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元醇二元体系固-固相变贮热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用DSC法研究季戊四醇-新戊二醇(PE-NPG),三羟甲基乙烷-新戊二醇(PG-NPG),季戊四醇-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PE-AMP),三羟甲基乙烷-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PG-AMP)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新戊二醇(TAM-NPG)五个多元醇二元体系的固一固相变。这些二元固体溶液的转变温度和转变热与其组成有依赖关系。研究结果可以指导选择贮热材料的组成。  相似文献   

2.
多元醇二元体系固—固相变贮热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相似文献   

3.
相变贮热材料的DSC研究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用DSC法研究了多元醇,层状钙钛矿等几种相变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它们都是有希望的贮热材料,实验所得数据是评价和选择这些材料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多元醇二元体系相变贮热的经验公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晓伍  吕恩荣 《新能源》1996,18(9):5-10
本文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应用线性回归方法给出了多元醇二元体系贮热材料中对相变焓有贡献的羟基数与组分的经验公式、相变焓与组分的经验公式以及相变温度与组分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
武克忠  张建军 《新能源》1999,21(8):13-16
利用DSC技术研究了新戊二醇(NPG)、季戊四醇(PE)及其二元体系的固-固相变的动力学,运用Kissinger及Ozawa方法计算了固-固相变的表观活化能及反应级数,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新型相变贮热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宏 《太阳能》2000,(3):10-11
在太阳能热利用、工业余热回收、采暖及空调领域中 ,为了调整热能供应与人们需求之间的不一致 ,热能的贮存是极为关键的一环。目前普遍使用的贮热方式有两大类 :显热式贮热和潜热式贮热。所谓显热式贮热 ,就是通过加热介质 ,使其温度升高而贮热 ,它也叫“热容式贮热”。潜热式贮热是利用贮热介质被加热到相变温度时吸收大量相变热而贮热 ,它也叫“相变式”贮热。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熔解) ,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气化) ,或由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升华) ,都会吸收相变热 ;而进行逆过程时则释放相变热。这是潜热式贮热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在…  相似文献   

8.
多元醇二元体系固—固相变贮热的挥发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伍 《新能源》1998,20(3):8-10
本文报道了就新戊二醇和季戊四醇组成的二元体系固-固相变贮热材料的挥发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的情况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发展了一种用于测量相变贮热材料及其构件贮热能力的单水浴法。这种方法使用一个其中盛有一定量水的恒温水浴,将水温从T1均匀加热到T2,利用热流片测出通过水浴各壁面的热损,用消耗的电能扣除热损后即得到加热水所消耗的电能Qw;之后将待测相变材料或其构件浸没在水中,将水浴温度调到T1,并从该温度均匀加热到T2,同时利用热流片测出通过水浴各壁面的热损,消耗的总电能扣除相应的热损后即得加热水和相变材料或其构件所消耗的电能Qw+pom;Qw+pom减去Qw即为相奕材料或其构件从温度T1升高到T2所吸收的热能,即相变材料或其构件在温度区间[T1,T2]上的贮热能力。利用该方法对一种定形相变材料的贮热能力的测试结果与DSC分析的结果相差不到2%,还利用该方法对颗粒状定形相变材料与混凝土共混成型的贮热构件的贮热能力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
硫氰化铵固-固相变贮热及变温红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DSC法研究无机塑晶材料硫氰化铵从室温到220℃之间的热物理性质,探讨其贮热可跑性,并利用变温红外光谱仪分析硫氰化铵固-固相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详细测试了多元醇新戊二醇(NPG)、三羟甲基甲胺(TAM)及其二元体系NPG/TAM的各种贮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PG/TAM二元体系具备良好的贮热性能,是一类有前途的相变贮热材料。  相似文献   

12.
固—固相变贮热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德水  张道圣 《新能源》1992,14(4):41-44
  相似文献   

13.
相变贮热在热泵干燥机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热泵干燥既能节约能量又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当干燥温度满足干燥要求后,热泵干燥机组往往通过排放掉一部分热量来维持干燥温度的稳定,这样降低了热泵干燥的能源利用效率,利用相变材料相变热效应,回收这部分能量,而且又在机组需要热量时将贮存的能量释放给干燥空气,实验结果证明了相变材料在热泵干燥机组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固—固相变贮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晓伍  吕恩荣 《新能源》1996,18(6):6-13
本文评述了作为新型太阳能贮热材料的多元醇类(PE、PG、NPG)及其二元体系的固-固相变贮热性能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二元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因其无腐蚀性、过冷度低、价格低廉和可循环性的优点,在电子器件散热过程中极具发展潜力。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得 4 种脂肪酸和 4 种脂肪醇相变温度与潜热,然后利用准共晶相变理论计算脂肪酸/醇二元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共晶点,确定 4 种相变温度在 33~37 ℃ 范围内的复合体系,并通过 DSC 实验测量二元体系相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二元有机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分布在 33.08~36.63 ℃,与理论相变温度偏差在0.30%~4.61%;相变潜热分布在 138.5~215 kJ·kg-1,与理论相变潜热偏差在 0.4%~27%;十二酸与十八醇复合相变材料具有最高的相变潜热(215 kJ·kg-1),相变温度为 36.5 ℃。研究结果可为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在电子器件热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DSC技术研究了新戊二醇(NPG),三羟甲基乙烷(PG)及其二元体系的固-固,固-液相变的动力学,运用Kissinger及Ozawa方法计算了相变过程的活化能及反应级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一致,固-固相变温度和峰温与升温速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组合式相变材料贮能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剑锋  陆国强 《新能源》1997,19(4):7-11
本文主要研究由相变温度不同的相变材料(PCM)组合而成的贮能系统在给定温度边界条件下的循环工作性能,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布置PCM的相变温度(PCT)分布,应用5 ̄10个PCM,可使系统相变时间减少27%左右;当每一个PCM都同时存在向同一方向移动而且移动速度相近的相界面时,系统相变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8.
相变贮能装置的热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相变贮能装置是蓄热式热电直接转换装置的重要部分,其传热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装置的功能。本文利用焓法建立了贮能装置的传热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对两种不同加热方式进行性能比较得出了较符合实际应用,经济可行的结构设计方案和最佳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9.
管内流体流动管外PCM发生相变的贮能系统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施伟  葛新石 《太阳能学报》2004,25(4):497-502
建立了分析空调贮能系统中管内流体流动管外PCM发生相变的相变的贮能器热性能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其中,把传热流体看作是沿轴向的—维无粘流动,对PCM相变过程的求解用显热容法。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所得结论对该类贮能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优化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板式相变贮能换热器传热模型和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建立了板式相变贮能换热器的无量纲传热模型。它对流体入口流量、入口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和需考虑入口效应及添加肋片的情况均适用。模型解和文献准稳态解吻合。作为算例,藉此模型从各时刻的流体温度、相变界面随空间的分布情况和相变蓄热比、相变传热效率、传热系数、完全相变截面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六个角度分析了一板式相变贮能换热器的相变传热性能。该模型可为板式相变贮能换热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热性能分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