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艳营  郭继坤  王晓蕾 《通信技术》2010,43(2):71-73,76
在讨论整数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分析了嵌入式零树小波算法,针对EZW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嵌入式零树编码算法。讨论了该算法考虑的几点因素的改进方法,详细研究了该算法的搜索过程和流程,并利用一个序列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EZIWT算法能够提高压缩率,减少时间复杂度,低比特率时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基于整数提升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零树编码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低存储量,高压缩性能的基于整数提升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无链表SPIHT零树编码算法,该算法采用了一种低频子带优先的线性指针扫描顺序和不同于Wen-Kuo Lin提出的无链表LZC算法的状态比特表及零树分割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作者提出的算法在性能上(PSNR)比LZC高约0.5dB左右,和SPIHT算法相比具有同样的压缩性能,但更易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实时图像压缩编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艳平  邹艺方 《通信技术》2009,42(6):141-143
随着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压缩编码技术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进行快速有效的图像压缩编码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文中在分析提升算法和基于提升算法的整数小波变换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整数小波变换和树特征平面的数字图像编码方法,该算法只需对小波系数进行一次扫描即可完成编码过程,简单易行。实验证明该算法性能优良,并且与零树编码相比大大节约了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整数小波变换和改进嵌入零树编码的图像压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数小波变换(IWT)具有输入输出都是整数、只需进行位内运算、便于硬件实现等优点,特别适于图像的无损压缩;而在有损压缩方面,其效果通常稍逊于传统的离散小波变换(DWT)。为了提高IWT图像有损压缩的性能,该文采用基于提升格式的IWT,结合基于形态膨胀运算的改进嵌入零树小波编码(EZW)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增加运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此算法与传统的DWT相比,提高了峰值信噪比(PSNR),具有较好的有损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提升算法和基于提升算法的整数小波变换,并将该算法应用于零树小波编码图像压缩,改进了压缩算法性能.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降低了运算复杂度的情况下,仍然提高了峰值信噪比,具有良好的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遥感图像的数据特点,提出了结合双正交变换和SPIHT算法的遥感图像小波零树编码方案.实验证明,对于给定的遥感图像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重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RISC的ARM微处理器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工业控制、无线通信、网络应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ARM微处理器实现图像的小波变换,并根据ARM本身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嵌入式零树编码算法,以便在ARM微处理器上实现图像压缩。实验证明,具有较好的有损压缩效果。该研究对基于硬件平台的算法优化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零树框架下整数小波图像编码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数小波变换(Integer Wavelet Transform)有许多优点,但是图象经整数小波变换(IWT)后,能量集中性较第一代小波变换差很多,不利于嵌入式零树编码(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 Encoding)。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算法,从两方面加以改进。首先,采用“整数平方量化阈值选取算法”,根据整数小波变换后各子带系数幅值的动态变化较小,小波图像能量较一般小波差的特点,选取从1开始的正整数平方作为量化闽值的同时引入可调节的量化阈值系统,根据图像中不同区域的重要性选取与之相应的量化阈值,从而增加了零树的数量;其次,提出基于索引表和游程编码的小波零树编码的新思路,简化了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充分的将整数小波变换与零树编码结合在一起,改善了压缩质量,提高了压缩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准无失真图像压缩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金文  柳斌  柳健 《电子学报》2000,28(4):64-68
 本文首先讨论了一般整数小波的构造方法,然后利用分块DPCM与整数小波变换进行遥感图像的准无失真压缩,该方法可进行实时处理,硬件实现简单,可并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遥感图像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杜笑平 《电讯技术》1997,37(5):46-50
本文在对图象的小波变换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小波变换后各子图象的系数对重构图象的重要程度和人眼的视觉特性,对“嵌入式零树编码”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更加实用的图象压缩方案。该方案可获得具有较高压缩比、信噪比和较好视觉效果的恢复图象。  相似文献   

11.
无损图像压缩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传统的基于熵编码的无损压缩编码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利用提升算法构造整数小波变换 ,然后针对无损压缩特点 ,对 SPIHT算法加以改进 ,实现了一种可行的图像无损压缩编码方案。实验表明 ,优于传统熵编码和直接采用 SPIHT的无损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小波变换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对在图像编码中波变换实现中的着急技术给予重点分析,对基于小为换的图像压缩方法给予概述,同时简介了今后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图像压缩编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EZW)是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具有良好的局部特性和空间-频率特性,但正交变换用统一的方法分解高低频,没有充分利用高频的细节信息,而且用同样的方法扫描高频3个方向(水平、竖直、对角线)分量,不能完全利用小波变换后系数的特点。针对此,提出一种改进的EZW算法,即对原始图像采用固定格式的小波包分解,并给出一种新的小波零树结构;在对分解后的系数进行扫描时,充分利用高频信息的方向性特点,其水平分量采用水平扫描、竖直分量采用竖直扫描、对角线采用Z扫描,整体结构依然使用原始EZW的扫描顺序。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发现,提出的改进EZW算法比原始的EZW算法,无论在客观数据还是主观视觉上,都有一定的改善,从而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压缩编码在分级传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娇  胡福乔  霍宏 《信号处理》2000,16(2):184-189
本文研究了彩色图像的压缩编码在分级传输中的应用。选择双正交小波,对彩色图介的Y、I和Q分量分别进行小波分解。然后根据变换域的数据特性并结合视觉系统(HVS)特性,提出了一种合适的压缩编码方案,并给出了图像分级传输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压缩编码适用于图像的分级传输。  相似文献   

15.
利用子波变换的图象压缩编码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1988年Malial将子波交换用于信号处理提出多分辨率分析概念,给出了信号或图象分解为不同频率通道的算法和重构算法,开创了子波变换在图象处理中的应用.于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能,使子波变换成为视频图象压缩编码的主要技术,专家预计在1996年将会高清晰度电视标准的子波变换视频图象压缩技术将推出问世.本文将综述子波变换图象压缩编码技术当前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发展过程,对图像压缩编码,特别是自适应预测编码、模型法编码、分形编码、小波变换压缩编码、神经网络压缩编码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并阐述图像压缩编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直方图图像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和视频应用的快速增长,使得根据图像和视频内容进行查询的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提出了许多基于像素域或压缩域的图像检索技术,因为多媒体数据库通常具有相当大的数据量,所以基于像素域图像检索技术的计算复杂度相当大,因此,许多文献提出更快的基于压缩域的图像检索技术,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直方图的图像检索技术,特征提取综合考虑图像的颜色,纹理,频率和空间信息,所有的特征可以在压缩过程中自动得到,图像检索的过程就是匹配待检索图像和来自数据库的侯选图像的索引,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好的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18.
王汇源 《信号处理》2000,16(2):174-176
本文将目前分形图像编码中采用的分场面仿射变换技术用于医学图像的压缩编码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医学图像编码方法。由于将对图像的直接编码映射对仿射为对仿射参数的编码,因此可使编码的压缩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图像分割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分析技术.近年来,对图像分割的研究一直是图像技术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介绍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先对图像的灰度直方图进行小波多尺度变换,然后从较大的尺度系数到较小的尺度系数逐步定位出灰度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