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榛柴岗、艾蒿塘,不上粪也打粮”,这是人们对昔日丰腴富庶的拜泉大地的形象描绘。然而,曾几何时,伴随着盲目的毁林毁草开荒,地表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掠夺式开发已使昔日的富庶风光不再,产粮大县的雄风已荡然无存。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县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05平方公里,森林覆被率下降到3.7%,黑土层厚度由垦初的1米下降到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8%下降到3%,年风蚀表土厚度达4毫米,干旱、风沙、洪涝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粮食亩产不足百斤,人均收入不足百元。  相似文献   

2.
1 概述 1.1 自然状况 克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带,全县幅员面积2083km^2。境内地貌属冲积洪积台地,多为漫川漫岗地,地形起伏,坡缓坡长。土壤主要是黑土,垦初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6%~8%,随着开垦年限的增长,水土流失加重,土壤物理性粘粒增多。现有不少黑土耕层由重土壤变成了轻粘土。  相似文献   

3.
清末,张謇力促废灶植棉,首创通海垦牧公司,揭开了江苏沿海大规模垦植的序幕。至1936年,盐垦公司已发展列77家。沿海滩涂面积2607.45万亩,当时垦植占地560万亩,已垦棉田达140余万亩,年产棉花60余万担。对张謇开发滩涂的功绩,人们有“范公筑堤,张公植棉”的赞誉。 张謇在兴办盐垦之初,他深入调  相似文献   

4.
巴彦县是黑龙江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8.8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59%,其中耕地流失面积11.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6%。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地力下降、旱涝加剧、粮食减产、土地“三化”日趋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唤醒了全县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特别是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预防为  相似文献   

5.
闵骞 《江西水利科技》1998,24(3):177-185
利用典型年交叉调洪计算方法,确定鄱阳湖围垦的洪水位效应值;分析洪水位的围垦效应,退垦效益,再围垦效应与围,退垦面积的关系,探讨围垦对鄱阳湖洪水位的影响程度和适宜退垦还湖面积。  相似文献   

6.
林口县地处于半山区,丘陵漫岗,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岩石裸露的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全县总面积为718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总面积到目前为止484万亩,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县份。多年来,人为水土流失面积急剧增多,由于农村农业综合结构调整,生产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性破坏水土保持能力脆弱: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土地贫瘠.农村劳动力强度大,人口逐渐增多,农民一直处在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之中。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生产经济.林口县对修建坡式梯田保持水土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巴彦县是黑龙江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8.8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59%,其中耕地流失面积11.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6%。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地力下降、旱涝加剧、粮食减产、土地“三化”日趋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唤醒了全县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特别是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县委、县  相似文献   

8.
木兰达河流域面积占木兰县面积的54%,人口占全县的51%,耕地占全县的60%,其中水田占全县的67%,是木兰县粮食的主产区,在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木兰县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几年来由于私建滥建取水工程、开垦荒地,导致水库蓄供能力下降,灌溉供水不足,水田面积减少,影响农民收入,因此如何实现流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石人沟小流域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境内,属于阿什河水系东风沟的一条支流,流域大体呈东西走向,最大长度8.5公里,最大宽度2.5公里,总面积9.15平方公里。流域内多为丘陵、漫岗地势。治理前流域内共有大小侵蚀沟58条,总长度36.07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5.07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55.4%,年平均流失土壤1.5万吨,黑土层由垦植初期的60-70厘米降至20厘米,粮食亩产量由垦植初期的250~300公斤下降到治理前的50~100公斤。  相似文献   

10.
王寅  王新亭 《治淮》1999,(12):18-19
颖上县地处沿淮,低湖洼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2%,汛期由于受太平洋副高压的控制,经常发生强降雨过程,形成严重内涝。1996年6月底至7月初,全县境内连降暴雨,平均降雨350mm以上,局部高达800mm,全县洪灾面积达64.7万亩,一片水乡泽国。面对严重灾情,全县机电排灌站及时开机排涝,共开机9366台时,抢排抽水2.1亿m~3,抢排保收面积51.4万亩,排涝减灾效益1.92亿元,把灾情降低到最低限度。进入11月,又遇历史罕见的冬汛,境内三日降雨  相似文献   

