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凝胶-固相法是一种新型的多组元功能陶瓷粉体合成技术,本文用该工艺制备了铁氧体吸收剂粉体,对工艺中凝胶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在不同温度煅烧后铁氧体吸收剂粉体的微观结构及其在X波段复数磁导率,研究表明粉体磁导率的实部和虚部均随着W相含量的提高而提高,1200~1300℃煅烧后粉体主晶相为W相,此时粉体的复数磁导率比较理想,微波反射率测试也表明该粉体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斌太  杜林虎 《材料导报》2000,(Z10):163-164
采用凝胶固相反应合成法制备了铁氧体吸收剂粉体,并与化学共沉淀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前者的性能略好于后者,且成本较低,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具有很高适用价值的新型粉体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铁氧体吸收剂的吸波机理和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微乳液法和超声波法制备新型铁氧体吸收剂的技术及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和热力学判据,评论了此合成技术的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利用此方法制备MnZn、NiZn和MgZn铁氧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现状,重点分析讨论了软磁铁氧体的原料配方、合成工艺和磁特性.研究表明,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和添加剂的合理使用,SHS法制备铁氧体粉体具有更好的烧结活性和纯度,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NiZn铁氧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悦  兰中文  余忠 《材料导报》2006,20(Z1):49-51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自蔓延燃烧反应相结合制备纳米NiZn铁氧体粉体.用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了不同pH值干凝胶的均质化特性和自蔓延后NiZn铁氧体粉体,并用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干凝胶的自蔓延过程,用透射电镜对合成的纳米粉体进行了形貌表征.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在不同温度煅烧后铁氧体吸收剂粉体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及其在X波段复数磁导率.研究认为铁氧体粉体的微观结构特别是W相的含量对磁导率有显著影响,粉体的磁导率的实部和虚部均随着W相含量的提高而提高,同时频率特性良好.1200~1300℃煅烧后粉体主晶相为W相,此时粉体的复数磁导率比较理想,微波反射率测试也表明该粉体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7.
硝酸盐-柠檬酸溶胶凝胶低温燃烧合成获得锰锌铁氧体(MZF)纳米晶.采用TG-DTA、XRD、VSM对前驱体凝胶燃烧过程及产物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凝胶pH值不同,反应自燃燃点温度也不同,约变化12℃.气氛对于280℃前凝胶热分解过程没有影响,但在280℃后对物相形成有较大影响.pH值调节剂种类对凝胶燃烧进程,反应剧烈程度及磁性能有很大影响,且可以通过调节剂的种类得到不同粒径的纳米晶锰锌铁氧体粉体.  相似文献   

8.
余忠  兰中文  王京梅 《材料导报》2005,19(Z2):328-329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nZn功率铁氧体粉体,讨论了pH值对溶胶-凝胶转变的影响.粉体经850℃预烧,1200℃低温烧结制备出能工作于3MHz的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  相似文献   

9.
以Y(NO3)3·6H2O、Al(NO3)3·9H2O、硝酸铵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YAG粉体。采用XRD、SEM、激光粒度仪测试手段对YAG粉体进行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对凝胶燃烧法合成YAG粉体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T=270℃,pH=2,CA/M=7/6,N/CA=2/4。  相似文献   

10.
着力于高质量功能复杂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合成,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溶胶-凝胶自燃烧法结合了溶胶-凝胶法与自蔓延燃烧法的特点,可实现快速原位合成,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合成粉体的团聚,使之成为合成复杂氧化物纳米粉体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总结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合成复杂氧化物纳米粉体的一般工艺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其在实现对合成产物粉体质量与形貌的控制上的关键工艺,分析了针对不同复杂氧化物采用该法合成的设计思路,进而探讨了该法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卓长平  张雄 《材料导报》2004,18(Z2):143-146,149
以相对分析纯试剂杂质含量较高、价格较低的工业级产品为原料,利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六角晶系M型钡铁氧体,采用XRD、原子力显微镜对其晶型、粒径分布及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分析纯试剂制备的纳米钡铁氧体进行了对比,利用网络分析仪在1~6GHz范围对铁氧体的微波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粉体为纯净的M型钡铁氧体,其粒度在60nm左右,所含杂质对工艺没有影响,可以用该原料代替分析纯试剂进行制备,并且实验所制备的纳米M型钡铁氧体具有较大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在磁导率虚部随频率变化曲线上出现了一个由自然共振引起的共振吸收峰.  相似文献   

