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会宁县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11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水资源严重短缺,引洮一期工程配置给会宁的水量因工程措施不完善而无法得到落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宁北部受水区的缺水现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析了向会宁北部供水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优化的会宁北部受水区水资源配置,调整输水方式、设置水厂及配水管网工程等方案,使配置的水量能落实到用户,从而充分发挥引洮工程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引洮供水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的极度短缺严重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威胁到当地群众的生存。引洮供水工程建成后,当地水资源短缺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但仍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因此,要解决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之间的矛盾,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不仅要有工程措施,还要大力推进符合当地条件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本文通过研究和总结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的经验,结合引洮供水工程受水区实际,提出了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5,(5):66-69
基于引洮供水二期工程的特点和受水区水环境现状,以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境保护后用水原则为前提,结合国家、黄河流域、甘肃省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污染控制等方面相关政策、规划及要求等,探讨了引(调)水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思路,并分析了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结合区域污水处理设施与废污水排放量的可匹配性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水环境保护对策。结果表明:2030年受水区COD、氨氮入河量将有所减少,有利于受水区地表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9月23-28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赴我省就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和临潭县引洮入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并原则通过了上述两个项目可研报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部副主任何军出席会议,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魏宝君,水利厅副厅长栾维功、副巡视员总工翟自宏陪同现场考察,并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引洮工程供水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工程供水结构和水资源分配方案,利用水资源公报不同用水行业的耗水率,计算了回归水量,并对关川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6.
《给水排水》2013,(2):132+135-136
引洮入潭工程可研报告审批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正式批复甘肃引洮入潭工程可研报告。引洮入潭工程是列入《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引洮供水工程概况,分析总结了引洮供水工程的施工负荷特点及量值,结合当地电网发展现状,确定了引洮供水工程的供电电压等级、接入电网方式,满足了施工负荷要求,为引洮供水工程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引洮工程为例,讨论了受水区居民对工程供水的价格承受力问题。采用承受力指数法分别测算了受水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承受的水价,通过与工程水价、政府水价的比较,提出了适时提高水价及采用新的水价征收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渭河流域极度短缺的水资源形势和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无以支撑陕西关中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新欧亚大陆桥中枢地位作用的发挥;渭河流域特别是关中地区长期的地下水超采和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已经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渭河流域长期的水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也已愈发危害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空间均衡"来实现良治。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了兴建黄河古贤水库向关中地区调水、从甘肃引洮入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以及陕西省境内的引汉济渭工程的多个方案研究,最终认为现行目标下的引汉济渭工程具有水量可靠、工程难度小、供水覆盖范围大、实施条件好、配套工程相对简单等优点,且具有调水区与受水区均在陕西境内、协调难度小的优势,是众多论证方案中最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魏宝君 《中国水利》2014,(24):105-105
<正>2014年,甘肃省水利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重要论述,一手抓水利建设,一手抓水利管理,水利项目建设与改革发展双驱动、同推进,呈现新气象。项目建设见成效。全省累计落实水利投资111.4亿元,继2013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后,再创历史新高。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甘肃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全线建成通水。靖远双永供水、引洮入潭等省内区域性水资源配置项目加快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2014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配置,构建了以经济效益最大、缺水量最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优选出了4种侧重不同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淮水的引入可极大地缓解受水区供需矛盾,规划年2030年、2040年缺水率可分别降至10.43%、5.47%,并有助于优化供水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耦合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度最大的方案4为最优方案,方案4规划年地下水供水占比分别下降至53.32%、46.59%;A-NSGA-Ⅲ在解决多目标高维水资源配置问题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优化方案可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肃引洮供水工程 2 0多年前期工作的回顾 ,介绍了做好跨流域调水工程前期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即依据规划 ,合理确定项目定位 ;重视供需平衡分析 ,合理确定工程规模 ;转变观念 ,合理配置水资源 ;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方案 ,注重管理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数说"甘肃水利:6个方面展现水利提速 水利投资大幅度提升.全省共落实各类水利项目投资计划85 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9亿元,较2011年分别净增24.7亿元和21亿元,增幅分别为40%和55%. 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18座隧洞贯通17座,干渠隧洞全部贯通.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蔡旗断面过水量达3.4亿m3,青土湖出现15 km2季节性水面.靖远双永、积石山引水、引洮入潭、古浪黄花滩移民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4.
根据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规模,利用调水区和受水区水源联合调度供水满足受水区需水.调水区三河口水库多年调节性能减少年际供水差别,提高枯水年供水量;黄金峡水库的年调节性能改善年内供水不均匀状况;受水区黑河水库作为引汉济渭调水区水源地供水过程后的补偿性调节水库,解决受水区年际间的供水任务;地下水作为地表水供水后,可作为受水区年内缺水任务的补充.根据各水库供水任务,编写引汉济渭工程各水库联合调度计算程序,试算引汉济渭工程系统内三河口水库和黑河水库调度线以及相应配给流量.通过分析,此调度成果较好的满足了受水区的需水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汪易森 《中国水利》2022,(18):27-29
<正>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后续水源工程,可研阶段将工程补水范围划分为供水区、补水区和受益区三类。供水区即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补水区是汉江中下游,受益区是陕西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和引江补汉输水线路沿线的地区。受水区城镇节水工作和节水潜力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全区水资源需求预测和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布局,所以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节水评价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文章以南水北调工程河南省受水区为研究区,根据分摊系数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定量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为河南省受水区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改变下垫面和调水给河南省受水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约为229.40亿元,其中生活用水供水经济效益约为47.30亿元,工业用水供水经济效益约为182.10亿元;供水生态效益总价值约69.70亿元,其中生态保育约7.10亿元,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约44.50亿元,压采地下水形成生态效益约18.10亿元。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分析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顶山市受水区(以下简称"受水区")水资源日趋紧张,部分地下水超采,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明显改善受水区水资源条件和配置格局,提高供水保障程度,为遏制地下水超采,逐步改善和修复受水区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现对受水区在南水北调通水后水资源配置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受水区200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供水区平顶山市城市水资源规划报告》,初步拟定受水区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使水资源能够支撑受水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会勇  张娜  万蕙  李波  曾思栋 《人民长江》2018,49(18):15-19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工程,其引水规模的确定涉及到长江三峡水库水源区、汉江流域以及中线工程受水区等,具有分析范围广、影响因素多、边界条件复杂等特点。在预测中线工程受水区2030年水平年需水量的基础上,构建了长江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以及中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型,通过长系列水资源联合调节计算的方式来确定引江补汉工程的引水规模,并对各个方案的引水效果进行初步分析。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思路可为其他调水工程的规模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以引大入秦工程供水能力、供水区需水量为约束,以工程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该模型,以确定优化配置方案,并分析评价了配置方案对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部署要求,甘肃省对全省受水区进行了总体规划,论证了工程的必要性。提出了全省的供水对象,及对应的高线、中线、低线供水方案,并对配水方案的整体效益进行了分析。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将为甘肃受水区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