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概述1.国外进展放顶煤开采法由来已久,而综采引入此法则是在1957年,苏联库兹巴斯煤田的托姆乌辛斯克矿区,用于开采Ⅲ、Ⅳ、Ⅴ号煤层,煤厚9~12米,倾角5~18°。顶层先长壁开采,铺设有钢带的金属底网;然后底层沿底板用KTY掩护支架,其顶煤放炮破碎后由掩护梁上的天窗放入运输机。后因支架本身的问题没有发展起来,从而导致液压支架在开采厚煤层时向两个方向发展:一向高架型发展,1976年,在杜塞多夫国际采矿设备展览会上已展出5米高样机;二向重力落煤发展,1962年,在KTY支架基础上,法国研制出“香蕉”型典型支架,逐使厚煤层的开采得以演化出“放顶煤综采法”这一分支。  相似文献   

2.
利国井田原生煤层受燕山期岩浆的严重侵蚀,其物理化学性质、煤层的赋存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常规的开采方法已无法适用于利国井田的“煤包”开采。根据利国煤矿多年的“煤包”生产实践,提出了利国井田岩浆侵入区“煤包双硐开采法”这一新型开采方法,简述了“煤包双硐开采法”的特点、开采过程中的支护及通风管理要求和安全评价,以期为同类型回采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摘     
<正> 缓倾斜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能性的探讨——煤炭部规划设计院,富元培;《煤炭科学实验》1081,No.5,30~34。在缓倾斜煤层群开采时,上组煤的最下一层煤都位于下组煤最上一层煤开采的冒落带高度以上时,则可采用上、下组煤同时开采或先采下组煤再上行开采上组煤的程序。利用这种开采程序的优点是:在多煤层,储量丰富的大型矿井中,可减少矿井开拓工程  相似文献   

4.
我矿自1971年以来开采的是极薄煤层,一直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从1973年开始改用倾斜条带式开采法,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煤层赋存条件我矿是一个老矿、小矿,近几年来开采的是第16层煤,煤厚0.4~0.6米,中间夹有坚硬的不规则钙质结核层,呈透镜状,厚0.1~0.4米。顶板为第10层灰岩,厚5~6米;底板为泥质页岩,松软。煤层倾角一般  相似文献   

5.
在露天矿用胶带运输机、汽车或列车这几种运输方式中,可移式胶带运输机更具有经济和多用性。由于地质条件不同,美国的露天开采多为间断开采法,而在欧洲则多为连续开采法。美国的煤、铁、磷酸盐均采自厚层水平矿床,剥离厚度小到中等,欧洲的矿床赋存较深、且层厚不均。美国低的采煤剥离系数平均为2:1,可用挖掘机、索斗铲和汽车进行开采和运输;而剥离系数高达10:1的欧洲煤矿则需采用连续运输方式。但美国的情况正在变化,一些露天煤矿在  相似文献   

6.
上行开采法是我国一些生产矿井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回采煤炭的一种方式,主要指一个煤系地层内,有两层以上并有一定间距及开采价值的煤层,在开采手段上是先采下部煤层,然后再开采上部煤层的一种采煤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建筑物下压煤采出率低、采动损害等问题,对"采-充-留"协调开采法进行深入研究。以钱家营矿七采区为研究对象,以相似模型试验为研究手段,首先使用"采-充-留"方法模拟开采7煤层和12煤层,然后与全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7煤层和12煤层"采-充-留"协调开采后,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17m,垮落角为59°和64°,开采扰动后松散层压缩量为1.34mm/m,地表下沉率为0.11,各指标均小于全采后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充-留"协调开采法既提高了压煤的采出率,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上覆岩层及地表的变形,能有效减少地表设施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针对放顶煤过程中顶煤损失比较严重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放煤损失率的因素,研究了放煤损失率与冒落矸石堆积特征间的关系,得出冒落顶煤在支架掩护梁、冒落矸石间有“三角形”和“四边形”2种堆积状态,并给出了判据.运用数理方法得出了冒落顶煤呈“三角形”或“四边形”堆积时放煤损失率的计算公式及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此可估算综放开采工艺损失率.  相似文献   

