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述了350cm~3绝热反应器的结构参数、绝热保温方式、以及裂解汽油二段加氢和脱硫的主要化学反应。并以工业装置的工艺操作条件为基础,在350cm~3绝热反应器中,试验了裂解汽油在8602Co-Mo/Al_2O_3催化剂上加氢和脱硫时反应器的入口温度、氢油比、液时空速和反应压力等工艺操作条件对加氢和脱硫反应的影响。给出了8602催化剂于绝热型反应器上的最佳工艺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高硫重质原油的加工中,加氢脱硫是最重要的预处理工艺之一。在渣油加氢过程中,对其中最难脱除的顽固型含硫化物分子结构转化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渣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工艺技术、新型催化剂、催化剂级配工艺等技术的开发。因此综述了近年来渣油加氢过程中硫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渣油中含硫化合物表征手段的进阶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渣油加氢过程中含硫化合物分子结构、渣油加氢过程中含硫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渣油加氢过程中关键含硫化合物结构反应动力学特性等的进一步深入认识,以期为高硫渣油的深度脱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草酸盐胶态共沉淀-机械混合法制备了Cu-Mn-La/γ-Al2O3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二甲醚重整制氢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装填方式、水醚比等工艺条件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较好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350℃,水醚比3,较好的装填方式是将两种活性组分机械混合后装填。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Cu-Mn-La/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乙烯渣油为原料,采用1 H-NMR、13 C-NMR表征渣油组分中各类型H、C的分布,并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元素分析设计了乙烯渣油的平均分子结构模型,同时采用热重技术研究了其热稳定和热反应性,利用管弹式反应器研究了乙烯渣油在320℃、350℃和420℃N2保护下的热转化反应特征。结果表明,乙烯渣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47,芳香度为0.76,平均分子结构中烷基侧链与环烷结构并存;当温度为320℃和350℃时,乙烯渣油的热转化以裂解反应为主,产物主要为轻质油和气体,无焦生成,且液相产物芳香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而温度为420℃时,缩聚反应加剧并有固体焦生成,液相产物芳香H(C)与脂肪H(C)的原子比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5.
系列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盐异构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二甲苯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格氏反应、加氢还原反应等步骤合成出8种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的异构体。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中间体3,4-二甲基苯基十六烷基苯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正十四酰氯滴加温度25℃,邻二甲苯与正十四酰氯的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60℃。在该条件下,3,4-二甲基苯基十六烷基苯酮的收率可达88.23%~90.63%。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喷雾质谱对所合成的8种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的异构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中间体及最终产物的分子结构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偏三甲苯与甲醇在HZSM-5催化剂上烷基化制均四甲苯的反应工艺。采用管式等温反应器考察了温度、压力、空速和原料配比等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寿命和再生催化剂的性能,采用热天平研究了催化剂积碳情况。获得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压力0.80 MPa,温度350℃,n(甲醇):n(偏三甲苯)=1.5~2.0,偏三甲苯空速0.8~0.9 h~(-1)。结果表明,积碳是催化剂活性衰减的主要原因,再生催化剂能够达到新鲜催化剂性能,工业生产宜采用反应-消碳工艺。  相似文献   

7.
《齐鲁石油化工》2015,(4):253-255
对乙烯裂解焦油重组分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加氢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探讨。试验采用一段加氢技术,将230~350℃的重组分加氢饱和制备柴油调合组分,考察了加氢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加氢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2.6 Mt/a柴油加氢装置采用FH-UDS催化剂。工业运用结果表明:原料和操作条件达到设计要求;在反应压力7.55 MPa、体积空速2.42 h-1、平均反应温度365℃、氢油体积比386.9等工艺条件下加工焦化柴油、直馏柴油、催化柴油和焦化汽油等混合原料,生产出硫含量小于350μg/g的清洁柴油。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ZSM-5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乙烯气相烷基化反应工艺条件。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0~430℃,反应压力1.0~1.8 MPa,苯/乙烯摩尔比7~9,乙烯空速2~4.5 h~(-1)。在此条件下,乙烯转化率和乙基选择性大于99.4%。  相似文献   

10.
不同原油的石脑油馏分以及不同的二次加工工艺产生的石脑油在性质上存在较大的区别,根据不同石脑油馏分的组成和性质优化石脑油加工流程对石油化工企业的能耗、经济效益均将产生显著影响。以C6+重整和C7+重整装置在反应苛刻度同为104的条件下,从石脑油预加氢、分馏、重整反应等环节,基于目标产品收率、能量消耗以及装置投资等角度探讨石脑油加工优化,按"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原则,以分子结构及特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对炼化一体化总流程中的石脑油馏分加工工艺整合优化,实现石脑油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木质素磺酸氧化与络合产物分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进军 《油田化学》1992,9(2):104-109
介绍了研究木质素磺酸(LS)分子结构特性值的常用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络合、氧化反应对 LS分子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络合、氧化反应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环氧类涂料广泛应用于工业防腐过程中,但由于该涂料主要成膜物质环氧树脂独特的分子结构,造成环氧涂料在涂装过程中或涂装后经常出现质量问题。文中分析了双酚A型环氧涂料主要成膜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反应原理,阐述了该类环氧涂料的涂装工艺方法,以及漆膜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散颗粒形态对抗冲共聚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综述了影响分散颗粒形态的因素,包括等规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和丙烯均聚工艺、等规聚丙烯和乙丙橡胶之间的相容性、长丙烯链段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等规聚丙烯和乙丙橡胶之间相容性的增强作用、长乙烯链段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乙丙橡胶流变性的干扰等。调整共聚反应的乙烯与烯烃摩尔比可以有效改善抗冲共聚聚丙烯分散颗粒的形态。  相似文献   

