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整数尺法是东亚早期的一种木结构建筑设计方法,根据研究推测这种方法曾应用于我国宋辽迄前的一些遗构。该文从整数尺法的角度对辽代遗构独乐寺山门1960年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栋建筑当初可能曾以1尺=29.05cm的营造尺尺长进行设计和施工,而整数尺寸控制现象表现在平面柱网、立面尺寸、剖面尺寸、用材尺寸、斗栱尺寸以及构件尺寸等各个方面,该文深入挖掘了独乐寺山门的建筑设计细节,对认识整数尺法这一古代建筑设计方法和丰富辽代尺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已经发表的辽、宋、金建筑实例测绘资料数据,可以了解现存辽、宋时期遗构的斗栱断面高度,并可初步了解这一时期诸殿阁之材分制度所用材广尺寸。基于古人“以材为祖”的概念,依据已知的材分等级知识,以及这些殿阁斗栱所用材之广,或可以粗略地反算出这些建筑可能的用材等级,并进一步推测出其可能的用尺长度。本文根据奉国寺大殿所用材广尺寸,尝试推算出奉国寺大殿的可能用尺,再以其材分之值及用尺之长,结合大殿各部分实测尺寸,以期初步厘清大殿可能的原初设计尺寸及重要构件材分关系。此研究对 10 世纪中叶至 12 世纪间所建诸木构遗存的可能用材等级与用尺长度,做了一个推测性的探讨,希望对这一时期的古代建筑可以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喻梦哲 《华中建筑》2013,(1):161-166
该文以浙江时思寺大殿为对象,通过对其相关数据的解读,得出了该殿以整数尺寸进行空间设计的结论。考虑到它的实际建成年代,这一设计方法带有较大的滞后性,与同时期北方官式建筑中常见的斗口模数制设计方法相左。与此同时,这一遗构选用的斗口长恰为推定营造尺长的1/4,因此两者间应当存在内在逻辑关系。以此作为切入点讨论了我国传统木构设计体系由整数尺制向斗口模数制转型期间的一些过渡做法,以及明清常见斗口取值与木工营造尺长间的相互关系,并推测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尺法是传统营造研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而基准尺长是研究营造尺法的先决条件。本文指出了营造尺基准尺长获取的三种方式,即实物测量、口诀换算和文献推算, 解析了乡土营造中“一地多尺”现象的原因和处置方案; 进一步阐述了传统营造尺法的两个基本的方向,即“整数制”和“压白制”,并细划了其具体类型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文章梳理分析了唐建中三年南禅寺大殿建筑与像设重建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笔者团队对南禅寺大殿建筑、像设进行了全面而精确的数字化测绘勘察。通过解读南禅寺大殿建筑的实测数据,发现了南禅寺大殿斗栱单材、足材材厚不同的做法,推断出南禅寺大殿的材分、营造尺以及建筑的营造模数和建造逻辑。本文同时对大殿建筑、像设的空间布局进行了测量分析,提出基于视线控制的唐代佛殿建筑像设布局之“高三距五猜想”。在对比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后,本文最终对中晚唐时期佛殿建筑像设营造逻辑与南禅寺大殿的价值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关于元尺长度早期学者指出与宋尺同,这一观点长期影响着学术界,而后来史学者通过元代文献堪比出的元尺长度长期被忽视得不到学术界的讨论和检验。以建筑开间尺度设计原理检验发现,元代文献堪比出的元尺长度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然后基于定量分析的角度采用数理统计的 T 检验法对通过五座元代建筑还原的尺长分析,得出“《元典章》官尺”长 39.5 厘米 / 尺作为五座元代建筑设计施工用尺有 95% 的能。另一方面,永乐宫无极门的开间面阔均能被“省部所降官尺”40.8 厘米 / 尺还原为整 10 尺的现象,反映了 40.8 厘米/ 尺从定性研究的角度上看也具有作为元代官方建筑设计建造用尺的可能。再结合重阳殿的当心间和次间以及北京元代住宅遗址的当心间均能被 39.5 厘米 / 尺或 40.8 厘米 / 尺还原为 10 尺看,这一尺长为认识、研究元代建筑设计尺度规律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肖旻 《南方建筑》2024,(3):42-48
对以材份制度为代表的中国中古时期木构建筑模数制研究,提出了以足材而不以份为模数单位进行探索的思路。基于前期尺度规律研究案例的经验,对南禅寺大殿给出了基于足材模数单位的尺度规律解释,与现有整数尺模数或份数模数的解释形成竞争性观点。强调栱长指标在尺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其研究潜力,将建筑开间、椽架、出跳、转角构造、立面比例等问题通过栱长尺度进行会通阐释。南禅寺大殿作为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其尺度规律研究有重要的史学标尺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整数尺”手法的研究背景,通过对上海嘉定孔庙大成殿的勘察及基于三维点云模型的数据分析,探讨其在屋面坡度设计中的“减尺定侧”作法,即从脊桁至檐桁,相邻桁条之间垂直向间距使用逐渐减小的整数尺的方式;进而结合该地区内多个大木单体样本分析此种定侧方式的营造逻辑和使用范围,以此将“整数尺”手法的研究领域由建筑开间、进深和柱高扩展至屋面坡度层面。  相似文献   