9.
<正>极近距离煤层群在我国分布较广,通常采用下行式开采方法。当上层煤开采后,在下层煤开采时,因本层煤岩体弹性能的释放和上部煤层遗留煤柱的应力影响,以及上部采空区积水对本煤层顶板岩体的弱化,常致使下层煤的回采巷道破坏严重,维护成本高。因此,掌握下层煤回采巷道的变形破坏范围和变形破坏规律,对于指导矿山巷道支护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六家煤矿在开采6-7煤层时,因上部极近距离6-6煤层采空区和遗留护巷煤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技术·信息·成果·动态书评吴立新、王金庄等编写的《建(构)筑物下压煤条带开采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开始征订。条带开采法是一种部分开采方法。经国内外近40年的应用实践证明,条带开采法是解决城镇、工业广场、村庄等建(构)筑物下压煤...  相似文献   

11.
近距离煤层群双重卸压开采时,顶底板煤岩层反复破坏,形成了不同于单层煤层开采的裂隙通道,对瓦斯抽采造成了较大影响。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了单层开采和双重卸压开采覆岩位移、裂隙及应力分布与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在双重卸压开采作用下,一些覆岩裂隙经历了生成、扩展、压实、张拉、再压实等复杂的过程;覆岩中形成了裂隙趋于闭合的“压实区”和裂隙趋于张开的“裂隙区”,这些裂隙形成了立体交错的瓦斯运移通道,并随双重卸压开采工作面推进而变化。提出了近距离煤层群重复卸压开采瓦斯立体抽采模式,实现上覆煤岩层和下伏煤岩层裂隙通道瓦斯的全面抽采,并在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金佳煤矿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阿尔杰姆煤炭”联合公司鲁缅采夫矿井850米水平上的“普加契夫卡-东”突出危险煤层是作为“伊兹维斯特尼亚奇卡”煤层l_6的解放层单独开采的。在这种情况下煤层的上部用超前开采上覆煤层的方式进行解放,而下部53米的高度未解放。开采力法是用“TemⅡ—1”型采煤机连续开采法。在底板砂岩中距“普加契夫卡”煤层不小于5米的距离上掘进运输平巷。从运输平巷中沿走向每隔4.5米用“k,TpCJIa”里型钻机打直径为960毫米的岩石小巷,用于溜煤、通风和行人。  相似文献   

13.
闫小卫 《中国矿业》2020,29(12):129-133
丁家梁煤矿Ⅲ-2与Ⅳ-2两层煤之间平均距离为35m,建井初期为满足经济效益优先开采了下方Ⅳ-2煤层,随着Ⅳ-2煤层开采接近尾声,需对采空区上方Ⅲ-2煤层进行上行开采。本文使用理论分析Ⅲ-2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和工作面矿压规律,数值模拟分析Ⅳ-2煤层与Ⅲ-2煤层开采时围岩破坏状态,现场观测Ⅲ-2煤层开采时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Ⅳ-2煤层回采后工作面垮落带高7.20~11.60m,裂隙带高度为31.05~42.05m;Ⅲ-2煤层开采后,下部采空区留设煤柱缓慢发生破坏,Ⅲ-2煤层与Ⅳ-2煤层间岩层裂隙带贯通,但是层间围岩整体稳定,缓慢下层,无大面积垮落现象,验证Ⅲ-2煤层在一定的安全措施下上行开采可行;在封闭下部采空区,缩短工作面长度至100m,加快回采速度等措施下,Ⅲ-2煤层实际开采过程中,初次来压步距49m,周期来压步距19.9m,动载系数约为1.3,矿压显现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东大井开采大煤、一座、野青三层,大煤在井田的南翼分为两层(即一层大煤,二层大煤)煤层倾斜角为22°—28°,井田开发方式采用前进式,采区为后退式。主要运输大巷开在大煤内,总回风巷道开在野青层内,(山青层由于水大暂不考虑)留有20公尺保安煤柱,如巷道维护有问题时,可在煤柱下部用矸石充填。煤层开采顺序,考虑一层大煤与二层大煤分开开采,一座和野青距离近,合并作为一层开采。另一种意见是,野青先不采,待以后同下山区同时开采,因  相似文献   

