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潘垒 《中国生漆》2013,32(2):33-34,46
漆器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漫长,漆工艺也随之不断的发展进步。在明朝,漆工艺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高潮和登峰,特别是《髹饰录》的出现,探究明代的漆工艺对漆艺的发展和继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07,26(2):10-32
中国漆工艺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催生了生漆装饰艺术,"饰威饰荣"的政治文化主张,是漆工艺繁衍滋生的土壤,技术的进步成就了漆工艺的辉煌,时代的变迁演绎着漆文化的生发起伏。漆艺是财富的象征物,生漆艺术的高贵品性决定了它的兴盛衰微总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思潮的影响息息相关,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发生着千思万缕的联系。在远古时代,人类出于装饰器物的需要,孕育了漆器发生的胚胎;夏商周时期,伴随着青铜生产工具的使用,漆器嵌玉贴金,使生漆装饰艺术走向了多元化发展之路;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油漆"制造技术的发明,生漆装饰艺术体系日臻完善,漆工艺的发展突飞猛进,最终迎来了秦汉时期生漆艺术的辉煌,为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树立了一座高耸的丰碑;三国至隋唐时期,是漆文化的消长时期,它承前启后,使漆器走上了向精品工艺美术品发展的轨迹,密陀僧、绿沉漆等工艺的出现,就是这一时代的漆工艺发展的杰出成就,而后来夹纻造像、金银平脱工艺的兴起则迎合了时代逆转的风向;宋、元、明、清时期生漆,精制关键技术的突破,把生漆工艺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3.
下游动态     
《聚氨酯》2009,(7):11-12
克劳斯玛菲器械用于补漆领域 克劳斯玛菲在近日的发言中称,意大利聚氨酯加工商Ruberti将使用其提供的聚氨酯喷涂新工艺,生产出新一代聚氨酯覆层,专门服务于汽车覆层及补漆市场,而克劳斯玛菲所提供的器械及相关工艺则可以缩短脱模时间,并降低塑模成本。  相似文献   

4.
潘永泽 《广州化工》2008,36(2):75-77
在吸取全国多间工业漆生产企业污水治理零排放的建设经验,总结在改造和技术运营过程中累积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该污染源的特性,深化理论认识和提取有效经验,设计出针对该企业排放源行之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中国髹漆工艺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髹漆工艺是中国人的发明,是漆器制作的主要工序,具有多元性,从涂漆到彩绘,从粘贴到镶嵌,从针刻文字到款彩,从堆漆到雕漆,变着皆为器物髹漆技法。素髹是最古老的髹漆技法,始于远古,盛于宋代;髹画工艺是基于人类对色彩的追求发展起来的,秦汉时期已趋成熟;镶嵌工艺发端于良渚文化时期,源于生漆的胶粘加固特性和对审美的追求,元代走向成熟;金髹工艺的兴起与金工技术和髹漆工艺的发展密切相关,唐代的金银平脱是其发展顶峰;锥画技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表面针刻文字,为后世雕填、戗金、雕漆之先声;堆漆有如雕漆之美,商代可觅其踪迹,兴于汉代,由此催生了雕漆、纹髹等工艺;雕漆自唐代初兴,元代达顶峰,它是在汉代堆漆、锥髹、夹纻漆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明、清时代,髹漆工艺体系已经完备,不同髹饰技法的变化结合,使中国古代漆器事业呈现出千文万华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物收藏的热情也变得越发高涨,漆缮这门传统技艺越来越受重视。漆缮是用于修补残缺器物的传统工艺,在其后的发展中,不仅为了实现器物的完整性,还为了实现器物气质的一致性。当前很多手工艺人都开始尝试在漆缮这门传统工艺中应用新技术或新材料,使其焕发新活力,但漆缮工艺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对传统漆缮表现形态和发展历程进行概括总结,对现状和发展局限进行举例分析,对其在当代的发展之路进行探究,希望为传统漆缮工艺实现更好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文风  冯俊  何国平  陈俊 《上海涂料》2011,49(8):23-25
综述了国内外水性底色漆的发展状况,以及水性底色漆的组成及涂装工艺。展望了水性底色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漆》2017,(2):11-15
在漆工艺发展史中螺钿镶嵌以其鲜明的特色而占有一席之位。从厚螺钿发展到薄螺钿工艺,从朴拙到精巧再到奢华繁缛的螺钿装饰发展进程中,裁切成形的单一螺钿片,利用其特有的工艺特点,形成完整的漆工艺装饰。本文着重从螺钿的工艺和装饰形式上,分析它在漆器装饰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常规亮光漆面喷涂工艺中,车身漆面缺陷可以通过打磨、喷漆、烘烤、抛光实现漆面返修。但是亚光漆面缺陷无法通过常规亮光漆面的修补工艺实现,其主要原因是打磨、抛光会导致亚光漆面失去磨砂质感。通过对喷涂工艺条件的探究,梳理出了一套汽车亚光漆面涂装批量加工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光剑 《中国生漆》1991,10(3):39-41
<正> 此工艺是在已干燥的漆膜表面上,经湿砂磨(工艺上叫“退”,俗称脱衣或破子)后,用手掌摩擦漆膜表面使之发热放光。这种古老繁重的操作过程就是退光漆工艺的来龙去脉,因工艺是用于手掌摩擦漆膜表面而发热放光故又称推光漆工艺。在传统的国漆(生漆)工艺中,退光漆涂面是最受人喜爱的一种。我国古代建筑能够千年不朽,使壮丽宏伟的建筑得以保存至今,就是此种工艺的结果。退光漆的施工部  相似文献   

