适应修正,实现鲁棒性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仿生机器人控制的姿态定位时对机器人末端位姿参量的拟合误差较低,动态跟踪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无奇异间接迭代学习控制及其在机器人运动模仿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相当广泛的一类非线性系统有限时间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间接迭代学习方案. 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根据重复跟踪历史辨识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利用一个分段学习方案 可保证学习控制总在有效线性近似区域内进行.探讨了如何在学习过程中避免控制奇异问题,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参数修正方法,保证输入耦合矩阵的估计行列式不为零.本文将这一控制方 案应用于未知机器人及摄像机模型下的机器人运动模仿中,而不面临任何奇异问题.这是一个 采用摄像机替代传统程序编写的新的机器人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动态视觉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种基于二自由度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跟踪运动目标,实现对运动目标的相对距离和瞬时速度的动态检测。系统为双目视觉系统,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点匹配,利用其随机搜索的特点,更快更好地找到全局最优值,从而得到较高匹配精度的点。最后通过三维重建和建立速度模型,实现了对机器人动平台运动参数的动态检测,并给出测量精度及改进方法。此方法还适用于多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和空间复杂运动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深入研究了机器人手眼视觉系统的立体定位问题。首先,重新将手眼问题公式化,得到一个新的系统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标定方法。其核心思想是直接将图像坐标映射到机器人基坐标系中,把系统参数作为一个整体来获取,而不必分别计算摄像机内部的每一个参数。与原方法相比,本方法可随意改变末端姿态定位,即定位时摄像机对目标取像的姿态不受任何约束。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实现简单、定位精度高。这一方法的提出克服了原方法的局限性,大大推广了手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视觉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种基于二自由度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跟踪运动目标,实现对运动目标的相对距离和瞬时速度的动态检测;该系统为双目视觉系统,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点匹配,利用其随机搜索的特点,更快更好地找到全局最优值,从而得到较高匹配精度的点,最后通过三维重建和建立速度模型,实现了对机器人动平台运动参数的动态检测,并给出测量精度及改进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方便、有效,获得了较满意的检测结果;此方法还适用于多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和空间复杂运动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双目立体视觉的目标识别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的识别与定位.此系统包含摄像机标定、图像分割、立体匹配和三维测距4个模块.在摄像机标定部分,提出了基于云台转角的外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可以精确完成摄像头旋转情况下外参的估计,增强了机器人的视觉功能.并利用广茂达机器人系统,基于改进的双目视觉系统进行目标识别与定位,以此结果作为依据控制机器人的手臂进行相应运动,最终实现了对目标物体的抓取,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鄢治国  徐德  李原  谭民 《机器人》2007,29(3):256-260
给出了一种示教与纠偏相结合的焊缝跟踪方法,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自动焊接.针对传统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由激光视觉传感器测量实际路径与示教路径之间的偏差.机器人控制器根据示教路径和偏差,对焊枪的运动方向和位置进行调整,实现焊缝跟踪.利用六自由度机器人和激光结构光视觉传感器设计了实验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智能空间中家庭服务机器人所需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人完成物品的搜寻、定位与传递。而视觉伺服则是完成上述任务的有效手段。搭建了由移动机器人、机械臂、摄像头组成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建立了此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并对安装在机械臂末端执行器上的视觉系统进行了内外参数标定,通过分解世界平面的单应来获取目标物品的位姿参数,利用所获取的位姿参数设计了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控制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平面单应分解方法来设计控制律可简单有效地完成家庭物品的视觉伺服任务。  相似文献   

