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述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对各种类型钣金机柜的装配工艺进行优化,以寻求最佳的装配工艺路线,以便在装配过程中,节省装配人力,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2.
零件的装配质量对机械产品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调整装配法在保证机器装配精度上的原理及其应用。首先对调整装配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后详细阐述了调整装配法的三种方法,并结合典型的实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调整装配方法提高了零件的装配精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件的加工要求,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空间相机机身桁架结构装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凯  何欣  崔永鹏 《激光与红外》2010,40(3):293-297
为了提高空间相机机身的结构刚度和稳定性,本文针对机身的装配环节进行了研究,通过制定合理的装配方法和装配工艺,提高了机身的力学性能、减小了装配应力和装配变形,保证了机身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文中介绍胶接装配方法及其相对于传统机械连接法的优势,对胶接法的装配精度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装配实验。装配结果表明,胶接法的装配变形可以控制在0.01 mm以内。文中还对胶接装配的接头形式、黏接剂选用、表面处理和胶层厚度等黏接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试验,制定了合理的胶接工艺保证各黏接要素符合要求。最后对装配后的机身进行了力学和热学试验,释放了装配应力,验证了机身的力学性能。结果证明采用胶接方法并按照装配工艺进行装配,更有利于减少装配应力,提高机身的装配精度和稳定性,符合机身结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谭进国  何欣刘强 《红外》2012,33(7):16-19
讨论了某型号空间遥感器主镜组件的微应力装配技术。在镜面被加工到面形RMS值为λ/10(λ=632.8nm)时进行组件装配。为了尽量减小装配应力对镜面精度的影响,分析了主镜镜面的受力情况,并设计了组件装配流程及装配调整装置。装配后对面形进行了测试与检验,面形数值没有发生变化。最后通过力学环境试验和真空热循环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装配技术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微装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装配是电子制造、微制造、机器人操作等制造领域的共性前沿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首先,指出了微装配技术与纳米装配技术的本质区别,阐明了尺度效应和粘附效应给微装配技术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分别介绍了传统微装配技术和新兴自装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最后对微装配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说明DELMIA软件在三维数字化虚拟装配方面的应用,以某飞机机翼装配模拟过程为例,对机翼的装配序列规划、装配路径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深入分析该部件装配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模拟整个装配过程,并进行干涉检查与优化,最后输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电子装配是电子产品由设计到实现的关键环节,电子产品的设计应重视产品的可装配性,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出的电子产品能生产出来。该文基于电子产品的特点,分析了相关的电子装配技术,探讨了面向装配的电子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8.
蔡萍 《现代电子技术》2014,(6):81-82,87
装配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电子行业结构复杂产品的装配过程费时费力。为了提高复杂电子产品装配的质量和效率,在此分析了雷达等复杂电子产品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MBD的三维模型装配工艺设计、仿真与应用方法,并建立了三维装配工艺设计流程和系统体系结构,对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为三维装配工艺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对于发展数字化装配工艺技术的制造行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单元可互换天线的一种新的装配方法——解释装配法的基本原理。解释装配法与一般装配方法不同,它不需要装配夹具,仅根据测量计算值来控制装配单元,方法简便。采用这一装配方法,可降低加工费用,提高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天线座装配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天线座装配方法和相关装配经验,主要包括装配前的检查、特殊件的装配、装配检验等内容,对从事天线座装配的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大学教师常常在课堂教学中疏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现状,就如何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基于问题的创新性研究和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特别强调了如何提出科学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应遵循的需求牵引、问题驱动和问题求解的科学研究特征。并且以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下多飞行器协同作战为实例,分析了多飞行器网络化协同控制的需求和特点,进而详细论述了如何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详细过程,并说明了不同学科知识交叉和融合应用的重要性,便于领会如何在实际中提出问题并开展基于问题的创新性研究和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校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的建设及运行为背景,从组建、管理、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机器人创新团队这种以本科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创新学习为目的的本科生研究型学习形式。这种以学生发展为重点的教育模式,对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室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创新型实验室承载着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学科竞赛和自主实验等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本文以我校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心为例,分析了实验室建设的现状,明确了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提出在现有条件下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管理好实验室六个要素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提出了利用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实验室进行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要求,采用多种教学途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是音乐教育的目的和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综合性实践环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东南大学电工及电子信息实验平台的建设为例,从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建设思想出发,论述了建立综合性实践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利用.讨论了建立高水平综合性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法和需要考虑的问题.介绍了在所建成的实验平台上可开展的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活动,最后对综合性实验平台在实验室空间和仪器设备等方面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移动运营商创新业务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移动运营商在创新业务方面面临的挑战,详细论述了移动运营商创新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院依托科研俱乐部,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科研技能培训和学科竞赛等活动入手,在科技活动中实现传帮带,形成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的科研学风。我们从科研俱乐部组织建设、科研俱乐部智囊团建设、创新实践基地资源建设、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设这五方面对创新培养体系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9.
针对21世纪知识经济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提出了创建开放式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的设想,并对该校开放式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和运作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范春树 《电子测试》2016,(14):171-17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切入点,使传统课程教学走向信息化、现代化、多媒体化。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主要探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方法以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