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涉及天然气、煤制气和石油裂解气等气体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含硫酸气,其中硫化氢(H2S)既是一种剧毒气体,也是重要的硫资源。随着环保和减碳政策的实施,含硫酸气中的H2S脱除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低共熔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溶剂被应用到含硫酸气的净化中。分析、总结了低共熔溶剂的合成方法及性质,综述了低共熔溶剂在H2S脱除方面的机理研究及应用,讨论了H2S脱除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并对低共熔溶剂作为脱硫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某石化公司腈纶装置采用水相悬浮两步法聚合和湿法纺丝的生产工艺,产生大量含氰化物、硫氰酸钠、油剂及多种悬浮物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外排超标,会引发环保事故。该石化公司研发了"腈纶外排废水硫氰酸钠可视检测仪",通过对检测流程的不断优化,实现了自动定时加药及清洗,具有声光提醒功能和全部手动校验功能,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含硫酸性气主要处理路线为制取单质硫磺,产生附加值较高的硫磺产品后尾气高空排放,然而,对于大型工业园区或重化工基地尾气排放必然要面临尾气排放指标与环境容量的问题,因此,含硫酸性气采用硫磺回收的工艺同时还需结合尾气深度处理措施,如氨法脱硫工艺、碱洗工艺等,不但造成项目投资偏高,且基本无任何附加值产品,面对逐渐苛刻的排放环保指标,选择一条变废为宝、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尾气处理工艺显的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4.
一体化焚烧裂解再生炼厂酸性气和废硫酸制酸工艺能很好地解决炼油厂产生的酸性气和废硫酸的处理问题。以某炼油厂利用酸性气和废硫酸为原料来生产烷基化用酸(H2SO4质量分数99.2%)的工艺流程为例,通过分析该工艺的焚烧裂解、净化、转化、干吸等工段的反应特点,以及炼油厂现有公用工程条件和装置运行的经济可靠性,调整原料(酸性气和废硫酸)、助燃气(空气和富氧)和燃料气的配比,以得到合理的配气方案,从而优化酸性气和废硫酸处理方案,并总结了该装置在焚烧裂解、净化、转化、干吸和尾吸各个工段的工艺特点。该装置稳定运行多年后,排放能耗等各项指标仍远优于国家标准规定,在“环保、节能、降耗、减排、循环经济”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油气田采油气废水外排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油气田的采油(气)废水绝大部分经处理后用于油田注水,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有一部分采油(气)废水不能回注。这部分水外排至环境中,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分析了这部分水外排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我国油气田在采油废水处理方面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Cansolv尾气处理装置投运后,需有效处理其产生的含高盐、高浓度有机物和还原性硫的污水。针对污水的有关特性,选择了污水→气液交换处理→微电解氧化→絮凝→过滤→达标外排的简便且易操作的处理技术路线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装置对含高盐、高浓度有机物和还原性硫的污水处理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具有药剂耗量大、生产运行成本较高的缺点。通过Cansolv尾气处理装置污水处理技术实验研究,可为解决类似技术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炼油企业装车尾气的排放同性问题,设计一套油气回收装置,回收装卸过程中外排尾气,将其回收再利用,减少大气污染,降低VOC外排浓度,实现环保达标排放。该套油气回收在VOC治理过程中效果明显,每年可给企业带来约120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社会效益。通过详细的研究,对油气回收技术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油田聚驱、三元驱洗井的返出液外排引发了严重的设备问题与环保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聚驱及三元驱注入井洗井返出液的回收与利用技术展开了系统化地研究。基于此,文章将聚驱及三元驱注入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洗井返出液的回收与利用技术,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气井产水情况,采取有效的排水采气措施,设计了一种橇装式气井井口气液产量标定装置.该装置采用气液分离计量工艺,计量后气液混输,避免了液体外排污染环境.2011年,长庆苏里格气田采用该装置对30多口重点产水气井进行了气液产量的核实,掌握了井口智能旋进旋涡流量计在含液情况下的气量计量误差范围,摸清了气井的产水情况和规律,对制定合理的生产制度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排水采气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四川大学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钻井废水-柴油机烟气同步处理技术,目前正在西南油气田五龙1井示范应用,节能减排和环保效果显著。作为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的清洁钻井技术规程样板工程,该技术实现了废水无累积、无外排,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含硫氰酸钠的腈纶污水回收应用套碱技术,有效提高了硫氰酸钠的回收率及污水产品质量。