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长距离梯级泵站输水工程作为平衡水资源的重要方式,成为解决缺水地区用水需求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费用现值法,建立了输水工程总费用目标函数,并将理论分析与工程实例应用相结合,分别讨论了梯级泵站的分级数量及站点选址问题,最终确定了长距离梯级泵站输水站点选址的最优方案,为类似输水工程选址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引滦入津输水沿线采用梯级泵站级联提水的方式工作。为降低泵站系统总能耗,在分析研究梯级泵站输水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梯级泵站站间水位优化结合各单级泵站站内机组优化的调度方法,并利用丹麦DHI MIKE11水动力模型和遗传算法分别建立了河道水位数学模型和泵站优化调度模型,根据各泵站机组实测运行记录,拟合了机组运行效能曲线来计算功耗。结合2011年该梯级泵站运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调度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能够满足梯级泵站节能降耗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水北送段的高效运行,以引江济淮工程江水北送段输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遗传算法构建的梯级泵站扬程优化分配模型,开展串联梯级泵站扬程优化分配研究。分别对设计和非设计工况下江水北送段输水系统的运行方案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优化后分配方案总效率较设计现状方案提高2.86%,说明模型优化后的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梯级泵站的输水效率,为实现串联泵站输水系统科学、合理调度提供很好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4.
合理选择输水工程的加压泵站方式,对工程投资和将来的运行管理有较大的影响。结合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期调水工程中加压泵站的选择,分析一级加压及二级加压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采用分级加压对于部分引水工程中,在工程线路布置、运行管理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梯级泵站群整体以效率最高状态运行,降低输水成本,确定不同工况下梯级泵站群的最优运行调度方案,开展了针对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调蓄工程梯级泵站不同的梯级净扬程组合下的扬程优化分配研究,即当首级泵站进水侧水位和末级泵站出水侧水位(即梯级净扬程)一定时,各级泵站间的扬程分配。在满足各渠段水力联系、各级泵站进、出水侧水位约束等多个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动态规划法进行求解,得出各级扬程分配的最优解,使整个梯级输水系统运行效率最高,从而得出梯级泵站系统联合运行扬程优化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高扬程梯级供水工程是由梯级泵站及输水管等建筑物串联组成的输水系统,在设计工况下,泵站间流量的匹配性是良好的,输水系统会稳定在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但由于实际运行情况往往与设计工况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会破坏泵站间流量的动态平衡,因此在进行泵站设计时,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泵站流量进行调节。常用的调节方法分为两种:水泵调速运行和水泵变径调节。本文对这两种方式进行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7.
输水工程中长距离输水管线在工程中遇到的较普遍,布置几级加压泵站能够满足输水要求成为确定输水工程方案的重点,直接影响工程投资及后期运行管理。文章通过实际工程进行分析单级加压和多级加压的特点,阐述单级加压方案的可行性及优点。  相似文献   

8.
输水工程是实现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长距离变流量加压泵站在输水工程中运用越来越多,泵站工程作为重要节点对工程良性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加压泵站机组选择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分析,供其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密云水库是均衡南水北调来水和用水而设计的大型调蓄工程,在团城湖来水经九级泵站加压于密云水库。文章针对梯级泵站联合工作的运行方式,为了泵站系统运行效率最大化,根据工程各建筑物的设计参数建立数学仿真模型,离散各级泵站在各种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流量和扬程区间,得出系统优化运行后的流量和水位分配方案。文章研究成果对指导梯级泵站优化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前半段是由泵站、渠道、节制闸等构成的复杂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为了应对该输水系统经常出现流量不平衡可能带来的水位超出极值约束的问题,建立一种新的预测控制方法,基于恒定流模型建立各渠段的站前水位—流量—蓄量关系,通过水量平衡和插值计算对蓄量和站前水位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行预测,进而提出控制策略。该预测方法经实际运行数据检验,精度较高、方法简单实用,可用于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梯级泵站输水系统实际运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是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后半段从怀柔水库通过3级泵站提升输水至密云水库。为实现该工程高效经济运行,基于北京市分时电价,以怀柔水库至密云水库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运行单位输水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怀柔水库蓄水量、输水线路水头损失、流量平衡和总扬程等约束条件,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求解该工程旬内优化调度及经济运行问题。将该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分解为梯级泵站扬程优化分配模型和旬优化调度模型2个子系统,采用动态规划法实现各子系统的优化,从而实现大系统的全局优化。应用情况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工程优化调度提供依据,指导工程高效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利用梯级泵站提水、现有河道输水。输水河道堤防规划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但其提水泵站工程为Ⅰ等1级建筑物工程,设计防洪标准规范规定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泵站防洪标准远高于输水河道。本文以位于梁济运河上的长沟、邓楼泵站为例对平原区河道超标准洪水位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推求泵站设计洪水和设计洪水位。  相似文献   