12.
钟宇  张静  张华  肖贤鹏 《计算机工程》2022,48(3):100-106
智能协作机器人依赖视觉系统感知未知环境中的动态工作空间定位目标,实现机械臂对目标对象的自主抓取回收作业。RGB-D相机可采集场景中的彩色图和深度图,获取视野内任意目标三维点云,辅助智能协作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为获取抓取机器人与RGB-D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基于yolov3目标检测神经网络的机器人手眼标定方法。将3D打印球作为标靶球夹持在机械手末端,使用改进的yolov3目标检测神经网络实时定位标定球的球心,计算机械手末端中心在相机坐标系下的3D位置,同时运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求解机器人与相机坐标系转换矩阵的最小二乘解。在6自由度UR5机械臂和Intel RealSense D415深度相机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无需辅助设备,转换后的空间点位置误差在2 mm以内,能较好满足一般视觉伺服智能机器人的抓取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robust relative positioning between a 6-DOF robot camera and an object of interest is considered. Assuming weak perspective camera model and local linear approximation of visible object's surface, an image-based state space representation of robot camera–object interaction model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matrix of 2-D affine transformations. Dynamic extension of the visual model permits to estimate 3-D parameters directly as functions of state variables. The proposed nonlinear robust control law ensures asymptotic stability but at image singularities, assuming exact model and state measurements. In the presence of bounded uncertainties, under appropriate choice of control gains, ultimate boundedness of the state error is also formally proved.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both in terms of system convergence and control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high-DOF image base visual servoing (IBVS) with an uncalibrated camera. Firstl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point-based and moment-based features are carried out with respect to a 4-DOF positioning task. Then, an extended interaction matrix (IM) related to the digital image, and a Kalman filter (KF)-based estimation algorithm of the extended IM without calibration and IM model are proposed. Finally, the KF-based algorithm is extended to realize an approximation to decoupled control schem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ducted on an industrial robot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s can provid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IM, and achieve similar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alibration-based method. Therefore, the proposed methods can be applied to any robot control system in vari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can realize instant operation to planar object with complex and unknown shape at large displacement.  相似文献   

15.
王昱欣  王贺升  陈卫东 《机器人》2018,40(5):619-625
当末端带有相机的连续型软体机器人进行作业时,由于避障、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既需要末端相机-机器人系统的视觉伺服,也需要机器人的整体形状控制.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软体机器人手眼视觉/形状混合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知道空间特征点的3维坐标,只需给定特征点在末端相机像平面的期望像素坐标和软体机器人的期望形状就可达到控制目的.建立了软体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结合深度无关交互矩阵自适应手眼视觉控制和软体机器人形状控制,提出了一种混合控制律,并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该控制律进行证明.仿真和实验的结果均表明,末端相机特征点像素坐标和形状可以收敛到期望值.  相似文献   

16.
结合数据融合技术与无线传输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机器人端采用FMCE毫米波雷达与摄像机进行多传感器融合,机器人端与远程PC端采用局域网进行通信,本地PC端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时功能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根据现场作业环境实时控制机器人移动,第二个是在PC端选择目标对象后让机器人生成行驶路径后自动跟踪目标对象,路径跟踪控制器采用的是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这种基于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具有高效、智能、可靠、精确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机器人协助完成的任务中,如无人巡检、智能交通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于涵  李一染  毕书博  刘迎圆  安康 《计算机工程》2021,47(1):298-304,311
在传统基于固定视觉的排爆机器人抓取系统中,相机视觉易被遮挡且不能保证拍摄清晰度。基于随动视觉技术,提出一种将深度相机置于机械手末端并随机械手运动的排爆机器人自主抓取系统。利用深度相机计算目标物体的三维坐标,采用坐标转换方法将目标物体的位置坐标信息实时转换至机器人全局坐标系,并研究相机坐标系、机器人全局坐标系与末端执行器手爪工具坐标系三者的动态映射关系,实现排爆机器人的自主抓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固定视觉方法相比,随动视觉方法可在误差2cm内,使得机器人机械手爪准确到达目标物体所在位置,且当机器人距离目标物体100cm~150cm时,抓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基于粒子滤波的全方位视觉传感器实现移动机器人导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种引导机器人沿着固定轨迹运动的实时视觉伺服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实现移动机器人导航的创新的系统架构.系统由基于鱼眼镜头的全方位视觉传感器和嵌入式图像处理单元构成,可以实时校正鱼眼镜头畸变,并利用复合的粒子滤波算法识别和跟踪自定义的航标,最终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校正鱼眼镜头畸变,实时跟踪航标并有效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且结构紧凑、功耗低,容易集成到各种移动设备中实现自主导航、安防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Robust user detection and tracking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for a personal robot to follow the target person. In this paper, a novel tracking system using an omnidirectional camera and IR LED tags is proposed. The users wear the tags on their ankles, and the tags emit a light pattern as its ID. The camera on the robot is used to detect and track their positions individually. 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a track-before-detect particle filter is proposed. It detects and tracks the tags simultaneously, even if the tags are not synchronized with the camera sampling or are not fully observabl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ystem is evaluated by experiments using a prototype personal rob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