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和LLDPE 7144用量对聚乙烯管材性能的影响,制备了聚乙烯用抗静电母粒,研究了不同抗静电剂及其用量对聚乙烯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可满足聚乙烯管材性能指标要求的抗静电母粒配方。  相似文献   

2.
《山东化工》2021,50(14)
以超高熔指聚丙烯(PP)为基体材料,通过双转子连续混炼机将聚丙烯、无卤膨胀型阻燃剂FR-1420、抗静电剂及PE蜡和硅酮粉E525进行密炼,经单螺杆挤出、切粒及冷却后,制得无卤阻燃抗静电聚丙烯母粒;再将制备的m(母粒)∶m(PP K7926)=35∶65的比例混合成直接注塑用矿用电器外壳阻燃抗静电聚丙烯材料。本文考察了聚丙烯基料、润滑剂、抗静电剂和加工工艺对母粒制备效果和电器外壳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矿用电器外壳用无卤阻燃抗静电聚丙烯母粒的工艺条件为:熔体温度210℃,主机转速400r/min,切粒转速600r/min,配方质量配比为:m(PP BX3920)∶m(FR-1420)∶m(PE蜡)∶m(E 525)∶m(抗静电剂129)=25.7∶70∶2∶0.3∶2时,母粒制备的效果最佳,且按比例复配后直接注塑的聚丙烯材料力学性能稳定,阻燃和抗静电性能符合MT 113-1995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的亲水性能和抗静电性能,需对PET进行改性,以高含量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的聚乙二醇(PEG)作为反应型改性组分,并添加一定含量的无机抗静电剂作为改性助剂,制备了PET纤维用亲水抗静电PET-PEG共聚酯功能母粒,并对母粒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证实了所制备的PET-PEG共聚酯为目标产物;高含量PEG分子柔性链段的引入降低了PET-PEG共聚酯的熔点和热稳定性,且赋予了吸湿、抗静电性能;母粒中PEG的质量分数为100%(相对对苯二甲酸)较适宜,此时PET-PEG共聚酯母粒的特性黏数为0.847 d L/g,熔点为237.0℃,色相b值为21,表面接触角约25°,吸水率达到85%,体积比电阻达到7.4×107Ω·cm。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混改性的方法,先以石墨烯粉体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挤出制备石墨烯母粒,再以石墨烯母粒和PET切片共混纺丝制备石墨烯改性PET纤维,研究了石墨烯粉体在石墨烯母粒中的过滤性,以及石墨烯添加量对改性PET纤维的机械性能、取向度以及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粉体在母粒中质量分数为5.0%时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石墨烯的引入会降低PET纤维的强度,但随着石墨烯粉体添加量的增加,可以增强改性PET纤维的力学性能,同时可以提高纤维的整体取向性和抗静电性能,且拉伸倍数的增加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改性PET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在石墨烯粉体质量分数为1.0%、纤维经3.8倍拉伸时,石墨烯改性PET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8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6.2%,取向因子为0.92,体积比电阻为3.29×10~7Ω·cm。  相似文献   

5.
范宏杰 《现代塑料》2012,(11):28-29
为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造成毁坏,用于电子产品包装的塑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为此,通常需要在塑料包装材料中添加抗静电剂/母粒来提高材料的抗静也性能。而PS ANTISTATIC 8008即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静电母粒,  相似文献   

6.
田瑶珠  程利萍  宋帅  秦军  罗筑 《塑料》2012,41(3):63-66
将炭黑采用不同方式添加在PVC材料中,得到其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不同规律和结果,并用SEM观察和分析其缺口冲击断面,对其不同规律的性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结果表明:以EVA为炭黑母粒制备的PVC复合材料其炭黑含量低,拉伸强度下降不大,冲击性能和抗静电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7.
碳纳米管/聚酯抗静电纤维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聚醚酯作为载体,将处理过的碳纳米管(CNT)充分分散在其中,制成抗静电母粒。在抗静电母粒中,CNT含量为1.0‰时,其体积比电阻可稳定在1010Ω·cm。将该抗静电母粒与聚酯(PET)切片共混纺丝,可制得抗静电聚酯纤维。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作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抗静电涤纶可纺性好,抗静电性、力学性能及耐水洗性优良。  相似文献   