11.
陈建文 《广东化工》2006,33(6):79-81
乙烯酮(双乙烯酮)是十分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下游产品较多。江苏某化工厂开发生产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三十多个,年生产规模三万多吨,是国内以乙烯酮(双乙烯酮)为中间体生产精细化学品的综合骨干企业。针对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废水特点,该厂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了产品优化,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节水降耗等工作,从源头削减了污染物的生产。同时投资二千多万元新建预处理装置三套,6000m3/d废水生化处理装置一套,使全厂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的废水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13.
14.
周云  温集强 《水泥》2007,(10):29-30
我厂3号回转窑(Φ4m×60m)生产线在1996年年底由SP窑(产量912t/d)改为NSP窑(产量1320t/d),预分解系统为四级旋风预热器带离线式分解炉  相似文献   

15.
姬波  刘奇峰 《河南化工》2005,22(3):43-44
利用组件技术开发化工原理实验课件,给出了系统层、组件库层和应用层的架构划分。重点讨论了组件库的设计,给出了流体阻力这一典型实验的实现描述。实践证实,基于组件技术可以提高仿真实验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6.
水泥水化热是中、低热水泥和核电工程用水泥的一项关键的技术指标。全球范围内测定水泥水化热的方法有溶解法、直接法/半绝热法、等温传导量热法三种。本文总结了中、美、欧相关方法标准,对其测试原理、仪器设备、试验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比对,并对其在领域的应用做了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17.
阐述并比较了几种加压设备在乙炔加压清净过程中的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The miscibility of various amorphous polybutadienes with mixed microstructures of 1,4 addition units (cis, 1,4 and trans 1,4) and 1,2 addition uni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tudies here involved optical transparenc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small angle light scattering. It was found that a 90 percent (cis) 1, 4 addition polybutadiene was immiscible with high (91 percent) 1,2 addition polybutadiene. Reduction of the 1,2 content to 71 percent induced an upp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 (UCST) with the cis 1,4 polymer. Polybutadienes with 50 percent and 10 percent 1,2 contents were miscible above the crystalline melting temperature of the cis 1,4 polybutadiene. Immiscibility of the 91 percent 1,2 addition polymer was also found with a 10 percent 1,2 polybutadiene. The latter polymer also exhibits an UCST with the 71 percent 1,2 polymer.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interpr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ends of polybutadienes of varying micro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唐蕾 《粉煤灰》2013,(5):5-6
以F类粉煤灰为例,详细介绍了测定粉煤灰中烧失量的步骤、计算数学模型、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以及各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评定,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都是影响测量不确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