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型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豆蛋白生产废水COD高达15 000 mg/L、营养单一、易酸化的水质特点,研发了高度小、结构简单、去除率高的新型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应用研究表明,其容积负荷可达7.5 kg-COD/(m3·d),对COD的去除率90%,并实现了良好的内循环;内循环状况不仅取决于提升管与下降管的高差,更取决于反应池的运行负荷与产气量;内循环的作用不仅在于对污泥床的搅拌,而且还可以实现反应区气液混合流携带出来的细小污泥的回流.  相似文献   

2.
采用新型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ICSTD)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浓缩消化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后对反应器内污泥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35℃时,污泥产气率最高为1.6 m3/m3泥;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在54%~75%之间;反应器运行期间污泥比阻从513×1012m/kg降低到202×1012m/kg,污泥脱水性能逐渐变好;对污泥所含元素进行分析,发现反应器消化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脱氮效能。反应器内污泥优势菌属为鬃毛甲烷菌。  相似文献   

3.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实验室规模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运行状况和影响运行的特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容积负荷为24.9~37.52kgCOD/(m3·d)时对COD的去除率达83.2%~92.8%,其中Ⅰ室的去除率为60%~70%,Ⅱ室的去除率为20%~30%;进水的上升流速高(2.65~4.35m/h)有利于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在较高的容积负荷[35.0kgCOD/(m3·d)]、进水pH值为8.5时反应器具有最大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SBAR反应器的好氧颗粒污泥低温培养及运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糖和乙酸钠混合基质为碳源,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间歇式气升内循环反应器(SBAR),考察了在低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颗粒污泥特性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1)℃时,成功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其平均粒径为1.82 mm,结构密实、表面光滑,平均湿密度为1.036 g/cm3,沉速为18.6~65.1 cm/min.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对COD、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0.6%~95.4%)、(69.2%~79.9%)、(52.5%~59.5%);出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均小于0.2 mg/L;启动阶段的亚硝化率为34.9%~52.3%.可见,SBAR反应器对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在低温下好氧颗粒污泥也具有较高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内循环反应器处理异维生素C钠工业废水,废水水质为COD:8500mg/L;BOD:3400mg/L;pH:3-5。通过中试启动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6天的启动试验,当内循环反应器接种污泥浓度为21g/L时,反应器C0D负荷为25kg COD/(m3·d)~30kgCOD/(m3·d),在整个启动过程,反应运行稳定,出水COD在800mg/L以下,COD去除率始终在91.5%以上,pH值保持在6.8~7.6之间,挥发酸(VFA)始终未超过450mg/L。  相似文献   

6.
新型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开发了新型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ICSTD)反应器,并进行了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为9. 68kgVS/(m3·d)、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3. 1d、污泥固体停留时间为54. 8d的条件下,污泥有机物分解率可达到79. 1%,排泥含水率达到90%,且上清液清澈,污泥消化与浓缩过程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唐家沱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中,初沉污泥中的布条和纤维物等经常缠绕在污泥系统中的搅拌装置上,致使其效率降低,对后续工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威胁,为此进行了格网拦截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制订了"沉砂池出口设置机械细格栅、初沉污泥浓缩前加机械过滤以及初沉污泥浓缩后进行污泥过滤"三种可行的工程方案,通过比较,选择在初沉污泥浓缩前加机械过滤作为最终实施方案.运行结果表明,初沉污泥中的杂物得到了有效去除,保证了污泥系统各搅拌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环境温度、间歇/连续运行工况、管内循环液流速等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影响,并研究了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基本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采用间歇运行,有利于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地埋管换热器平均单位井深换热量随管内循环液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增幅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9.
《北京规划建设》2007,(3):131-132
问题及分析: 市政府关于经济适用住房“内循环”的政策讨论稿在征求意见时,被大量的网民意见所反对而取消了。但我认为经济适用住房本身就应该严格的按“内循环”的方式运行。  相似文献   

10.
UASB工艺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安徽某大型啤酒厂的工程实践证明,采用内循环UASB反应器+好氧工艺处理啤酒废水是可行的。因设计了出水内循环并加装了斜板分离器,在实际调试与运行中UASB系统适应pH值和温度的范围较宽,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在春季时系统重新启动可很快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1.
季杰  裴刚  何伟  董军  赵卫平 《暖通空调》2003,33(2):19-23
简要介绍了空调-热水器一体机的基本原理和构成,对其在制冷兼制热水模式下的运行工况作了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一体机节能效果明显,制冷和制热水同时协调运行时,其系统能效比平均可达3.5。给出了一些重要参数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曲线,并分析讨论了水温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城市管道燃气的运营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国城市管道燃气发展的形势,城市管道燃气运营管理的特点,城市燃气运营安全管理的3个主要环节,提出了保障城市管道燃气安全运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鹏  岳晓敏 《山西建筑》2012,(31):149-150
对中央空调制冷结合地板辐射供暖的双系统与中央空调制热制冷的单系统之舒适性及运行成本进行对比,并通过实际工程举例分析得出,前者比后者初投资增加的同时运行费用有所降低,但其运行经济性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宋汉成 《上海煤气》2007,(2):4-6,13
为保证长输管线末端用户的用气,必须了解管线的运行工况,沿程各点的压力、温度。分析了天然气长输管线系统的实际运行规律,建立了带压气站的长输管线静、动态混合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得出了长输管线的一般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地下冷库以埋置于地下并在低温条件下运营为主要特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地下冷库在使用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从而阻碍了地下冷库工程的发展。地下冷库工程的现状怎样,发展前景如何?本文针对此问题简述我国兴建地下冷库的背景和冷库的工作状况,着重分析地下冷库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就地下冷库的发展前景与发展途径提出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一种新型送风口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风口电控调节装置。实践证明所研制的装置具有可遥控、工作可靠、节能、无噪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李小平  邓伟 《工程机械》2011,42(11):7-9
QLY9型轮胎起重机的上车装置采用三节箱型结构伸缩式吊臂,具有受力构件结构简单,强度、刚度好,作业可靠,起重性能好,作业轻便等特点;下车装置采用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底盘,整体式焊接结构,承载能力强,刚度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集团技术中心组织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生存系统模型(VSM)的基本概念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VSM的技术中心组织运行模式,并对其进行了优势分析,从建立技术成果的发布平台、完善信息发布制度以及完善技术创新的评估和激励机制3个方面,对建筑企业集团技术中心组织运行模式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室内风机盘管、水源水系统、机房、空调自控等方面的设计.阐述了系统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了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该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薛红云 《山西建筑》2012,(32):225-226
介绍了近年来常用的储气井打井工艺,分析了储气井施工期及运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储气井建设和运营期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措施,以确保地下水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