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熊掌豆腐”又称“家常豆腐”、“两面黄豆腐”,是将豆腐切成片,煎至两面金黄后,再与猪腿肉、蒜苗等同烹成成家常味菜肴。而笔者创制的“熊掌豆腐”,则完全属于另类。成菜形态美观,酷似熊掌。在大力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今天,用豆腐做的“熊掌”来代替真正的熊掌,不能不说是一种好方法吧! 原料:豆腐300克 鱼肉茸150 克 火腿50克 鸡蛋2个竹荪25克 金钩30克 发菜10克 水豆粉15克 姜葱水适量盐5克 胡椒粉3克 味精3克鸡油少许 制法: 豆腐去掉外皮后压外皮后压成泥,纳盆,加入鱼茸、姜葱水、盐、味…  相似文献   

2.
新馔两款     
尹敏 《四川烹饪》1997,(4):17-17
家常煎瓤豆腐此菜创制时受四川名菜“熊掌豆腐”和广东名菜“东江豆腐堡”的启发,取两菜之长烹制成菜,既提高了豆腐菜品的档次,又不久地道的四川风味,是一款包、形、质、味均为上乘的佳肴。原料:豆腐一箱约500克猪肥瘦肉100克鱼肉50克金约10克姜米、蒜茸、葱花各少许精盐2克豆瓣20克味精2克湿淀粉适量鲜场适量植物油100克科酒15克制法:1、将猪肥瘦肉、鱼肉分别切成绿豆粒,再把金约水发涨后切成碎末,并放入碗中拌匀,然后加入精盐、味精、湿淀粉、葱花充分搅打,至肉粒有粘性即成肉馅。2、造质地较老形体完整的豆腐,去粗皮后切成约5…  相似文献   

3.
果蔬汁豆腐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以少量葡萄酸-δ-内酯与果蔬(诸如包心菜,番茄,草莓,芹菜,黄瓜等)的汁液在一起作凝固剂制砀的一种新型豆腐,产品呈现嫩绿或淡红色,不仅丰富了豆腐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了豆腐的营养、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4.
铁强化豆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铁盐的得合凝固剂制备铁强化豆腐,铁的含量比普通豆腐有很大提高。在保持豆腐原有的色,香,味的情况下,探索了铁强化豆腐的适宜配比。  相似文献   

5.
菜汁豆腐的生产工艺姚敏,张伟民(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系201800)豆腐是我国的传统豆制食品,因洁白细嫩,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等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单一的白色豆腐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而花色豆腐的开发则成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牛奶豆腐的制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将牛奶与豆浆按适当比例混合,依照传统的豆腐制作方法,即可得到营养价值较高,色香味俱佳的牛奶豆腐。  相似文献   

7.
新型豆腐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本文介绍了一些新型豆腐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8.
毕业留校的同学前日出国旅游,说是买了礼物让我去拿一下,顺便故地重游一番。在去学校的路上,口水就开始在嘴里打转,满脑子都是原来学校周边的小吃,像骨头汤底的柴爿馄饨,大胡子的小龙是,清真馆的牛肉盖浇饭。小四川的熊掌豆腐之类的,直想得饥肠辘辘。于是便开始常常是谴责自己,为什么这么久也没有回去再吃过?  相似文献   

9.
范进军 《四川烹饪》2006,(10):23-23
鸡蛋和豆腐都是普通烹饪原料,它们常常被组配在一起成菜,如鸡蛋豆腐汤、鸡蛋烧豆腐、豆腐丸子等。这里,我来给大家介绍三道较为新颖的鸡蛋豆腐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张恒 《中国调味品》1993,(10):16-17
豆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所具有的优质植物蛋白宜于人体吸收,消化率高达92—96%。长期以来,我国的豆腐品种单一,而日本等国的豆腐品种繁多,蔬菜豆腐、牛奶豆腐、咖啡豆腐、花生豆腐等不断翻新,五颜六色,走出了单一的白色世界。本文就蔬菜豆腐制作进行了探讨。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使豆腐的不同营养成分得到合理组合与强化、其营养价值优于白豆腐。添加了蔬菜则减少了凝固剂的使用量,迎合了人们对天然食品需求的心  相似文献   

11.
文星 《四川烹饪》2006,(5):29-29
我对乐山西坝很是向往.因为那里有全国著名的豆腐菜肴——西坝豆腐。关于西坝豆腐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中有两种颇具代表性:一说西坝豆腐是在唐开元初修乐山大佛时,一位来自乐山西坝场的出家僧人所创;一说是为西坝场杨姓人家首创。  相似文献   

12.
内酯豆腐卫生品质(尤指保质期)的HACCP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酯豆腐卫生品质(尤指保质期)的HACCP研究励建荣,傅月哗,顾振宇,杨丽,笪云(杭州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内酯豆腐是替代传统豆腐的新一代产品,它是由D-葡萄糖酸-δ-内酯作凝固剂生产出的豆腐,具有产出率高,质地细腻,光亮洁白,保水性好,不苦不...  相似文献   

