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糟酵母蛋白饲料湖南农业大学鲁小春酒糟酵母蛋白饲料,主要以酒糟(大曲、小曲、啤酒、谷酒、黄酒等酒糟)为原料,也可用麦麸、米糠、玉米、红薯等含淀粉的物质作原料,接种湖南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室选育的117号和136号高蛋白酵母菌,或Y。高赖氨酸酵母菌,经发...  相似文献   

2.
一酵母1.酵母的生理状态酵母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膜,能选择性地摄取细胞代谢物质,并将残物排出体外。细胞膜湿重占活细胞重量的10~20%。细胞质内含有代谢控制、繁殖遗传作用的细胞核,以及呼吸酶载体、物质传递的粒线体。在细胞内还含有异杂颗粒、肝糖、脂肪滴等物质。酵母通常生长于含氧和营养丰富的基质中。正常情况下,当酵母接入麦芽汁内有8~16小时的含呆滞期,摄取含氮物质,合成核糖核酸,繁殖新细胞,准备发酵。此时应  相似文献   

3.
四种微生物饲料运用微生物或工程菌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其营养物质丰富,是畜禽饲养的好饲料。因母饲料应用酵母代替大部分或全部鱼粉。酵母含蛋白质46%~65%,营养丰富.生物价和消化率都很高,酵母中蛋白质消化率在鲤鱼中可达95%~98%,可作为鱼饲料中维生素...  相似文献   

4.
混株发酵混合酒糟生产含酶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采用米曲霉和酵母菌,利用混合酒糟生产含酶饲料蛋白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培养基配比是啤酒糟:黄酒糟:豆粕:麸皮为4:1:1:4,初始料水比1:1.8,硫酸铵2%和磷酸盐1%,米曲霉在酵母菌培养16h时接入,总发酵周期68h。混株发酵与单株发酵相比,酵母数提高了3倍,平均粗蛋白提高5.32%,比基质粗蛋白高9.5%,粗蛋白增幅为35.74%,且发酵产物中含有蛋白酶901U/g(干曲),纤维素酶1824U/g(干曲)。  相似文献   

5.
玉米酒糟清液回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糟清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清液回流,可为酵母的生长繁殖和发酵提供营养物质。不同的酒精生产工艺,酒糟清液回流量不同:高温蒸煮工艺,酒糟清液回用量为20%-30%;中温蒸煮工艺,回用量一般为40%-50%;LBW工艺及低温液化糖化工艺(液化温度85-95℃),酒糟清液可全回流使用。(晓)  相似文献   

6.
啤酒废酵母的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啤酒的酿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酵母副产物,这对于一个年产5万吨生产规模的中型企业来说,其废酵母浆可达750~1000吨。现在我国不少啤酒企业,都是将废酵母直接投放到环境中去,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实际上啤酒废酵母含48%~55%的蛋白质、23%一28%的碳水化合物、6%~8%的核糖核酸、2%的B族维生素、1%的谷跳甘肽,以及丰富的氨基酸和众多的矿物质,可以利用其来生产风味独特的营养酱油,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1.啤酒废酵母的预处理啤酒废酵母主要成分是活性啤酒酵母,但还含有少量麦芽、麦芽壳、大米碎渣、酒花沉淀…  相似文献   

7.
专利名称:一种自发面粉的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申请人:湖北襄樊九康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发面粉的配方及其加工方法,配方重量比如下:以100kg面粉为配比单位,发面酵母2%~2.4%、小苏打0.8%~1%、干黄酒糟8%~10%,加工方法如下:将发面酵母、小苏打、干黄酒糟按重量配比混合后经机械细磨,  相似文献   

8.
利用玉米原料酒精浓醪发酵产生的酒糟,对其培养热带假丝酵母生产SCP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经过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酒糟中添加0.2‰CaCl2和1.0‰KHEP04,起始pH为4.5,装液量为30mL/500mL三角瓶;发酵26h,获得的最高菌浓为11.3亿/mL;发酵过程中酵母基本消耗完酒糟中的糖,同时还消耗了酒糟中的有机酸。发酵得到的SCP样品中含水分9.47%,粗蛋白47.73%,真蛋白45.09%,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生产清酒和烧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清酒糟和烧酒糟,用这类物质经过再发酵可以赋予其新的功能。经过试验得知,烧酒糟与清酒糟以2:1混合,再以乳酸菌发酵可以得到含γ-氨基酪酸(GABA)最多的发酵产物。同时还确认了其中含有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的强阻碍物质。  相似文献   

