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基于带钢热连轧粗轧区的特点,提出了复用等储备负荷法。该方法运用多层迭代算法进行粗轧机组负荷分配,外层对总轧制道次进行递增迭代,内层通过交替迭代确定带钢厚度和宽度轧制方向的综合负荷函数值,逐步优化平 立辊轧制规程。基于该方法设计了带钢热连轧粗轧过程设定系统软件,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很强,可适用于实时粗轧轧制过程中的设定计算。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本钢1780mm热连轧生产线从BKMASIC公司引进的热轧带钢粗轧机组宽度控制及宽度负荷分配借鉴GE公司的控制思想,深入研究了宽度控制及宽度负荷分配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计算宽度用的数学公式,通过宽度与轧制力分配的迭代计算使最终的宽度分配能够满足粗轧机组轧制力分配比与目标负荷分配比相一致。实践证明该宽度负荷分配及AWC控制方法能充分发挥粗轧机组的设备能力,确保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1700热轧带钢厂粗轧机组为对象,在轧制不同材质和规格带钢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找出了粗轧机组的薄弱环节和在轧制不同钢种时现行的负荷分配方案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各架轧机实际承载能力提出了粗轧机组负荷分配的改进方案,保证了轧钢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棒线材粗轧机组的能力,应用负荷裕量优化分配的思想计算轧制规程。针对棒线材粗轧机组平辊和立辊交替轧制的特点,在轧件高度和宽度2个方向上使用交替迭代的方法进行计算,迭代过程采用二分法,避免了迭代不收敛问题。结合实际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经该算法优化后,粗轧机组各机架的负荷裕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偏差在3%以内,这种状态能够更加合理地发挥设备能力。  相似文献   

5.
1580热连轧机减少轧件温降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献东  吴迪 《钢铁》2002,37(2):24-27
宝钢1580热连轧机采取了保温罩、较厚的粗轧出口中间坯、先进的粗轧道次负荷分配方式等措施,以减少轧制过程温降。其温度计算数学模型计算精度较高。本文介绍了该轧机的温度数学模型,分析轧制过程中的轧件温降,较详细地介绍其减少轧件温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超 《钢铁研究》2011,39(3):19-21
在考虑轧机设备能力限制、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减少能耗的基础上,建立了按功率最大化轧制策略的冷连轧机轧制负荷分配优化数学模型,并开发了MATLAB程序.通过仿真实例证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克服了传统的负荷分配模型中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时对初值要求苛刻、计算速度慢的缺点,适用于冷连轧机初始压下分配和轧制规程的离线模拟计...  相似文献   

7.
综合等负荷函数法在中厚板规程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基于综合等负荷函数法及中厚板轧制的特点,用两层迭代算法来分配中厚板轧制规程。外层对总轧制道次数进行迭代求解,内层采用二分法对综合负荷函数值差别最大的两个道次进行调整。该算法克服了综合等负荷函数法在中厚板轧制中应用的主要障碍,适用于实时中厚板轧制过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专利号:ZL 201811029371.7发明人:汪净;黄瑞坤;杨志刚;刘旭辉;郭德福;易文;王刚;补丛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轧制节奏的可逆式单机架四辊粗轧机负荷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单个牌号钢种按板坯宽度及粗轧总轧制道次数划分层别,存取粗轧设定计算参数,构建粗轧负荷分配  相似文献   

9.
唐山不锈钢1580热轧生产线极限薄规格带钢生产稳定性差,本文分析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板坯加热温度的均匀性、轧制过程温度、轧制设备精度、轧制稳定性及层冷工艺等。通过调整板坯加热工艺和加热炉操作工艺,优化粗轧机末道次的负荷分配,优化精轧机负荷分配,调整轧制模型预设参数取值方法等措施,1580热轧生产线成功开发生产了235 MPa强度的1 250 mm×1.2 mm规格的产品,同时提高了薄规格产品的轧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五机架冷连轧机的负荷分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八辊五机架全连续冷连轧机在轧制过程中的特点,在综合考虑了轧机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用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对多辊冷连轧机的轧制策略进行优化,确定各机架的负荷和待轧带钢的目标厚度,并开发了河北中钢1 250 mm八辊五机架全连续冷连轧机的负荷分配计算程序。通过现场实例证明,该方法精度高、速度快,可满足在线控制需求,是一种适合多辊全连续冷连轧机的负荷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速线材轧机负荷均衡优化孔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优化方法对高速线材轧机的孔型系统进行轧制负荷均衡的优化设计,使轧机负荷达到相对均衡,保证正常轧制。该优化设计软件,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具有与windows界面一致的可视化操作界面,VB语言与AutoCAD结合增强了软件绘图功能。对制定轧制负荷最优的变形制度及孔型参数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郭瑞 《山东冶金》2009,31(6):58-59
粗轧机速度控制采用低速咬钢、高速轧制、低速抛钢的可逆轧制模式。因为受限于上下主电机轧制电流差别大,主传动系统的轧制速度不高。分析发现,主传动控制系统以牺牲电流为代价保证上下电机转速平衡。通过在主传动控制程序中引入负荷平衡环节后,使上下传动电机电流差控制在8%以内,同时提高了粗轧机各道次轧制速度,使单卷轧制时间比未提速前节约了8s,提高了粗轧机的轧制节奏。  相似文献   