13.
孙淑敏 《河北水利》2007,(6):40-40,48
1.工程概况 引大入港输水工程是从大浪淀水库引水经供水泵站一级加压后,利用管道向黄骅市、沧化集团、大港油田、黄骅港输送源水的省重点输水工程,主要由泵站取水构筑物工程、供水泵站工程及管线工程3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大兴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工程主要任务为城乡生活、工业和灌溉供水,兼顾发电等,是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输水工程由3座总装机1.42万kW的梯级泵站、主输水线路、灌溉及饮水支线等组成。  相似文献   

15.
钱学智 《治淮》2009,(5):18-20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而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调水工程,它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根据《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总长1156km,其中江苏省境内404km,全线共建设13个梯级泵站,总扬程约65m,其中江苏境内9个梯级泵站,扬程40多m。徐州市境内建设5座翻水站,即不牢河段建设刘山、解台、蔺家坝三级泵站,徐洪河建设沙集、邳州两站。南水北调工程对徐州市水资源利用状况将产生新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大型管道输水系统惠南庄一大宁段全长约56.40 km,泵站加压输水结合小流量自流,运行工况复杂,压力变幅大.文中对长距离输水管道空气阀性能、运行方式、实物性能测试等进行分析论证,以保证压力输水管线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北京密云调蓄工程是匹配南水北调来水和地区用水不均衡而设置的大型调蓄工程,从团城湖经九级泵站加压调水至密云水库。工程沿线水工建筑物众多,实际调水过程复杂。面临不同要求的调水任务,梯级泵站组要在不同的工况下都能高效运转,所以对泵站系统的运行优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建立水力学仿真模型,对泵站进行优化分析,提出高效运行方案,研究成果对梯级泵站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天阳盆地地下水置换工程,对涵养盆地地下水源,修复沿河生态基流,改善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文章根据输水线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和建筑物施工难度、工期等方面的施工特点,结合本工程的运行要求,考虑两种不同的输水方式。通过无压隧洞输水方案(方案一)和泵站加压与无压隧洞输水相结合方案(方案二)的比较,推荐采用方案二。  相似文献   

19.
<正>1.前言引大入港输水工程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部渤海西岸,是从大浪淀水库引水向大港采油三厂、黄骅市、临港化工园区及渤海新区供水的管道输水工程,由供水泵站、加压泵站及输水管线组成。为解决以往供水泵站人工调节滞后的问题,通过方案比选,引大入港输水  相似文献   

20.
单既连  张立民  宋涛 《山东水利》2008,(9):26-28,31
为保证管道输水梯级泵站中各站之间的流量相互匹配,在研究了水泵工作点、等效管道流量及出水池水位流量关系的基础上,模拟了其相应方程式,形成了单管多泵式和多管多泵式梯级泵站流量匹配分析数学模型,建立了包含多种影响因素在内的流量匹配数学方程式,从而实现了对管道输水梯级泵站流量匹配的分析.在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设计中,应用该软件对输水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各泵站的流量、水位、水泵安装高程、前池及出水池的设计进行了计算及复核,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