降低外排污水中NaSCN含量,同时减少污水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橇装式气井井口气液两相混输计量装置,采用气液分离法计量液量和气量,实现了实时在线计量天然气和水产量,结合智能流量计,可以连续稳定地在气液两相混合流动中计量两相瞬时和累计流量,数据通过无线系统上传。该计量装置采用气液混输,避免了液体外排污染环境,节能环保,同时设计为车载模式,移动方便。通过室内与现场试验表明,该计量装置能连续稳定地在气液两相混合流动中同时计量各相流量,平均误差均小于±5%,满足现场对气井产水、产气量计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胜利油田污水生化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减轻油田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污水资源,减少清水用量,胜利油田开展了油田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研究和试验,同时配套其他工艺,对污水进行精细处理,实现低渗透油田污水的回注和油田污水达标外排。针对低渗透油藏回注污水难以达标的问题,应用生化处理配套精细过滤的污水精细处理工艺,在大芦湖油田樊41块进行了试验性的应用,处理后水质达到A1级标准。针对油田含聚污水难以处理的问题,应用生化处理技术降低污水化学耗氧量,处理后水质达到环保要求排放的标准。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选用合适的微生物,油田污水可以进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探究酸性气硫回收湿法直接制酸工艺,并探究其应用前景,有利于简化制酸工艺流程,提升对硫排放的回收率,符合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大庆炼化公司新建硫化氢制酸装置由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采用先进的湿法硫酸技术,处理含硫化氢酸性气量1250Nm3/h,年产93%工业硫酸1.7万吨。制酸装置由酸性气焚烧、转化及冷凝三个工艺过程组成。  相似文献   

15.
李瑜 《石化技术》2022,(3):25-26
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技术的革新,以前很多除氧器直接外排的乏汽也有了回收利用价值。介绍了某企业利用表面式换热器技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装置除氧器乏汽进行回收利用以及回收利用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引进的以炼厂酸性气为原料的丹麦托普索公司WSA硫化氢湿法制硫酸装置的工艺特点、试生产出现的问题及技术改造措施。该装置在试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系统管道腐蚀严重、反应器内设备被腐蚀而泄漏、硫酸质量异常等问题,因此采取了改造空气过滤器、更换酸性气燃烧器、改进层间换热器结构、降低硫酸冷后温度等技术改造措施,改造后装置实现了长周期运行的目标,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净化厂脱水汽提气废气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的天然气净化厂脱水装置大多数都采用的是三甘醇(TEG)脱水,以此来降低产品气的露点达到外输指标。在甘醇再生过程中都要对再生釜内通入产品气作为汽提气,降低重沸器汽相中的水汽分压,提高TEG的再生效果。而提气后的废气一般只是通过简单重力分离之后外排,这样存在几个问题:1、使生产区内有很大的臭味,且污染环境;2、有大量的液体飘落到再生釜及周围设备和地面上污染了设备;3、废气分离外排的冷凝液含有一定量的TEG溶液,加大了溶液的损耗。因此通过对长庆气田天然气净化厂的提气废气系统气液两项分别进行化验、分析,提出两项可行性改造方案,并对比确定最佳方案,从而达到了提气废气系统节能减排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 ,从油井中会产出大量含油污泥。河南油田每年产生近 5× 10 4m3 的含油污泥。由于含油污泥量大 ,矿化度高 ,外排会造成土壤板结与碱化 ,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所以环境保护部门严禁外排 ,这样致使污泥在水罐中长期积存 ,造成水质变差 ,影响油田注水的正常运行 ,含油污泥的处理和利用问题一直是各油田亟待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开展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 ,一方面可为油田寻找一种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的科学方法 ,解决含油污泥外排问题 ,减少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 ,可为油田寻找一种价格低廉的调剖剂 ,使含油污泥变废为宝。1 含…  相似文献   

19.
程文红 《石化技术》2012,(1):46-48,52
随着企业环保信息化建设和环保管理的需要,在线化学需氧量(COD)监测仪在石化企业生产装置排口和总外排口水质监测中得到应用。本文介绍在线COD监控系统概况,结合在线COD仪器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目前该监测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运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避免炼化企业停工大检修期间排放的污水对污水处理场造成冲击,影响外排水质,通过严格执行排污申报、排污统筹、高浓度污水处理、密闭吹扫等环保制度和方案,实现了停工期间外排污水全部达标,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