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岔路河镇灌溉试验站水稻试验田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求作物产量与水分的定量关系,提出适合当地实际的满足节水增产双重目标的灌溉管理模式,得出控制灌溉能够提高农田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减少了单位灌溉面积的用水量,获得了较高的作物产量和用水效益,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水稻间歇灌溉和浅水灌溉两种灌溉模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耗水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模式下水稻的耗水过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出先逐步上升,到达顶峰,然后下降的趋势.两种灌溉模式的总耗水量比较,显示间歇灌溉模式较浅水灌溉模式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组成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半干旱区玉米适宜的集雨覆盖模式,在甘肃省定西市开展了垄覆黑膜沟覆秸秆(HJ)、垄覆黑膜(HL)、垄覆液态膜沟覆秸秆(YJ)、垄覆液态膜(YL)、垄覆生物降解膜沟覆秸秆(SJ)、垄覆生物降解膜(SL)、沟覆秸秆(NJ)和平作(CK) 8种集雨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方面HJ YL、HL、SL、SJ YJ NJ、CK; WUE方面HJ HL、YJ、YL、SJ、SL NJ、CK。因此,考虑产量和WUE,黑膜更适合干旱区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设施延迟栽培条件下具有3年树龄的美国红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滴灌灌溉制度进行试验,对其耗水特性、生长发育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设施葡萄耗水量随灌水量增加显著增大,总灌水量相同情况下,生育期前期灌水定额越小耗水量越少;萌芽期不同灌水定额对葡萄新梢生长影响不显著,抽蔓期水分亏缺对叶面积指数影响明显;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减小;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灌水量的增多而显著增加;着色成熟期进行一定程度水分调控,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同时不显著影响设施葡萄产量。  相似文献   

5.
探索干旱区制种玉米的优良灌溉方式。以制种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种灌溉模式,并于2022年在民勤县开展了畦灌、滴灌、常规沟灌、交替沟灌4种灌溉方式下制种玉米的大田试验,在民勤县制种玉米种植上采取交替隔沟沟灌可显著提高制种玉米的生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全膜交替沟灌对比全膜畦灌产量提高12.2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5.35%,对比膜下滴灌产量提高了产量提高14.23%、水分利用效率也只降低了0.8%,对比全膜沟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92%、产量增加17.57%。干旱区制种玉米采用交替灌溉的灌溉模式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对春玉米光合生理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减小影响了玉米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导致整体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的同时还促使了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峰值提前,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综合考虑春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等指标,当灌水定额为360m~3·hm~(-2),灌水10次,灌溉定额为3600m~3·hm~(-2)时,能够在稳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并能提高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该灌溉制度为景电灌区种植春玉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17,(4):137-139
2011—2013年在山西省临汾市灌溉试验站进行冬小麦灌溉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延迟灌水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旨在优化半干旱地区冬小麦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产目的。通过对冬小麦产量及生育期耗水量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年型下,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灌水时间的延后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会产生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冬小麦总耗水量、水分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提出半干旱地区冬小麦的最佳灌水方式:丰水年份拔节水延后20 d灌溉,干旱年份灌浆水延后20 d灌溉,可获得适宜的产量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补灌对马铃薯土壤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共设计5种处理模式(T1、T2、T3、T4、T5):T1平地种植,全生育期不灌水;T2到T5处理为沟垄覆膜栽培模式,补灌时间依次为播种期、苗期、发棵期和薯块膨大期。试验结果表明,T4和T5处理中40~80cm剖面段的水分消耗显著,分别为25.6mm和27.4mm;从产量及其构成来看,T4处理的产量为24 984kg/hm2,其大薯和中薯的产量为14 490.7kg/hm2,商品率最高;从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来看,T4和T5处理最优。