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利用Matlab和HFSS设计了一个四阶交叉耦合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器,文中详细介绍了设计步骤,设计出的滤波器中心频率为2.60GHz,通带内的回波损耗为15dB,通带相对带宽FBW=6%,传输零点位置在2.485GHz和2.72GHz。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微带交叉耦合滤波器的简化设计。通过约束传输零点之间的关系,简化了带通滤波器交差耦合的拓扑结构,同时又较好保持了带通滤波器带外的抑制能力。在利用微带结构实现时,采用了谐振器顺序耦合的结构,降低了滤波器微调的难度。同时在第一和第四谐振器间增加一段传输线以引入交叉耦合,通过调整引入传输线的位置等可调整相应传输零点的位置,增加了滤波器设计的灵活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相关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耦合谐振电路在微波滤波器的设计,尤其是在窄带滤波器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基于耦合系数和外部品质因数的耦合谐振电路滤波器的方法设计了X 波段的开环交叉耦合微带带通滤波器。由于引入非相邻谐振器之间的交叉耦合,在滤波器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之间有多个通路,这种多径结构能在有限频率处产生多个传输零点,而且通过调整传输零点的位置,可以调整滤波器选择性和带内群时延性能。设计的滤波器在介电常数为2. 2、厚度为0. 254mm 的RO5880 介质板上加工,测试结果显示,该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损耗低、选择性高、带外抑制极佳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层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双通带滤波器。滤波器由传统折叠排列的6个谐振腔组成。通过在通带内设置一对传输零点,将传统滤波器的通带一分为二,实现了双通带。仿真结果表明滤波器的两个通带分别工作于9.85 GHz和10.08 GHz,在相对带宽分别为1.29%和1.76%的通带内,插入损耗小于1.68 dB和1.3 dB,回波损耗大于24 dB和14 dB,通带之间的隔离大于17 dB。该滤波器在无线通讯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10.
一种具有传输零点的Hairpin带通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在微带(hairpin)滤波器的谐振器上并联微带开路线,构成了一种新的hairpin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在通带附近有一对传输零点,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以及频率选择特性。由于这种类型的微带滤波器实现传输零点不需要通过滤波器非相邻谐振器间的交叉耦合来获得,因此,设计过程非常简单。 相似文献
11.
12.
一种新型交指-发夹型多层带状线带通滤波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指-发夹型多层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结构,并设计加工了一个中心频率为2.25GHz,分数带宽为31%的四级带通滤波器,测试值与仿真值吻合得较好.通过仿真结果比较以及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交指型带通滤波器相比,新型交指-发夹型滤波器不但体积减小了约一半,而且能够方便地引入交叉耦合,从而在阻带内产生传输零点,很好地改善滤波器的频率选择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滤波器的阻带衰减,研究了源与负载感性交叉耦合的小型介质滤波器。首次提出一种新概念:将源和负载看作准谐振器。以贴片电感作为源与负载之间、源与第二个谐振器之间的交叉耦合元件,两个准谐振器和两个介质谐振器可构成级联四节(CQ),一个准谐振器和两个介质谐振器可构成级联三节(CT)。分析了传输零点的位置,详细讨论了这种滤波器结构的设计方法。采用介电常数为80的介质陶瓷组装了3个两级介质滤波器,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传输零点的个数和位置与仿真设计相符合。滤波器的体积小,均为14 mm×6.5 mm×10 mm。 相似文献
14.
15.
设计了一种采用折叠双模谐振器结构的新型双模微带带通滤波器。通过在折叠双模谐振器两侧加载交叉耦合结构,使通带两端产生一对传输零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损耗低,带外抑制性能好等优点,且其中心频率为3.65 GHz,通带为2.5~4.8 GHz,最大回波损耗优于-33.5 dB,最小插入损耗为-0.18 dB,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采用折叠双模谐振器结构的新型双模微带带通滤波器。通过在折叠双模谐振器两侧加载交叉耦合结构,使通带两端产生一对传输零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损耗低,带外抑制性能好等优点,且其中心频率为3.65GHz,通带为2.5~4.8GHz,最大回波损耗优于-33.5dB,最小插入损耗为-0.18dB,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阿片药物,它的出现使得麻醉可控性和预见性得到了优化。最近有更多的研究将它用于产科的麻醉与镇痛,为产科麻醉用药带来了新的选择。本文将就瑞芬太尼近年来在产科麻醉与镇痛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种小型的交叉耦合阶梯阻抗谐振器带通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型化的阶梯阻抗谐振器设计了一种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引入的交叉耦合结构在带外产生了一对传输零点以更好地抑制带外干扰信号而不影响通带特性.由于采用了小型化的阶梯阻抗谐振器,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尺寸大为减小,同时寄生通带移向更高端.实验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广义切比雪夫响应、非谐振节点以及极点提取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款直线型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一种新颖的结构,以非谐振节点的方式,分别成功地在阻带高低端指定频率点处引入了传输零点,使带外抑制提高了15dB以上,插损小于0.5dB,并且保证了滤波器整体的直线型结构,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运用价值.文中以中心频率6 GHz、带宽1 GHz的5腔直线型交指滤波器为例,介绍了滤波器的设计以及引入传输零点的过程,用HFSS进行仿真,结果理想,证明了这种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