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摸清流域水资源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对宁夏水资源进行管控,开展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以2015年为现状年,从水量和水质要素出发,统计用水总量、地下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污染物入河量承载状况等多项指标,采用"短板法"选取"短板"要素作为评价的最终结果,得到现状年宁夏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临界超载。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对发现和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维度高、指标权重主观性强等问题,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尽可能保留评价指标信息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指标维度,同时能客观量化不同维度综合指标的权重,此外模型构造不同维度的函数关系,明确给出了不同承载等级的分界线.模...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我国众多油田城市在油气开发和建设中对本地区的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影响,结合油气资源自身特点,提出了油气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并从资源禀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选取若干评价因子,构建了“承载本底-承载状态-承载能力” 评价指标的油气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并以该方法对延安市油气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试点评价。结果表明:延安市油气资源有较强的禀赋,整体承载能力较好,但应该注意开采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当地实际情况,应用效果良好,为我国能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及生态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襄阳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的基础上,对襄阳的各个行政区域及部门的供水、用水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襄阳市水资源供需是否平衡.然后利用水资源负载指数模型对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利用水资源承载指数模型对襄阳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襄阳市水资源的供水与用水量基本持平;负载指数维持在5.25~21.56之间,多年平均值为13.12,表明襄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高,其开发利用的潜力已经较小;而其水资源承载指数维持在0.32~0.93之间,多年平均值为0.64,其水资源承载等级为IV,达到平衡有余的水平,但是在逐步接近临界超载的状况.最后,根据此次论文研究的结果,提出实现襄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以期对襄阳市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战略工程,自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其发挥的综合效益日益显著,对中线工程的供水综合效益进行量化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从调水对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程度的视角,探析了供水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结合可变模糊集理论和云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综合评判模型,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各指标对应不同评价等级差异度函数的云模型,利用三角形正向云生成方法随机产生差异度值,并进行可变模糊综合评价。以北京市为典型研究区,分析预测2030年情形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发挥的综合效益,经计算,该综合效益可提高当地水资源承载力2.32%。以水资源承载力提高的程度作为综合效益评价标准,为南水北调综合效益的评价提出一种新思路:基于可变云模型综合评价方法,统筹考虑评价中的"优"和"劣"两个方面,兼顾评价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因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合理地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考虑各要素的评价结果,从承载支撑力和承载压力两方面出发,选取水量、水质要素承载支撑力和压力评价的实物量指标,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风险矩阵方法(RMM-WCC),采用短板法进行单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运用风险矩阵方法对单要素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最后得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综合评价结果。将RMM-WCC应用于安徽省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得到该区域的水资源承载状态,对于超载的状态指出了超载原因,并给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该评价结果可为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同时,RMMWCC在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等承载力综合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南流江是广西南部独流入海诸河中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受水量、水质、工程等因素影响,南流江流域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依据南流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从流域层面涉水规划、流域水量分配、用水统计方法和水资源监控、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等6个方面剖析了该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流域内部各区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生态服务功能、开发方式、水循环特征、水环境特征的空间差异,将流域划分为生态区、农村区、城市区3类区域,从流域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细化分解、水资源红线管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流域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考核评估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安徽省2008~2017年实际用水资料,对全省现状用水水平与效率及其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根据区域自然地理情况、水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以分区的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和系统思考,对用水效率的提升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评价区域的用水水平,采用基于欧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将灌区用水水平的不同阶段作为物元的事物,将各阶段的评价指标及其模糊量值作为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复合模糊物元与标准物元之间的欧式贴近度,综合分析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确定区域用水水平,为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合理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以宝鸡峡灌区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峡灌区的用水水平处于发展阶段,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一定规模但仍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0.
