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模式和方法也将随之改变,特别是科技领域的管理工作者更应该改变思维方式,树立创新意识,抓住机遇,运用先进理论和手段迎接挑战,使高等院校科技管理工作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胡庆武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9,(5):33-36
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围绕着大学生创新科研的导向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导向政策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大学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结合作者参加大学生科研和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实践体会,提出应以培养创新科研方法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创新科研活动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6.
7.
8.
建筑设计创新源于人们的需求,同时又应该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创新中人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建筑设计创新的社会性需求的分析,研究建筑设计创新的社会需求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供给之间的关系,揭示建筑设计创新与社会需求之间复杂、重要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创新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中小学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深入剖析了创新教学模式对校园空间设计提出的新需求,旨在为构建契合新时代教育诉求的校园空间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中国目前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借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学之机,深入剖析美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从招生质量、培养过程、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三方面对中美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基于美国高等院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的改进建议,包括充分保障科研生活、改进招生模式、推动课程论文双轮驱动、提供人才培养创新环境与文化建设、建立导师组、服务博士生个性化需求、注重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等,以期推进中国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为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苑大勇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8,(6):14-17
欧美高等教育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估也受到内部和外部诸多力量的共同影响,在此背景之下问责制成为评估中的重要力量,各种各样的博士教育质量评估方案不断出现。在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估过程中,对教学的重视成为趋势,全国范围内的评估得到强化,专业学科层次的博士评估不断进行,基金会对于博士评估方式也出现改变,欧美博士培养的质量则因不断进行的评估而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梅海玲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9,(6)
由于不同的国情和文化传统,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各具特色。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通过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区域结构方面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提出了对中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双教师任课制度是在本科专业课教学中,一门课程安排两名教师任课的制度。按照一定的原则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双任课教师制度具有一些优点。其主要优点是在不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灵活性,避免教师在参加学术培训和交流时、在参加科研工作和工程实践时和教学时间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试图探究城市、野心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阐述如今中国之于美国来说就像是当初美国之于"旧世界"——明日的工厂、大胆的城市未来的熔炉。文章在将上海浦东的天际线比作中国城市激变的标准案例的同时,归纳出它与美国城市的黄金时代——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之间的类似之处。文章继而描述了汽车与郊区的诱惑如何平息美国的城市期望,并导致美国进入一个低效的、不可持续的城市无序蔓延的时代。文中痛惜怯懦与短视已经成为如今美国的建筑文化特色,无数障碍在阻挠建筑建起来。但文章依然意识到这种发展的缓慢未必是有害的,并总结出一个真正进步的社会是那些拥有人本主义的"软件"的社会——例如保护市民不被野心过大的发展计划所伤害,以及其他对社会的平等与公正的保障——这与高耸的摩天楼和耀眼的公共建筑等"硬件"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对“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促进“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专门计划与一系列措施,不少地方政府也予以积极配合,力图以此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棕地”问题对我们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但并不等于此类问题在我国还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