9.
从唐到宋中国殿堂型建筑铺作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到宋中国殿堂型建筑铺作的发展①吴玉敏铺作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是变化最大,最富于创造性的一组构件,唐中期,铺作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晚期的佛光寺东大殿,辽的独乐寺观音阁和应县木塔寺才逐渐形成了独立的铺作体系,宋朝李诫对单个铺作及铺作层的整体性、铺作跳长的...  相似文献   

10.
刘定涛 《古建园林技术》2003,(4):51-56,59,61
通过粤东潮阳灵泉寺大殿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的探讨,对粤东地区殿堂式木构建筑的特点进行研究,希望以此作为对地方性传统建筑保护、设计与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歇山是我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屋顶 形式之一,等级高、应用广、技术有代表性, 因此歇山是我国建筑史,特别是建筑技术史 的重要研究对象。宋金以前歇山技术从萌芽 到成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本文以 宋金以前歇山技术的研究史为研究对象,从 技术要点的角度梳理了其自1931年以来的研 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为高大 的纯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对这栋建筑建筑设 计手法的研究一直是东亚建筑史的经典课 题。本文将在前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应 县木塔建筑设计方法的问题。通过对应县木 塔1962年实测数据的分析,并结合前学的研 究推测该塔当初曾以一定的模数制为方法进 行设计。这个模数制包含三级模数:最高一 级的模数为A=884 cm,控制建筑大的比例关 系;二级模数区分为平面尺度模数NP=8.5 cm 和垂直尺度模数NE=22.1 cm,而A=884 cm为 NP、NE最小公倍数的8倍,同时NP:NE=5:13, 准《营造法式》中的八棱边长与斜径之比,这 一级的模数控制着该建筑的中等规模的空间 尺度;三级模数为该塔“分”值:a=1.7 cm, NP=5a,NE=13a,A=520a,这一级的模数控制 着构件的尺度以及一些空间尺度的微调。  相似文献   

13.
束林 《山西建筑》2009,35(34):10-11
指出材分制控制了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中的构件尺寸,使构件与房屋规模在总体上和谐统一,从大木作的选材过程入手,将一等材尺寸的规定作为材分八等的确立基础,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分析了材分八等具体尺寸的形成原因,以帮助人们认识材分制。  相似文献   

14.
唐代长安城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中阶段性建筑思想的载体,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唐长安城建筑思想,并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本文试图通过唐长安城营建规划中的一些细节内容的剖析和其建筑所综合反映的人文思想来对唐代长安城建筑思想作一个初步的凝练总结.  相似文献   

15.
陆地 《建筑学报》2007,(12):86-88
木构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体,由于与西方砖石体系的建筑遗产存在着较大差异,它们的保护原则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999年颁布的《历史性木结构保存原则》部分地回应了这些争议。本文对该文件的背景、内容、价值和缺陷进行了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建筑有两股源头,两根脉络。一个是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另一个在长江流域以及广大南方水网地带。第一次的大融合与建筑高潮是秦汉建筑,经过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建筑的大融合,中国建筑的木构体系已经成型了。第二次大融合与建筑高潮是唐宋建筑,唐朝为建筑的高潮期,宋代是唐以后的一个“整理”阶段。宋的建筑转向细巧,也有条件出现了我国最有影响的建筑规范——《营造法式》,成为这个高潮的尾声。第三次大融合与建筑高潮是明清建筑。这一次交流融合的规模较小,主要表现在各民族之间、南北之间。明清建筑已经表现了成熟期过去以后的那种深思熟虑,更加条理化、制度化,中期那种雄浑伟大的气魄。  相似文献   

17.
兰州地区亭类建筑作为传统建筑的缩影,除了具有大木营造体系的典型特征,而且拥有该类建筑的独特营造之术。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匠师访谈,对亭类建筑上架木构中翼角部位的关键构件进行剖析,明晰亭的多种结构承重方式,进而厘清兰州亭类建筑与周边及官式营造之差异,最后将结构类型延伸至与屋架“陡如山,平如川”形式上的统一,从“构件—结构—形式”探寻兰州地区亭类建筑独特的建构逻辑。 故此,从建筑类型研究上进一步完善兰州地区传统建筑大木营造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宋代《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中八个材等的划定究竟采用了何种方法,是建筑史学界不断尝试解读诠释的一个问题。第一篇研读笔记试图表明,古代木构建筑的用材与建筑开间尺寸(间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因此在划分材等时也很可能有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使之适用于比较常用的间广尺寸。另一篇则关于《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中的一处条文,认为其中有可能存在文字前后错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Plugged and stacked – the maintenance depot in Andelfingen (CH) as a modern industrial log construction In 2015 a new maintenance depot for utility vehicles was built in Andelfingen (Canton Zurich). The building is 16.50 m wide and 30 m long with a height of 8 m and was supposed to be constructed in wood. Referring to the simpilicity of an assembly set, planar compon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roof and the walls integrating both the load bearing structure and the building envelope and allowing for a simple and fast assembly. This was possible because of modern industrial fabrication techniques which allow to transfer the traditional log construction to a large scale industrial building type. The process of stacking and plugging 2 m high laminated timber components with the length of the entire building, the slotting of the roof beams into the wall and the multilayer board on top rendered possible a timber building with only a few additional iron fasteners put together in only 4 d. Only through close cooperation of architect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 a strong relation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its architectural expression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