13.
崔海涛  许磊  王国栋 《钢铁》2011,46(5):53-55
  在中厚板轧机无液压弯辊条件下,为防止传统轧制规程计算方法造成的板形问题,提出了一种末道次轧制力锁定的轧制规程计算方法。该方法将操作工提前给定的末道次轧制力作为轧制规程计算的约束条件之一,通过控制道次规程末道次的轧制力达到控制板形的目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操作工能够根据经验对板形进行有效控制,明显减少中浪、边浪等板形问题,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压下量模式负荷分配的不足,宝钢1 580 mm过程机改造项目计划开发新的轧制力模式负荷分配方法。针对传统Newton-Raphson法对初始值依赖较大和算法容易发散等不足,提出了一种轧制力模式负荷分配的改进算法。该方法以精轧各机架的压下量为优化变量,根据轧制力成比例原则建立非线性方程组,通过推导将系数矩阵变为对角阵,避免了矩阵求逆运算;为了满足各次迭代所有机架压下量修正值之和为零的约束,添加一个修正项对各机架压下量修正值进行总体协调。提出了轧制力和压下量的超限处理方案。模拟计算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满足在线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可逆冷轧机压下率分配为研究对象,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重点介绍了轧制规程中压下率的分配原则,包括第 1 道次压下率分配时考虑的要点、成品道次压下率对于产品性能的影响;由现场试验得出,在轧机能力(如轧制力、主电机功率等)范围内,通过调整、优化压下率分配,或减少轧制道次数,能够较好地解决可逆冷轧机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对影响制定轧制规程的因素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连轧机组坯料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晓云  郑超  孙丕文  段连钢  袁康 《钢铁》2002,37(6):32-34,11
将孔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理论和经验计算等相结合,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包钢初轧厂钢坯连轧机组的最大允许坯料计算软件,为该连轧机组坯型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经与1150mm初轧机轧辊孔型系统配合分析,对目前几种连轧产品的初轧供坯提出了合理优化坯型。  相似文献   

17.
对高线厂线材顶锻加工表面开裂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改进粗中轧导卫润滑方式,修改粗、中轧机组和预精轧机孔型,加强生产过程料型控制,使顶锻加工开裂现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8.
宝钢高线轧机高速区孔型系列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霄 《宝钢技术》2004,(6):35-38
宝钢高线轧机在开工初期,由于高速区孔型系列设计存在缺陷,多数线材成品精度一直达不到设计要求.2000年开始对高速区孔型进行优化研究,提高C级精度命中率和成材率,控制成品椭圆度,并将综合成材率提高了5%;使用精轧生产部分规格成品,减少孔型系列更换的停机时间,减轻减定径机组的负荷,减少故障率和消耗,现已是一套成熟的方案体系.  相似文献   

19.
 某钢厂新建主要用于轧制超高强钢5+1型冷连轧机组,其第4机架采用小辊径轧机,其他机架采用普通轧机。在实际生产中,该机组同时负责其他钢种的轧制,为了避免出现轧制能力过剩等问题,基于能耗节约与稳定轧制的综合考虑,针对高强钢的轧制,5+1型冷连轧机组采用5道次模式进行轧制。在减少1个道次的情况下,为保证产品质量和轧制稳定,对机组的轧制规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出口板形质量、总压下量、机组轧制过程稳定性等因素考虑,结合小辊径轧机的特点,对5+1型冷连轧机组5道次高强钢模式下的机组进行了取舍。基于出口板形分布对压下规程进行分配,在此基础上,利用两种轧机机型的特点对压下规程进行精调。张力制度的优化目标以保证小辊径轧机轧制稳定性为主,其次通过优化张力调节各个机架的出口板形,令其与压下规程优化的结果共同作用,对整体机架轧制的稳定及出口板形的优化形成互补,从而开发了5+1型冷连轧机组高强钢5道次轧制模式下的轧制规程综合优化设定技术。在轧制模式减少了1道次的情况下,优化了机组轧制高强钢的出口板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在减少小辊径机组打滑、振动趋势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轧制的整体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整个机组的经济效应,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