8.
塑料专用母粒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述了塑料填充母粒、润滑母粒、透明母粒、珠光母粒、色母粒及抗静电母粒等专用母粒的性能、开发应用现状及国内市场需求,列出了国内部分生产塑料专用母粒的企业,并指出了塑料专用母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抗静电母粒的配方组成,工艺条件与性能的关系。研究了抗静电母粒(CAT)对PS,PP的增韧效果。发现CAT能起到显著降低材料的表面电阻。  相似文献   

10.
闫承花 《合成纤维》2012,41(2):20-22
通过采用碳纳米管(CNTs)与聚酯(PET)切片混合制成抗静电母粒,再将抗静电母粒与PET切片共混纺丝制得PET/CNTs共混纤维。用纤维比电阻仪、摩擦式织物静电测试仪测量不同CNTs含量的共混纤维及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CNTs能明显改善聚酯纤维和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能随着CNTs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PET抗静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PET为基体树脂,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的抗静电剂与PET熔融共混制备的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能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含磺酸盐及聚醚的复合抗静电母料和聚醚型复合抗静电母料均可显著提高PET的抗静电性能,当两种母料的质量分数均为3%时,可使PET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均降低6~7个数量级,而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改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用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和硬脂酸单甘油酯混合物型抗静电剂,采用浸渍法来改善聚乙烯(PE)泡沫塑料的抗静电性能,以及抗静电剂对PE泡沫塑料其它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加入固色剂以延长泡沫塑料的抗静电时间。  相似文献   

13.
抗静电增强尼龙6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非离子和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组成复合抗静电体系,用玻璃纤维为增强剂,研制成具有良好的抗静电和机械性能的抗静电增强尼龙6,研究了抗静电复合体系构成,玻璃纤维含量对抗静电增强尼龙6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流变性能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烷基酰胺ECH—2对陶塑地砖PVC面层抗静电改性的可能性,证明其面层的电阻率、透明度等物性与抗静电剂的用量、配比有关,找到ECH—2最适用量为0.8~0.9份,在与溴磷酸酯协同改性时,又可提高PVC透明膜的阻燃性。用这种改性PVC薄膜作面层,与印花陶塑底层复合制成地砖的性能:表面电阻率3.7×10~8Ω、氧指数30等。达到既抗静电又阻燃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5.
PET/PEG共聚酯及共混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G(聚乙二醇 )共聚酯及共混物的抗静电改性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共聚酯的抗静电效果及抗静电耐久性等均远优于PET/PEG共混物 ,且可避免共混改性中的二次降解问题。这种共聚酯易于在聚酯合成厂实现大规模生产 ,既可直接用于制造抗静电聚酯产品 ,也可用作PET的抗静电改性母粒  相似文献   

16.
含纳米组装高分子的抗静电纤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化学方法制得含纳米组装高分子的抗静电剂,将其与聚酯切片共混纺丝,制得永久性抗静电聚酯纤维。用DTA,显微镜等研究了抗静电剂及抗静电纤维的结构、性能。当抗静电剂质量分数为0.6%时,纤维的抗静电性、耐洗涤性优良、稳定。初步探讨了纤维的抗静电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浸渍吸附聚合法合成聚氨酯/聚苯胺抗静电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浸渍吸附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聚苯胺抗静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聚苯胺含量对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抗静电稳定性。结果表明,浸渍吸附合成的聚氨酯/聚苯胺复合材料,保持了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同时也赋予材料抗静电性能,但其抗静电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以磷酸铝胶粘剂为基体,锑掺杂的二氧化锡(ATO粉)为导电填料,制备无机防静电胶粘剂。研究了ATO粉用量对该胶粘剂的热稳定性、表面电阻率、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0~800℃时,防静电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热失重率仅为6%);防静电胶粘剂的表面电阻率主要与介质材料的性能有关,当w(ATO粉)=5%~30%时(相对于磷酸铝胶粘剂而言),表面电阻率在4.2~5.0 MΩ/m2之间;当w(ATO粉)=25%时,防静电胶粘剂的介电性能最优,而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抗静电聚丙烯纤维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PP)接枝顺丁烯二酸酐、聚乙二醇和氧化锌的方法制备抗静电剂,再与PP切片共混纺丝,得到抗静电PP纤维,测试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等。结果表明:随抗静电剂含量的增加,抗静电PP纤维的力学性能先有升高(抗静电剂质量分数小于5%)而后逐渐下降,体积比电阻降至10~8Ω·cm,静电半衰期保持在60s以下,抗静电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