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2.
热处理对高铬铸铁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铬铸铁经过不同热处理后的组织与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越高,碳化物溶解越多,空冷后碳化物体积分数越小,1050 ℃×0.5 h空冷后,碳化物体积分数为21%.随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温度的升高,二次碳化物析出量增加,微区显微硬度增高.1050℃×0.5 h+280℃×1.5h处理后,与铸态高铬铸铁相比磨损量减少了35%.  相似文献   

3.
通过扫描电镜、冲击试验机和动载冲击磨料磨损试验机等对低合金耐磨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铸态组织由珠光体和碳化物组成,铸态合金的宏观硬度为41.3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6.1 J,磨损量为1.4378 g.经水玻璃(Na2SiO3)和PAG淬火后,显微组织均转变为回火板条马氏体和碳化物,宏观...  相似文献   

4.
激冷铸铁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淬火及回火热处理对激冷铸铁白口层的显微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可以使激冷铸铁的白口层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从而显著提高其耐磨性,且随淬火温度提高耐磨性先下降后又升高,低温回火基本不影响这一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激冷铸铁挺柱的组织和耐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不同冷铁材料及其厚度、孕育剂量和碳量对激冷铸铁挺柱的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对Ni—P—SiC复合电镀层组织结构和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晓军  傅光 《表面技术》1995,24(6):10-12
用X射线衍射和SEM等方法研究了电沉积Ni-P-SiC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并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这种电沉积复合镀层的Ni-P基质为非晶态,而SiC则仍为晶态。  相似文献   

7.
高铬白口铸铁耐磨性和显微组织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高铬白口铸铁亚临界热处理后耐磨性和显微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铬铸铁在亚临界热处理过程中C和Cr以M23C6型二次碳化物的形式析出,导致奥氏体Ms点升高,使其在冷却时发生马氏体转变。马氏体的高硬度改善了合金耐磨性。合金耐磨性和合金组织中残留奥氏体含量具有相互对应关系,本试验中此含量为10%左右。当残留奥氏体含量低于10%时,由于(Fe,Cr)23C6发生向M3C型碳化物的原位转变,相应的组织转变为珠光体,导致耐磨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8.
激光热处理提高高速钢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激光重熔可提高W18Cr4V高速钢的红硬性,但使耐磨性降低,激光重熔后重新淬火以及固枋相变硬化处理后500-600℃3次回火,其耐磨性较常规热处理后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铸造技术》2017,(10):2389-2392
研究了淬火温度分别为940、1 000、1 060℃时高硼低碳铸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淬火温度下,钢的组织均由马氏体+硼化物+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成。随着淬火温度逐渐升高,硼化物由连续的网状向孤立的杆、块和粒状转化;硬度先上升后平缓下降,磨损失重量先下降后增大;经1 000℃×1.5 h水冷淬火+200℃×3 h回火后,钢的硬度上升到最大值53 HRC,磨损失重量下降到最小值14.2 mg,相对940℃时的硬度和耐磨性分别提高了1.07倍和2.28倍。  相似文献   

10.
卡套的复合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GCr15钢不同热处理后的磨损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GCr15钢经过淬火回火、渗硼、渗钒等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磨损特性,结合表面磨损形貌,探讨了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对激光熔覆Ni基合金层组织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显微硬度计和洛氏硬度计研究了45钢激光熔覆Ni基合金及后续热处理后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洛氏硬度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Ni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的洛氏硬度高达43HRC,热处理又进一步使熔覆层的硬度提高到56HRC。组织细化、Cr1.65Fe0.35B0.96和Cr2B3硬质相的析出是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以高铬铸铁、100V钢和镍基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处理前后金相组织及硬度的对比和摩擦磨损后磨损表面的SEM照片、能谱分析,研究了金相组织、硬度和耐磨性之间的关系,表明合金中基体组织的强韧化是提高耐磨材料抗磨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磨性.方法 采用电镀法在304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镍涂层预处理,然后在450℃及以下,于流动的高纯度NH3中进行气体渗氮,获得复合表面处理试样.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仪,研究了渗氮层的组织、相组成和显微硬度.使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选用硬度相差很大的两种材料GCr15和Si3N4作为摩擦副,对其耐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 在400℃时,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基底表面生成约6.34μm厚的连续渗氮层,而单一渗氮试样表面没有渗氮层形成,而且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厚度为24.26μm,约是单一渗氮处理试样的7.85倍.40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主要由γN-Fe组成.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主要由γN-Fe和少量铬的氮化物组成.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最大硬度分别为780HV0.05和1450HV0.05,分别是原材料的3.3和6.2倍.与原材料相比,以GCr15作摩擦副时,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下降了约75.7%和89.4%;以Si3N4作摩擦副时,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下降了约82.5%和88%.结论 镍涂层预处理有利于提高气体渗氮效率.复合表面处理明显提高了材料的渗氮层厚度、硬度及耐磨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熵合金的设计理念制备CuCrFeMnTiAlx(x=0,0.5,1.0,1.5)合金,研究Al含量对该合金系组织结构、硬度及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铸态高熵合金具有简单结构,随Al含量增加,结构由密排六方转变为面心立方;合金的组织为典型的枝晶组织,枝晶间Cu富集的现象明显;合金硬度随着Al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Al-1.5合金的硬度最高,可以达到7.19GPa;Al-0.5合金在摩擦过程中表面产生氧化区,降低了摩擦系数,因此Al-0.5合金的耐磨性最佳。  相似文献   

16.
深冷处理对Cr12MoV钢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华 《热处理》2010,25(6):59-62
对经不同工艺深冷处理后的Cr12MoV钢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Cr12MoV钢的硬度;淬火后进行深冷处理+180℃×8 h回火后没有改善Cr12MoV钢的冲击韧度;深冷处理可明显提高Cr12MoV钢的耐磨性,其中深冷处理6 h的耐磨性提高最为显著,其磨损失重下降了51.2%。  相似文献   

17.
以TiN和NiCrBSi合金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出TiN颗粒增强Ni基合金涂层。利用XRD,SEM和TEM等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相组成及微观组织,并测试了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由熔覆区和稀释区2个区域组成,熔覆区的组织是在γ-Ni树枝晶和γ-Ni+Ni3B层片状共晶的基体上均匀地分布着TiN颗粒和针状尬3C6相,显微硬度在9000MPa-12000MPa之间.稀释区为基底TC4合金和熔覆材料Ni基合金的混合凝固区,呈胞状晶和树枝晶形态。激光熔覆层中存在颗粒强化、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等多种强化作用,大幅度地提高了TC4合金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频感应熔覆技术在圆柱试棒表面制备了FeCrBSi熔覆层,并研究了热处理对该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BSi熔覆层均匀致密,无缺陷,与基体达到冶金结合;热处理可使界面均匀化,组织稳定化,界面处化学成分连续分布;热处理后熔覆层组织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析出二次碳化物,共晶碳化物数量减少,形状由鱼骨状改...  相似文献   

19.
W6Mo5Cr4V2高速钢激光相变硬化组织与耐磨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了W6Mo5Cr4V2(M2)高速钢经激光相变硬化后的组织与耐磨性。结果表明,经激光淬火后可获得1000HV以上的超高硬度,组织是细马氏体,激光相变硬化层的耐磨性与常规处理的相比提高约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