权重趋势系数模糊优选法在供水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跨流域调水系统中供水方案的合理选取,针对现有的模糊优选模型,通过引入评价指标的权重趋势系数,将主观权重与系统客观发展趋势有机结合,并考虑权重趋势系数对主观权重的修正,建立一个评价与优选跨流域调水系统供水决策方案的模糊识别模型.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模糊识别模型与相应的评价方法可行、实用,既考虑了决策者主观意愿、又考虑了事物的客观发展趋势,因而使方案优选结果更切合实际,并容易据水资源系统的未来供水需求实时修正评价指标的权重趋势系数,以优选出符合用水发展趋势的最优方案,该方法很好扩展与充实了只单纯考虑主观权重的现行供水方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云综合评判模型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建立了基于云理论的综合评判模型,将不确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用隶属函数描述了评价等级的模糊性,又利用超熵概念充分考虑了隶属度本身存在的随机性.将云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洮河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并同传统模糊综合评判、可拓评价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并能体现出评价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区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行评价方法大多依赖于静态数据构建研究对象与等级标准之间的关联函数,而对信息的动态性考虑不足。针对这个问题,利用集对分析态势评价法和偏联系数方法探索不同等级之间的动态平衡机制,构建了一种融合信息演化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首先,参照相关研究成果,获取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计算各研究对象的三元评价联系数;其次,针对传统集对势与评价等级值不能在数值上对应的不足,研究提出了集对势特征值的概念,对系统所处的态势及等级进行统一量化表征;然后,分析三元联系数中相邻联系分量之间的演化规律,基于一阶偏联系数方法,利用各分量与相邻分量向该分量的一阶演化值之和刻画联系数对各等级的支持度,进而判定研究对象所处的等级,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评价;挖掘同反分量之间的深度迁移,利用二阶偏联系数对模型进行拓展研究;最后,综合以上结果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将模型应用于合肥市2009-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结果表明: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临界状态,但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与置信度阈值判别法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克服了一定的主观性,且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问题,采用"自然-人工"二元模式识别出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和水资源因素为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多层次半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多重赋权的改进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开封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计算结果显示,在2004~2013年间,2007年为水资源承载力的最优年份。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有效处理区域水资源分配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基于信息熵原理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与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相耦合,进行各子区域水资源量合理配置的新模型(EFPR-FAHP)。结果说明:用EFPR-FAHP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数学物理概念明确,方法简明、通用,计算结果客观、合理,在区域水资源和环境管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资源承载能力概念,给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把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纳污能力以及万人均GDP最低标准视为"区间"值,建立了模糊约束线性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的基本过程.应用于日照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中,并与文献[5]的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实用性强,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6.
以禹州市水资源供需现状为依据,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禹州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通过模型运算和求解,得出未来10 a内禹州市水资源的承载人口、经济等变化趋势.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禹州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优化配置方案,可为制定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宝鸡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综合发展和规划非常重要.针对宝鸡市水资源系统所具有的复杂系统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在对其进行结构和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划分为人口、农业、工业、水污染、水资源5个子系统,通过各层次的反馈关系,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策略模拟试验了政策变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对模型模拟结果的比较,提出了适合的经济发展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出具有普遍应用意义的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系统,通过可视化编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技术开发出了一套智能化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平台,并介绍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平台的功能以及系统的结构及应用。所建立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可有效地实现现状年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计算、未来不同水平年的承载...  相似文献   

19.
在探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影响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资源、环境、人口和科技等主要因素,将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置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复合巨系统的背景下,制定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框架,揭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部逻辑关系,并将这种内部逻辑关系用函数关系表征,最后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框架和内部关系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选择北京市大兴区为研究区,结合不同水管理模式下水资源转换数据,并参考和吸收有关成果经验,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操作性、一致性、可比性及目标性等原则,从灌溉用水效率、主要作物水分生产率、区域耗水量、区域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水资源水质等6个方面构建了灌溉用水管理指标体系.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构建的灌溉用水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彼此间存在信息重叠问题;为解决指标体系全面性与独立性问题,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灌溉用水管理评价方法,并利用Kolmogorov-Smiromov(K-S)正态分布检验概率(Pk-s)对综合主成分得分分值的统计分布进行了非参数检验,在此基础上获得不同用水管理模式下灌溉用水管理评价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