13.
关于豆腐黄膜生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腐在放置过程中,有的表层会产生一层黄膜。而有的豆腐放置时间再久,也不会出现黄膜。为弄清黄膜的成分及其产生的原因,我们作了一些粗浅的研究。1豆腐黄膜的成分为查清豆腐黄膜的情况,我们从豆腐表层切片,与豆腐分别进行检验分析。豆腐及其黄膜的主要成分如表1所示。根据表1计算出,豆腐表层黄膜的蛋白质含量比豆腐高56.8%,脂肪含量比豆腐高80.6%,碳水化合物比豆腐高44.4%,水分比豆腐低10%。除上述主要成分外,从豆腐黄膜中还检验出微量的醛、酮、过氧化物,以及痕量的褐色色素。2豆腐黄膜的生成机理2.1南北豆腐的差异豆…  相似文献   

14.
小非 《饮食科学》2003,(8):64-65
豆腐观之白嫩细软,食之鲜美可口,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对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以及免疫功能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常食豆腐及豆制品,可助身心健康、皮肤细嫩、富有弹性。豆腐中所含的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是维持皮肤弹性,保持皮肤光滑细嫩的重要物质,缺乏它们,皮肤就会变得粗糙、松驰,而且会过早出现皱纹。因此,豆腐既是开胃、健脾的美味佳肴,又是美容食品。“豆腐得味,远胜燕窝”。在此笔者向您推荐一卓“豆腐宴”,以供爱美者一试。  相似文献   

15.
番茄黄瓜菜汁豆腐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汁、黄瓜汁和大豆为原料研制了色泽美观的天然、营养豆腐,丰富了豆腐的品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翻开清宫乾隆御膳谱,所列豆腐菜肴之多,真令人大吃一惊!诸如羊肉炖豆腐、鸡丁豆腐、鸭丁豆腐、鸡汤豆腐、锅烧鸡脸什锦豆腐、拆鸡烂肉炖豆腐、卤虾油炖豆腐、湘子豆腐、锅塌豆腐、菠菜拌豆腐、豆鼓炒豆腐、豆皮烩软面筋、什锦豆腐、胜三鲜豆腐、红白豆腐、盐水豆腐、胜云片豆腐、脸豆腐丸子、收场豆腐、清拌豆腐、豆腐汤、豆片汤等,多达数十种。为何清宫御膳豆腐菜肴如此之多?这是因为乾隆皇帝平时便十分重视饮食营养。他认为豆腐不仅味道佳美,而且营养丰富。御膳房侍从为了迎合皇上的欢心,特地每天变换花样来烹调各种豆腐菜肴。现代…  相似文献   

17.
0 引言包装豆腐是以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凝固剂制成的豆腐。有关资料中有称“充填豆腐”,或“原浆豆腐”,国内销售环节通称为内酯豆腐。内酯豆腐前几年在国内的豆腐家族中还名不见经传,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风靡全国。笔者认为除了其生产工艺先进科学,机械化连续生产效率高外,主要还在于其内在品质,口感风味,外观包装等诸方面都优于传统豆腐。怎样才能使内酯豆腐久兴不衰,关键问题是产品质量。那么在日常生产中,如何达到成品的外观饱满挺括,内在质量细嫩光滑,烧汤久煮不糊的质量要求,首先应了解掌握其制作原理。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二大类,一是操作因素,二是条件因素,本文  相似文献   

18.
任俊 《四川烹饪》2004,(6):27-27
脆皮豆腐是一道皮酥脆内细嫩的豆腐菜肴。制作脆皮豆腐的关键是炸脆皮豆腐生坯,它需要在豆腐表面挂上一层糊,再下入油锅中炸至表皮酥脆。脆皮豆腐生坯炸好后,调味就简单了,既可将勾好的茄汁味汁或糖醋味汁浇淋在豆腐上,也可随配椒盐味碟、茄汁味碟或糖醋味碟上桌。制作脆皮豆腐  相似文献   

19.
花生豆腐 日本食品专家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营养花生豆腐。这种花生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生花生在液体中浸泡几分钟,然后粉碎成细末,再与一定量的马铃薯粉配合,加水冷却凝固,即成为美味可口的花生豆腐。如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香辣调味,则风味更佳。这种豆腐之所以走俏,主要是它可保持花生原有的营养保健价值,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常食能抗衰延年。 鸡蛋豆腐 国外食品市场新近推出的这种新兴豆腐是以蛋清和豆浆为主要原料,加上鸡肉、虾米、白果和蘑菇等佐料制成。它既  相似文献   

20.
豆腐堪称“国菜”,在中国的各大菜系里,“有名有姓”的豆腐菜就有近千种。“_一方水土养一方豆腐”,各地的豆腐都有各自的特色。这些年我走南闯北,吃过很多地方五花八门的豆腐.其形色香味可谓千奇百怪。而我私下里却认为.这些林林总总的豆腐.都比不上故乡的“神仙槎”豆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