总体而言,在发棵期实施补灌的T4处理是一种能有效节水增产的限额补灌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树龄枸杞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对水肥供给差异的响应特征并提出合理的水肥制度,2017—2020年连续开展大田试验,以宁夏中部干旱区宁杞七号枸杞为研究对象,设置灌水量和施肥量2因素3水平试验处理,定位监测各处理枸杞的基径、株高、新梢茎粗与条长等生长指标,以及干果产量、百粒重、粒度等产量指标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品质指标,分析不同水肥供给对枸杞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水肥耦合制度,为干旱区枸杞的田间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17—2020年,各处理枸杞基径年均增长量为3.5~5.8 mm/a,BF2处理(中水中肥)基径的4 a累计增量最大,为19.9 mm,较对照组(CK)大31%;株高年均增长量为13.4~26.2 cm/a,CF2处理(高水中肥)的株高年均增幅最大,为30.9 cm/a;新发枝条茎粗增长量平均为2.3 mm/a,BF2处理的新梢条长4 a累积增长量最大,为148.8 cm;枸杞鲜干比为3.89~4.55,平均百粒重为20.77 g,2017—2019年粒度为305~330粒,果品均达到特级;BF2处理枸杞甜菜碱含量最高,为9.0%,CF3处理(高水高肥)枸杞多糖含量最大,为7.4%;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1.09%~12.08%,氨基酸含量平均为7.35%。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宁夏中部干旱带4~7年龄宁杞七号枸杞最优水肥制度:灌溉定额为3 750 m3/hm2(其中春灌为450 m3/hm2,生育期灌水为2 700 m3/hm2,冬灌为600 m3/hm2),施肥量为720 kg/hm2(施肥8次,单次施肥量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以夏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水分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夏玉米的耗水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控制下限越高,耗水量越大;一体化垄作沟灌种植模式全生育期耗水量均低于相同水分处理的常规沟灌种植模式,蓄水保墒效果较好;不同沟灌方式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一体化垄作沟灌种植模式增产明显,平均增产率达8.6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0.23~0.36kg/m3;过低或过高的水分处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砷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蔬菜是人体砷摄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硒是对砷毒性有拮抗作用的微量元素。目前关于硒对砷胁迫萝卜光合特性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加不同浓度亚硒酸钠(Se(IV))、硒酸钠(Se(VI))、酵母硒(Se-Y)和麦芽硒(Se-M)对砷胁迫萝卜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硒(≤6 mg·L-1)可增强砷胁迫下萝卜的抗逆性,提高Pn和Tr,降低Ci,从而增强萝卜的光合作用;高浓度硒(≥24 mg·L-1)会对萝卜产生毒害作用,减弱萝卜的光合作用;有机硒(Se-Y、Se-M)比无机硒(Se(IV)、Se(VI))更能减轻砷对萝卜的毒理学效应;Se-M对萝卜Pn、Gs、Ci和Tr...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北京地区夏玉米适宜的耕作和灌溉施肥方式,开展了夏玉米野外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不起垄高灌中肥处理(AE)、不起垄低灌高肥处理(BF)、不起垄低灌中肥处理(BE)和起垄不灌低肥处理(CD)。通过测定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土壤含水率、生长及产量指标,研究不同耕作与灌溉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起垄CD处理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明显,不起垄处理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明显,在垄作方式相同情况下土壤含水率随着灌溉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夏玉米产量随着灌溉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不起垄AE处理的产量最大,为10 768 kg/hm~2,起垄CD处理与不起垄AE处理相比,夏玉米产量减产12.86%,起垄CD处理对夏玉米的产量的影响较小;起垄CD处理与不起垄AE处理具有相同的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为2.29 kg/m~3。因此,在试验区种植夏玉米,采用起垄不灌溉低肥的方式可以提高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较小,可以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覆盖材料对干旱区春小麦棵间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分析不同覆盖材料对干旱区春小麦棵间蒸发的影响,采用微型蒸发仪研究了石羊河流域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春小麦棵间蒸发.研究表明:试验区春小麦棵间蒸发表现为生长初期和末期较高,生长中期较小的特点.相对无覆盖措施,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日均棵间蒸发量分别降低15.6%和36.1%.无覆盖措施、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累计棵间蒸发量分别占春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及相应总灌水量之和的30.4%,26.2%和19.9%.