11.
王平 《北京水务》1996,(4):34-35
昌平县水土保持及降雨径流初析王平(昌平县水资源局)昌平县地处首都北郊,面积1352km2,其中平原552km2,山区800km2,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全县木土流失面积588.5km2,占山区面积的74%,每年土壤侵蚀量达57万t,侵蚀模数1026t/k...  相似文献   

12.
鲁西南的兖州县地处山前平原,泗河、洸府河贯串南北,全县总面积660.5平方公里。从1965年大力开发机井建设以来,现已打机井11888眼,配套10700眼,井灌3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4.3%,粮食单产由1965年280斤上升到去年的1208斤,总产由2.06亿斤增加到5.37亿斤。井灌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地下水的大规模开发,超过了补给速度,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1978年比1975年下降1.88米,平均年下降0.47米,最严重的西北部,四年下降5米,当时漏斗区范围已扩展到全县总面积  相似文献   

13.
蓄洪垦殖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之一。实施蓄垦工程投入少,见效快。大水年,有效调洪容积为天然湖泊的3~4倍,可有效地提高重点区防洪标准;不蓄洪年份,可增加耕地,获得较大垦殖效益;同时可减少淤积,延长蓄洪区寿命,并有利于消灭区内血吸虫病,以上为蓄垦工程之正效益。然而,实施蓄垦工程减少了天然湖泊的面积,相应降低了调洪能力,增加了中小洪水的防洪负担,是为蓄垦工程之负效益。经防洪、社会、经济等方面综合分析,蓄垦工程的“利”远大于“弊”。但需指出,在一定防洪工程措施下,蓄垦工程应保持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它的“利”将减少,蓄垦工程的投入与获得的效益之比将增大,甚至得不偿失。因此,蓄垦工程不可盲目进行,应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经充分论证后实施。  相似文献   

14.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区,是以农业为经济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共辖10个乡镇12个乡、241个村、46万人口,总土地面积2523km~2,其中有水土流失面积1275.6km~2,占50.6%。是新立城水库和二龙湖水库上游的重点保护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导致河道、水库、塘坝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高,洪水兑地、毁坏良田,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贫瘠、土质退化、地力下降、岩石裸露,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严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大邑县是四川省农村电气化发展较快的一个试点县。该县位于川西平原的西部边缘,县城距成都市60公里。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最高山峰海拔5,300米,东南最低处海拔480米。全县面积有1,54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34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2.3%;丘陵面积325平方公  相似文献   

16.
<正>尚义县位于京津地区上游,对保障官厅水库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全县总土地面积2632.5km~2。分坝上、坝下两大地理单元,坝上为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1265.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8.1%;坝下属永定河流域,流域面积1367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1.9%。全县水土流失分风蚀和水蚀两种类型,水土流失总面积1856km~2。坝上以风蚀为主,风蚀面积1089km~2,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  相似文献   

17.
邢台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县域总面积1847 km2,其中山区、丘陵区面积1730 km2,占全县面积的94%。耕地面积47万亩,占全县面积的16%,是一个“七山一滩二分田”的山区县。据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833 km2。  相似文献   

18.
溧水县跨石臼湖、秦淮河两个水系,属宁镇扬丘陵区,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2.5%,境内湖川河谷交错,地形地貌复杂。该地区又属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降雨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常出现春秋季的低温冷害,夏秋季的干旱、洪涝,冬季的寒潮及伏秋季的多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建国以后,全县掀起了三次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高潮,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设施,初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丰润县自60年代初至今共建成15座泵站,总排水能力96.8立方米每秒,控制排涝面积2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但从1963年建成第一座泵站到1984年,泵站管理经费一直靠县财政补贴。1984年以来,县水利局在泵站的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优化组合,开展综合经营,发挥自身优势,创办服务实体,由管理服务型向实体服务型转化。到目前为止,全县泵  相似文献   

20.
宾县地貌轮廓为五山半水四分丰田,地势南高北低,落差别9米,8条主要河流纵贯南北流入松花江。特殊的地貌,加之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一个时期在林木管护和国土整治上的欠账,致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成为全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县分之一。从建国初期到90年代初,有林地减少133万亩,森林覆盖率下降23.2个百分点;冲刷出大小侵蚀沟13225条,面积856万亩。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对立对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48%,其中跑水、跑土和跑肥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8%,黑土层由建国初期的60厘米锐减到目前的20厘米左右。近年来,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