12.
用柠檬酸和乙二醇做络合剂和燃料,硝酸盐做氧化剂,用氨水调节溶胶pH值,通过溶胶凝胶-自燃烧法一步合成了可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新型固体电解质La9.33Si6O26.用XRD、TEM等分析方法对合成粉体进行了物相测定与形貌观察,并初步考察了粉体的烧结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工艺参数的有效设计,溶胶-凝胶和自燃烧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合成所需要的高温,一步合成粒径约为150~300 nm的单相La9.33Si6O26超细粉体,其烧结温度比固相法制备的粉体的烧结温度约低200℃.  相似文献   

13.
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铜锌铁氧体粉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工艺制备了Ni0.25Cu0.25Zn0.5Fe1.96O3.94粉体,将铁氧体粉体分别在800、850、900℃进行热处理,以XRD、SEM、TG-DSC、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分别对产物的物相、微观结构和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HS制备的NiCuZn铁氧体粉体经900℃热处理后可以转变成单一的尖晶石相,所得铁氧体粉体结构完整,矫顽力达到最小值,Hc=5 753.417 1A/m,同时饱和磁化强度达到最大值,Ms=68.34 emu/g.  相似文献   

14.
张晶  王丽熙  黄啸谷  张其土 《功能材料》2012,43(21):3002-3005,3009
采用固相法制备BaZn2Fe16O27铁氧体,将其与葡萄糖溶液混合水热反应,得到铁氧体/碳复合粉体。通过XRD、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粉体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并用网络分析仪分析了不同水热反应温度下复合粉体的电磁特性。结果表明,葡萄糖在水热反应后发生碳化,接枝在片状铁氧体表面,得到了铁氧体/碳复合吸收剂;与单一的铁氧体相比,在2~18GHz频段内,复合粉体的磁损耗有所增加,介电损耗明显增加;在水热反应温度为160℃时,复合粉体的介电损耗值达到最大,介电损耗和磁损耗在2~18GHz频段内出现多个损耗峰,有利于电磁波的吸收,并且拓宽了吸波频带,增加了其电磁性能,使得吸波效果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5.
铁氧体-微晶玻璃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首先合成了NICuZn铁氧体纳米粉末和MgO-Al2O3-SiO2(MAS)凝胶玻璃粉末,将两种粉末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烧结后得到了由NiCuZn铁氧体和堇青石微晶体两相共存的铁氧体一微晶玻璃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可调控的电磁性能,其起始磁导率高于3、介电常数低于6、截止频率高于2GHz,可望用作持高频多层片式电感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16.
铁氧体-微晶玻璃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首先合成了NICuZn铁氧体纳米粉末和MgO-Al2O3-SiO2(MAS)凝胶玻璃粉末,将两种粉末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烧结后得到了由NiCuZn铁氧体和堇青石微晶体两相共存的铁氧体一微晶玻璃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可调控的电磁性能,其起始磁导率高于3、介电常数低于6、截止频率高于2GHz,可望用作持高频多层片式电感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17.
纳米级NiZnCu铁氧体粉的晶粒尺寸对瓷体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0.2Zn0.6Cu0.2)Fe2O4铁氧体粉体,通过不同的预烧温度控制粉体的粒径,制得不同晶粒大小的纳米粉体,采用两种烧结工艺实现NiZnCu铁氧体的低温烧结.利用XRD、SEM、TEM,频谱仪等分析了不同初始晶粒尺寸对烧结性能和铁氧体陶瓷电磁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烧结后晶粒尺寸对瓷体性能的影响规律,研制出细晶、高磁导率、高电阻率的低温烧结NiZnCu铁氧体陶瓷材料,其初始磁导率≥1000,电阻率比固相法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8.
溶胶-凝胶法制备MnZn铁氧体粉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硝酸铁、硝酸锰、硝酸锌、柠檬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合成MnZn铁氧体粉体。研究了pH值对溶胶-凝胶转变的影响。当pH=5时可获得组分均匀的非晶态凝胶,然后经焙烧(350℃,1h)可得粒径在1~3μm之间的氧化物粉料,在645℃即可生成尖晶石相。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粉体技术》2015,(2):47-50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型铁氧体粉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表征产物的粒径大小,研究烧结温度和升温速率对铁氧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步升温的方式更有利于形成粒径小且均匀的铁氧体粉体,得到的产物粒径约为300 nm;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铁氧体颗粒的粒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850℃为最佳烧结温度,适用于制备颗粒均匀、粒径小的尖晶石型铁氧体粉体。  相似文献   

20.
溶剂对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YAG粉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Y(NO3)3.6H2O、Al(NO3)3.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分别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YAG粉体。借助FT-IR、XRD、SEM等分析仪器研究了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YAG粉体的过程,重点讨论了前躯体溶液不同溶剂对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过程及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对合成的YAG粉体的形貌和分散性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