拔节之前,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条件下春小麦的棵间蒸发受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基本一致,拔节之后,秸秆覆盖表现出相对地膜覆盖更好的保墒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秸秆层施深度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秸秆层施深度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均小于对照处理,入渗时间越长,减渗效果越明显,随着秸秆层施深度的减小,相同入渗时间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减小;(2)不同秸秆层施深度下,秸秆层上部土壤含水量比不施秸秆时大,而秸秆层下部土壤含水量比不施秸秆时小;(3)入渗结束时,层施深度越小,其秸秆层上部的土壤含水量越大,而秸秆层下部范围则相反。研究结果可以为秸秆覆盖下农田水分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探究合理的种植与灌溉模式,提高水分、土地利用效率对于甘肃引黄灌区枸杞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枸杞、红豆草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种种植模式和3种灌水模式,分析不同处理下叶片和农田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及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枸杞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中度亏水条件下最高,且间作较单作增加2. 81%;间作系统的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整体高于单作,且在充分灌水条件下最高;枸杞单作的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亏水条件下最高;枸杞单作的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亏水条件下最高,枸杞叶片和农田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红豆草叶片和农田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得出,适度的水分亏缺有利于提高枸杞单作的水分利用效率,充足的土壤水分可使间作系统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滴灌枸杞水资源紧缺的生产实际,采用大田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溉定额对枸杞根区土壤含水率有直接影响,灌溉定额较大的枸杞根区土壤体积含水率较高,反之,较低。灌溉定额超过345mm时,枸杞的亩均干果重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没有显著提高,50g粒数也没有显著降低;低于345mm的两个处理亩均干果重显著降低,50g粒数显著增加,所以枸杞合适的灌溉定额应在345mm左右。灌溉定额的大小对枸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在不同的灌溉定额下,它们的含量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探究灌水模式对高寒荒漠区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的效应,以获得该地区人工草地节水增产提质的灌溉制度。试验选用燕麦、箭筈豌豆进行混播,设计四种灌水处理。结果表明,灌水可显著提高人工草地产量;从全生育期看,灌水量对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比例的影响较降水量显著;随灌水量增加,人工草地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采用灌拔节水+开花水的灌水模式,不仅可以获得高产高品质,还能显著提升草地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可为建立高寒荒漠草原区人工草地节水灌溉制度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得出灌区最优灌溉管理方案,基于HYDRUS模型的水盐运移模型,将处理分为喷灌、滴灌和漫灌T1~T5共5组处理,研究模拟了不同处理的水盐运移规律,同时为验证模型准确性,现场试验测得了不同处理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T3处理的土壤贮水量较高,而土壤含盐量较低,该处理下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灌区最优灌溉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李尤亮  张雷  王杰  袁艺  吴灏 《人民长江》2023,(9):114-118
微喷灌、不覆膜滴灌、覆膜滴灌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灌溉方式,可改变农田局地小气候,协调农田水热状况,影响作物产量。为探讨生菜生育期内土壤水热及产量对微喷灌、不覆膜滴灌、覆膜滴灌的响应规律,于2020~2021年在云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了生菜灌溉试验。结果表明:与微喷灌相比较,不覆膜滴灌和覆膜滴灌可提高生菜根系层内土壤水储量,2020年分别提高了41.6%和37.5%,2021年分别提高了33.5%和29.5%。与微喷灌和不覆膜滴灌相比较,覆膜滴灌提高了生菜根系层内土壤温度,2020年分别提高了9.6%和12.3%,2021年分别提高了9.5%和10.3%。对于地温梯度,微喷灌最大,其次为不覆膜滴灌,最小为覆膜滴灌,2020年三种灌溉方式下的地温梯度值分别为0.067 4,0.058 7,0.037℃/cm, 2021年分别为0.066 9,0.062 9,0.046 7℃/cm。受土壤水热条件等的影响,覆膜滴灌条件下的生菜产量显著大于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不覆膜滴灌生菜产量大于微喷灌。研究结果可为滇中地区生菜灌溉方式的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黄瓜为试材进行无土栽培试验,设置不同水分处理,同时以土栽农民经验灌溉灌水量为对照,研究了无土栽培条件下灌水量对黄瓜叶片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等光合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土栽培条件下黄瓜同样可通过适当控制基质的水分上、下限含量来调节黄瓜叶片的蒸腾速率.基质水分上限为田持100%时黄瓜叶片平均蒸腾速率和光合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