15.
<正> 无煤柱开采法是一项提高回采率、减少掘进工程量、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有效开采工艺。当前国内外煤矿均竞相采用。但是这种采煤法在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煤层时,往往由于沿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矿冲击矿压频繁的现象,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研究了该矿58煤、60煤解放层开采的卸压效果。结果表明:开采上解放层58煤时,底板塑性区范围向下最大达到24 m,未扩展到60煤层,但应力降低范围达到了60煤层及其顶底板,起到一定的卸压作用;开采下解放层60煤时,底板塑性区范围向上最大达到45 m,扩展到58煤层底板,对58煤起到很好的解放作用。鉴于该矿实际条件,应先开采60煤解放层,可对58煤起到极好的解放作用,降低冲击发生频率,模拟结果为保护层开采有效预防与控制冲击矿压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鉴于煤层群开采采动裂隙的发育规律对于顶板控制具有重要影响,以贵州松河煤矿煤层群混合开采生产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相似物理模拟,研究了煤层群混合开采过程中覆岩裂隙的发育规律。研究表明:煤层群采用混合开采顺序时,覆岩裂隙的发育程度受煤层群复合厚度、层间距、开采顺序的影响;煤层群下行开采时,下层煤开采将导致上层煤裂采比增大,煤层群上行开采时,上层煤开采后裂采比相对较小,但会引起邻近下层已开采煤层顶板内裂隙继续发育,使其裂采比增大;裂采比和煤层复合厚度之间呈对数关系,裂隙发展高度和煤层顶板下沉量之间呈三次多项式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煤层群混合开采顶板控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远距离极薄下保护层与其围岩一起开采的防突效果,降低过量开采煤层围岩产生的防突费用,以中泰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开采远距离极薄下保护层一8煤层对二1煤层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计算出一8煤层不同采高下二1煤层在"上三带"的位置;运用RFPA2D模拟下保护层采高为0.5、1.0、1.5 m时二1煤层的变形情况。综合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确定保护层开采高度为1 m时,二1煤层透气性系数增大106倍,最大膨胀变形量达0.613%。现场试验表明,一8煤层工作面采高为1 m时,二1煤层被保护范围内本煤层瓦斯抽采量达到14 m~3/min,煤层最大残存瓦斯含量仅为1.83 m~3/t,被保护层取得了良好的区域防突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大雁矿务局一矿开采煤层为第四系褐煤,厚煤层开采一直采用倾斜分层金属网(或尼龙网)假顶.为提高工作面单产效率,降代成本,经技术论证及可行性研究,在厚煤层采用放顶煤综采,并获得成功.1 煤层地质概况综采放顶煤开采煤层为一矿东三采区27~#煤层,该块段煤层位于一矿井田东部,左邻东二采区27~#层采空区,右部F_8断层为界,上部为F_5断层,下部为本层未开采煤体,煤层总体产状大体呈N21°W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为14°~17°.  相似文献   

20.
采空区瓦斯抽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概述 在开采瓦斯煤层时,特别是开采其中的特厚煤层和煤层群时,从邻近层(尤其是处在冒落带内的)、煤线、围岩、煤柱及工作面丢弃的煤中,向开采层的采空区中涌出大量瓦斯。有时未开采层和不可采层的总厚度可能大大超过开采层的厚度,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可能占矿井瓦斯总涌出量的50%以上,例如,天府磨心坡矿的矿井瓦斯涌出量中有一半左右来源于采空区。因此,为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