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掺(等量和超量取代)和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的力学、变形、热工性能试验和对假定浇筑自由板表面温度应力的分析比较及实际应用,表明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抗裂性优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普遍存在的早期开裂问题,采用板式混凝土开裂架研究了掺硅灰、粉煤灰、矿渣粉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规律,同时测量了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及在干燥条件下的总收缩。试验结果表明:掺硅灰对混凝土在干燥条件下的早期总收缩影响不大,但使混凝土早期开裂加重;掺粉煤灰使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明显减小,而总收缩并不降低;掺矿渣粉使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和总收缩都增大,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均使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改善,且掺粉煤灰抗裂性优于矿渣粉。掺硅灰混凝土早期抗裂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增大,徐变和应力松弛能力降低;而掺矿渣粉或粉煤灰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减小、徐变和松弛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3.
刘冬梅 《混凝土》2012,(11):49-50,63
采用多个表征混凝土抗裂性的技术指标对高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抗裂性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高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水胶比对抗裂性指标的影响不显著,水泥用量和粉煤灰掺量的影响较大。抗裂系数kc随龄期变化的规律性不是很好。抗裂性系数CR、抗裂参数Φ、抗裂性指标η均能较好的反映出混凝土配合比对抗裂性的影响。但抗裂性系数CR和抗裂参数Φ两个指标的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吴海平 《山西建筑》2004,30(14):185-186
介绍了粉煤灰混凝土路面的性能,阐述了粉煤灰混凝土具有的活性作用、减少作用和稳定作用,指出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路面不仅抗裂性好、耐久性好,而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进行了探讨,并对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原则及推广应用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6.
朱超 《山西建筑》2012,(32):132-134
采用平板状试件研究了混凝土早期抗裂性与粉煤灰的掺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得到提高,最后探讨了抗裂的机理,为粉煤灰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型机场道面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机场道面混凝土易开裂、耐久性不良的现象,采用在普通道面混凝土中掺加纤维、粉煤灰的技术路线,研制适用于严寒干旱地区的新型高性能道面混凝土,并进行了抗裂、抗冻、抗渗、耐磨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或纤维,均能大大提高普通道面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尤其是纤维、粉煤灰复掺时,道面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混凝土抗裂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王起帆  赵之彬  黄育 《重庆建筑》2012,11(10):53-55
该文分别研究了粉煤灰、矿渣粉和两者混和物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共做了7组试块。研究结果表明:适量优质粉煤灰或适量矿渣粉或双掺掺合料的掺加有利于减缓混凝土早期干缩开裂现象的发生;但若继续增加,则对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性不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粉煤灰、砂率和聚丙烯腈纤维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裂性提高;随砂率的增加,混凝土抗裂性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砂率为38%时抗裂性最优;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抗裂性提高最为明显,裂缝细小,初始开裂时间延长1倍,平均开裂面积仅为基准混凝土的1/6~1/10,裂缝宽度减小70%,单位面积开裂面积可减小60%以上,纤维掺量以0.8kg/m3为宜.  相似文献   

10.
宋少民  计桂玢 《建筑技术》2011,42(9):847-849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粉煤灰替代量变化对混凝土初终凝时间、早期开裂和强度的影响,证实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粉煤灰混凝土初终凝时间延长,早期抗裂性提高。粉煤灰掺量增加对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较多,但后期强度提高幅度相对较大。基于饱和面干骨料配制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56dH时可基本达到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11.
屋面温差和宽度对砌体屋顶墙体温度裂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雪梅 《山西建筑》2010,36(22):153-154
介绍了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得出屋顶墙体温度应力的计算公式,研究归纳了顶板宽度和顶板温差对温度应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少墙体温度应力的几点建议,以期为现实的工程建设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尼格隧道属长大深埋隧道,兼有高水温与高岩温,最高水温达63.4 ℃,最高岩温达88.8 ℃,最高气温达56.4 ℃。为了研究隧道地温特征并进行地温预测,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地温测量方案,研究成果表明:灰岩段表现为高水温,水温>气温>岩温,水温与气温随着隧道进深及埋深呈现上升趋势,出水量及水温在接触带附近达到高值,洞内气温受水温、隧道出水量、积水量影响大;花岗岩段表现为高岩温,无水,岩温与气温随隧道进深及埋深呈现上升趋势,两者差值约为25~30 ℃;超前钻孔在孔深>2 m时岩温达到稳定;一个完整施工循环的施工环境气温呈现4个阶段:气温下降阶段(打钻施工环节),气温骤升阶段(爆破施工环节),气温快速上升阶段(新爆围岩散热),气温缓降阶段(出渣施工环节),出渣环节由于车辆及挖机等机械作业影响,气温出现多处异常高值;施作二衬后,二衬内外壁温差约3.4 ℃;利用热量传递理论、地热成因理论预测的最高地温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该工程案例颇为典型,本文研究对西南高地热区隧道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考虑梁温差滞后效应的超长框架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毅  邹道勤  干钢 《工业建筑》2007,37(7):39-43,84
施工及使用阶段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场并不是一致的,针对目前对超长框架结构的温度应力计算中整个结构温度分布相同的假定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考虑梁温度变化滞后效应后,楼板的温度应力会有较大的提高,各个构件的内力及位移也有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张红帅  鲍安红  陈明龙 《山西建筑》2009,35(33):139-141
论述了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场的研究,得出产生温度裂缝的两大要素:温差和约束应力,还分析了温度裂缝形成的内在原因,详细阐述了控制温度裂缝的措施,以解决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玉龙 《山西建筑》2003,29(4):30-31
温度裂缝是建筑房屋中常见的裂缝形式,对常见温度裂缝特征、混合结构房屋的温度裂缝类型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常见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宜万铁路某预应力混凝土高墩T构桥,选取了合适的主梁和桥墩温度场模式,建立了全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主梁产生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孙伟宾  丁洁民  陆秀丽  孙海 《工业建筑》2005,35(Z1):328-330
详细分析了某学校大门在温度荷载下的受力特性。并以简单模型为例,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详细地分析了拱结构在不同支座形式、不同跨度、不同矢跨比情况下,结构受力的变化,并将温度荷载下结构的受力情况和一般普通荷载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温度效应主要与约束形式和结构自身的刚度有关。对于大跨拱结构,尤其应该注意中间支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制冷换热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实测的温度观测资料,从理论和实践出发,计算和分析未采取保温措施以及采取保温措施之后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在寒潮期间表面及棱角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由此产生的棱角和表面温度应力关系进行了分析.该分析成果可为在西北严寒地区混凝土保温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铁五号线炎热季节混凝土拌合物温度综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炎热季节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对预拌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不大于28℃),通过原材料进厂温度控制,配比优化,科学调度、合理选择浇筑时间段,尽量避开高温施工等措施,在驻站监理的监督下.最大可能降低了混凝土出机温度及温度损失,满足了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