14.
分散颗粒形态对抗冲共聚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综述了影响分散颗粒形态的因素,包括等规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和丙烯均聚工艺、等规聚丙烯和乙丙橡胶之间的相容性、长丙烯链段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等规聚丙烯和乙丙橡胶之间相容性的增强作用、长乙烯链段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乙丙橡胶流变性的干扰等。调整共聚反应的乙烯与烯烃摩尔比可以有效改善抗冲共聚聚丙烯分散颗粒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以D 葡萄糖和正十二醇为原料直接合成十二烷基糖苷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反应速率、产物收率与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色泽无影响 ,适宜的工艺条件为 :正十二醇 /D 葡萄糖 (摩尔比 ) =4∶1,反应温度 110~ 12 0℃ ,反应时间 4h ,反应压力 4kPa ,搅拌速率大于 840r/min ,对甲苯磺酸 /D 葡萄糖 (摩尔比 ) =1.5 %,MgO为较好的中和剂。产物为乳白色 ,十二烷基糖苷总收率大于89%。  相似文献   

16.
以氮含量不同的两种渣油为研究对象,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分别开展沸腾床加氢转化试验,对原料油及其加氢生成油进行性质分析和结构表征,考察两种渣油的沸腾床加氢转化特点,并从分子结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结果表明:与氮含量较低的渣油相比,氮含量较高渣油的平均分子结构中芳香环缩合程度更高、芳香环数更多且周边含有更多环烷环,且由于其硫含量高,故可能含有更多的群岛型结构分子;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氮含量较高渣油的群岛型分子的硫桥键断裂,分子扩散阻力降低,使其更容易接近催化剂活性中心发生转化;同时,氮含量较高渣油的更容易发生环烷环脱氢、芳香环缩合等反应,生成结焦前躯物,这是沸腾床工艺在处理氮含量高的渣油时需要严格控制转化深度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四氯化硅和2-氯丙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硅、氯、溴三元素协同的高效阻燃剂硅酸三(氯丙基)三溴苯氧基氯丙基酯。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及物质的量比等对收率的影响,最适宜的工艺条件是:三溴苯基环氧丙基醚与四氯化硅及2-氯丙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3.4,在80℃反应4h,收率为97.6%。采用FT-IR、1 H NMR表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并用极限氧指数方法测试了产物的阻燃性能等。  相似文献   

18.
方曦  杨文 《石油化工应用》2012,31(3):100-105
结垢对于油气田开采、注水及排水工艺的实施危害极大。碳酸盐垢是油气田开发生产中最常见的无机垢,研制新型碳酸盐垢防垢剂,有极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采用环己酮、乙二胺、甲醛以及亚磷酸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两次曼尼希反应制备出胺甲基膦酸化醛、酮、胺缩聚物防垢剂XCZ-1。研究了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等)对产品防垢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产品的分子结构;探讨了防垢剂加量、防垢温度、防垢时间、溶液pH值、溶液矿化度等因素对产品防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以及防垢剂对碳酸镁垢、碳酸钡垢的防垢性能。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是一种数字化设计制造手段,可将多维制造转变为由下至上的二维叠加。借助3D打印技术可突破传统催化材料成型方法局限,大大降低复杂几何形状规整催化材料的制造难度。其中3D规整催化材料的功能化处理与几何构型设计是影响规整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综述了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功能化及其强化反应传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传统规整催化材料成型工艺和3D打印成型工艺的技术特点,概述了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直接功能化与后处理功能化(包括涂覆法和二次生长法)的制备策略,分析了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的几何构型对反应传质的影响,为研发高性能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缓和加氢裂化研究工作取得了好成果。以裂化活性和中间馏分选择为主要指标研制和评价了多种催化剂,选择了 M157—53催化剂在中型装置进行了1800多小时催化剂稳定性和工艺条件试验,显示了缓和加氢裂化工艺的优越性。试验原料油为胜利减压馏分油(馏程350—530℃,芳烃指数 BMCI=25.53),反应压力为7845kPa,反应温度和氢油比都较低,液体收率大于98%,化学耗氢仅为1m%左右,中间馏分选择性在80%左右。大于350℃馏分转化率可达30—50m%,催化剂平均反应温升为0.05—0.06℃/d。小于350℃产品中的汽油馏分的硫,氮含量都较低,芳烃潜含量在55%左右,是良好的重整原料;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在50左右,是较好的柴油调合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