10.
白酒生产中黄水和酒尾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水、酒糟和酒尾是固态发酵法生产浓香型大曲酒的副产物.黄水不仅含有丰富的醇、醛、酸和酯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淀粉、还原糖、酵母自溶物等营养物质,含有大量经长期驯化的酿造微生物及生香的前体物质;酒尾也含有一些可利用的物质.可利用黄水和酒尾进行灌窖发酵、培养人工老窖、酯化反应、大曲发酵串蒸、生产调味酒等应用于浓香型大曲酒生产,提高大曲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农业部大麦和麦芽实验室化学专家麦第森·怀斯·普伦蒂斯利用酒糟进行制小甜饼试验。酿酒后酒糟(麦芽制成麦芽浆后剩下的物质和麦芽汁发酵后除去的酵母),含有较  相似文献   

12.
防霉,抗菌和防蛀整理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穆卿 《印染》1989,15(1):45-50,19
一、概 述 在自然界物质循环消长中,微生物存在面极为广阔,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微生物有霉菌、细菌、放线菌和酵母等,种类多达数千种,数量巨大,在30cm深度的每克地面泥土内就含有20~30种不同类属的30亿个微生物;在含有机物质的每升河水中,微生物的总数已超过一亿个以上,甚至在地面大气层中也发现微生物含量高达500个/m~3。所以说,从以上数字来看,人及其服用物质是处于微生物的紧紧包围之中。但这些微生物中,  相似文献   

13.
苦味是啤酒区别于其它酒类的重要特性之一.主要来源于酒花.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由于酒花质量差,添加方法不当,麦汁及啤酒风味物质组成不合理,酵母自溶等原因,都可能使啤酒苦味发生变化.如何保持啤酒酒体协调,风味稳定,尽可能减少啤酒不正常苦味,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1.多酚物质对啤酒苦味的影响酿造啤酒用大麦、酒花中都含有多酚物质,多元酚及其衍生物.造成啤酒苦味的多酚物质主要存在于大麦皮壳及糊粉层中。多酚物质在大麦中含量约为0.1~0.3%,酒花中含量为4~14%,其中60%为花色音。多酚物质对啤酒风味起若重要作用。多…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1):132-132
态酵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年产量超过百万t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酿酒、食品、医药、饲料、化妆品等领域。近年来,我国制药业和食品业迅猛发展,拉动了酵母进口大幅增长。来自天津海关的统计显示,2004年1~10月,天津口岸进口酵母29.1t,价值55.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0.4%和95.9%。其中活性酵母与非活性酵母进口各占50%。  相似文献   

15.
正啤酒在含有丰富营养的同时也具有生产周期长,制作过程复杂,容易被有害微生物污染的特点。但由于啤酒还含有酒精、酒花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以及具有低pH值和低氧气含量等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因此,啤酒生产中碰到的有害微生物种类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几类细菌和野生酵母上。已知的啤酒有害微生物中尚未发现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报告,啤酒中的有害微生物都是致腐微生物或潜在的致腐微生物。啤酒生产中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可导致啤酒产生从较小的风味变化到浑浊、沉  相似文献   

