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大规模定制(MC)生产模式下产品质量特征值不足、参数情况未知、监测不灵敏等因素造成的过程质量控制难以实施的问题,提出基于Q统计量的改进型自适应移动加权平均控制图(AEWMAQ).通过成组技术形成产品族,利用Q统计量将相似产品的质量特征值标准化;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绘制改进型AEWMA控制图.该方法能够解决不同参数条件下数据源不足的问题,并可改善控制图对微小、中等和较大偏移监测灵敏度不足的情况,使得控制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AEWMAQ控制图具有更好的灵敏性、更强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定制(MC)是目前先进的生产模式,其生产随客户需求而变,具有不可预测性,且产品开发及生命周期短,生产批量少,设备调整时间短。因目前的控制图并不完全适用于此生产模式,故提出针对大规模定制型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监测的联合统计制程方法,即基于Q统计量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的大规模定制制造系统。利用仿真软件MATLAB的统计工具箱模拟与大规模定制相似的一组随机数据,通过MATLAB软件编码将其转换为Q统计量后再利用Minitab软件的统计分析和图表功能来验证此联合统计制程方法的可行性及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JMP作为最新的质量管理软件,具有较好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挖掘能力,以及自身的脚本自动化能力,可以对批量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而仿真软件Flexsim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模拟获取有效的预期产品质量信息,从而在大规模定制生产中完成事前预防,有效的进行大规模定制生产质量控制。为了获取仿真中的实时数据,提高质量控制系统的效率,利用JMP自身良好的脚本自动化能力,对其进行二次开发,通过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完成与Flexsim的交互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内涵,该模式的制造阶段由标准件的大规模生产和定制件的独立生产构成。并介绍了预先控制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针对大规模生产模式的制造特点。将传统的统计过程控制工具用于标准件的大规模生产阶段,将预先控制用于定制件的独立生产阶段,从而提出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据溯源技术与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融合是实现数据质量提高和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基于订单随机性、产品种类多、批量少给数据质量带来的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开放溯源模型的数据溯源模型。结合大规模定制中数据生命周期的特点,从海量的数据中寻找源头数据及记录数据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来对其进行管理,构建大规模定制下制造业领域的数据溯源信息交换模型。建立供应链开放溯源模型、产品属性开放溯源模型和生产阶段开放溯源模型,从而解决大规模定制中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换问题,实现数据追踪功能和数据质量的控制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质量控制图的模式识别是智能工序质量诊断分析系统的基础,产品的大规模定制趋势使得统计控制的样本量减少.在探讨以往的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质量控制图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以控制图的12个时域特征作为分类的统计量,利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对控制图的正常模式和各种失效模式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小样本条件下具有识别率稳健、识别速度快等优点,为实现大规模定制模式下工序质量在线诊断和事前控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定制(MC)生产方式是铸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文章以此为背景,研究将大规模定制与BOM框架下MES系统相结合,来改善当前传统铸造企业的生产模式僵化问题。重点分析了BOM框架下传统铸造企业生产模式的SWOT,并研究了大规模定制下BOM的框架结构,并在此框架下,结合MES系统,进行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研究,最后利用MINITAB软件对某汽车铸件生产进行仿真,以证实传统铸造企业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大规模定制型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运用缪瑟的系统布置设计方法,对制造企业的各作业单元物流和非物流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该企业的作业单位综合相关图。根据综合相关图,运用Tompkins的关系表技术对该企业的各作业单位的布局进行设计,最终运用面积图的知识,结合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确定最终的设施布局图。  相似文献   

9.
张炎亮 《机床与液压》2007,35(10):27-28,59
在分析GM模型的灰色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灰数(GM)模型的灰色预测方法预测产品质量特性,并通过大规模定制的生产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应用灰色质量预测能更好地解决生产初期或产品转变生产类型后的质量问题,从而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下企业在客户需求获取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支持客户需求交互系统的关键技术。并运用这些技术构建了面向MC配置设计的客户需求交互系统。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在企业应用中的实现架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的质量控制图在汽配件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x^--R控制图对汽车配件生产进行质量控制,并用Madab6.0作为开发工具对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通过所得的计算机图形分析产品的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电梯零部件制造企业对产品制造过程质量可控性的要求,结合电梯零部件生产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提出基于SPC(统计过程控制)和神经网络的电梯零部件工序质量控制方法。将加工件的质量相关数据采集到MES系统中,再根据质量数据绘制出加工件的x-R控制图(均差-极值),然后建立用于控制图模式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使网络误差达到最小。在正确的识别了控制图模式后,可实时的监控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处理。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基于SPC和神经网络的多品种小批量机加工车间工序质量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再制造生产模式在加工对象、生产流程、生产技术等方面不同于原始制造,因此在再制造中,休哈特控制图在原理和应用条件上均有各种不适应性.为了提高休哈特控制图在再制造质量控制中的可用性,通过利用在线检测技术收集数据,对数据做标准变换可以创造出利用休哈特控制图的条件.并提出对于多工序、多指标的生产模式运用T2控制图的方法.从而利用T2控制图结合相关的统计方法实现多元控制图的诊断,提高再制造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提出了一种定制化柔性制造系统的系统架构和设计方案。通过把定制化生产信息写入RFID标签,并借助生产线RFID模块和PLC通信的方式,利用Win CC平台,实现了柔性生产数据在RFID和生产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重点对柔性生产线的RFID模块以及它的柔性信息交互进行了设计,并应用于实际系统中,实现了定制化产品在生产线上的柔性生产,具有一定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理统计分析原理,研究样本均值与方差变化在汽车覆盖件尺寸稳定性监测与控制上的应用,通过对门内板零件关键测点尺寸进行抽样与统计分析,形成质量控制图-X-R,并通过控制图的走势识别零件尺寸的变异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尺寸波动区域确定缺陷产生机理,并制定修模方案以矫正控制图的偏差,为汽车覆盖件的质量控制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快速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大规模生产模式和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分析对比,提出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快速设计系统开发和实施的策略。对产品快速设计中涉及的面向设计的知识表示,基于知识的产品模型构建技术,模块化设计技术,产品信息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张帅  吕晨  杨剑锋 《机床与液压》2023,51(11):104-108
针对数字化工厂“数据丰富,信息贫瘠”环境下制造车间生产过程存在异常信息利用不充分而造成监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SPC技术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制造过程质量监控方法。将关键工序中相关质量数据采集到MES系统,根据过程质量数据绘制T2控制图,然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挖掘过程异常信息,并通过T2和Logistic回归的联合优化实现数字化工厂制造过程质量监控的动态调整。以某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等离子薄膜沉积生产工序为实际案例,验证了该制造过程质量监控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在T2控制图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考虑过程异常信息能够提高制造过程质量监控的灵敏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制造企业在客户化定制设计和制造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产品快速开发支持系统体系结构,构建了企业标准产品的结构模型,给出了基于该结构模型的工程项目快速配置方法。最后将该系统应用到某成套电器企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多家铸造企业的调研分析,显示我国铸造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问题。根据软件工程的设计原则,结合铸造生产的实际,本文阐述了铸造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专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功能。  相似文献   

20.
阎菲  向郑涛  李培良 《机床与液压》2007,35(6):54-57,28
将扩展企业当作可识别的系统,将网格技术应用于扩展型企业.引入价值生产单位Agent的模式(VPU),并且研究VPU的属性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和交换过程的动态元素结构.以此作为智能控制的依据和在网格链接的企业联盟的控制策略.提出在大规模商业、工业和核心企业中基于网格的价值生产控制Agent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