16.
啤酒废酵母是啤酒生产中的下脚料,营养丰富.先通过洗涤,除去杂质.控制PH4.5~5.5,温度40~70℃,自溶24~48小时,然后添加酸制剂A、C、0.1~0.5%,45~50℃分解3~5小时,酵母蛋白质抽提率达到55.24%.啤酒废酵母的除苦,采用酵母抽提液通过吸附见吸附的方法(流速:0.5信吸附剂/小时),除苦率达94.01%.除苦后的酵母抽提液,在60℃,-0.065MPa真空度下浓缩至含固形物40~50%,在120~160℃下喷雾干燥,得酵母氨基酸粉.氨基酸粉含蛋白质≥50%,含游离氨基酸≥41%,是优良的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酒糟开放培菌和窖内密闭等过程温度变化趋势、微生物变化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酒糟开放培菌发酵过程中,不仅网罗了大量的微生物菌群菌系,体系中还代谢积淀了大量的微量香味成分;酒糟窖内密闭发酵过程,体系微生物的再度生长繁殖,又为进一步代谢香味物质奠定了微生物基础;高温季节微生物生长繁殖较低温季节更为活跃,产出的基础酒微量成分更为丰富,显示出质量更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酒糟和秸秆为原料,分别接入白腐真菌和假丝酵母进行混茵蛋白饲料发酵研究。实验考察了混菌发酵时酵母接种时间和培养时间对发酵产物中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假丝酵母在白腐真菌生长发酵20d时接种,并培养50h,其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5.49%,比发酵前提高了1.55倍。另外,实验也对添加硫酸铵对发酵产物中蛋白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酱香型酒糟为研究对象,利用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和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分别对酒糟进行固态发酵处理,测定酒糟中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原酒糟相比,白耙齿菌组共检测出细菌、酵母和霉菌三种微生物,其数量分别为2.10×106 CFU/g、7.90×105 CFU/g、3.00×103 CFU/g,毕赤酵母组未检出霉菌,细菌和酵母的数量分别为1.68×107 CFU/g和6.00×106 CFU/g;两组发酵组中各项基础理化指标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白耙齿菌对酒糟品质的改善效果优于毕赤酵母;原酒糟、毕赤酵母组和白耙齿菌组中分别检出54种、44种和37种挥发性成分,且相对含量逐渐减少,原酒糟和毕赤酵母组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酯类(57.85%,47.25%)和醇类(27.67%,30.92%),而白耙齿菌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烯类物质(48.76%)。  相似文献   

20.
日本白酒糟深加工最新研究 日本传统白酒有芋烧酒、米烧酒、荞麦烧酒、麦烧酒等很多种类。在烧酒制造中通过发酵醪蒸馏得到原酒,同时也产生了被称为酒糟的各种原料的发酵残渣。这种酒糟是含水量约为90%的有机物,易腐败难于有效利用。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问题已禁止向海洋投弃酒糟,因此酒糟处理问题已成为产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处理酒糟的传统方法是还田或直接用做家畜饲料。最近出现了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浓缩、干燥处理后,做成家畜饲料制品的有效利用的实例。目前在日本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各领域都有许多人正在进行有关酒糟方面的研究,其中有关深加工和生物活性的研究多有报道,下面介绍其中的几项。 古田等人研究了麦烧酒酒糟对肠道细菌的影响,发表了添加麦烧酒酒糟可促进乳酸茵、双歧乳酸杆菌增殖的研究报告。随后后藤等人对用麦烧酒酒糟作为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基,特别是氮源利用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在酵母、乳酸菌及分歧状乳酸杆菌培养上可代替传统培养基。特别是对乳酸茵、双歧杆菌的增殖有效。 岩屋发表了白酒糟的酒精提取液有抗氧化性能的研究报告。并推测作为显示这一效果的成分不是原料所含的多元酚。而现在用天然抗氧化剂取代合成抗氧化剂正是人们所希望的事情。 林着眼于芋烧酒糟作为家畜饲料使用时成长促进因子的提取和关于酒糟中所含大量α-生育酚(维生素E)的研究。其中以芋烧酒糟为饲料饲养的猪肉中,维生素E含量增加了23倍,并且由于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可减缓保藏过程中猪肉的脂肪氧化。 另外,当给大白鼠喂饲含有乳清酸的饲料时,由于脂肪代谢的变动,肝脏中中性脂肪的积蓄,使血液中的脂降低,可诱发“脂肪肝”。望月等人在含有1%乳清酸的饲料中添加麦烧酒糟(发酵大麦浸提液)后用作大白鼠的饲料。其结果,麦烧酒糟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重量和肝脏总脂量随酒糟的添加量而降低。同时血液中的脂质降低有所回复。其抑制效果与其它的酿造副产物相比较,麦烧酒糟最强。与不添加乳清酸组相对照抑制脂肪代谢的变动的程度同样。对这种乳清酸诱发脂肪肝现象,麦烧酒糟有奇特的抑制效果。 以上研究成果显示,白酒糟中含有有效成分,可以作为有较高附加值的“培养基成分”、“饲料添加剂”、“健康食品原料”使用。 白酒的合格率上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公布了该局2000年第4季度对白酒产品质量进行的监督抽查情况,并公布了不合格产品的经销单位。抽查结果表明,白酒的合格率为90.4%,比1999年第4季度的结果提高了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