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负载CaTiO3:Pr3+的多孔SiO2复合材料,并探究了材料的最佳煅烧温度.利用SEM、XRD、FT-IR研究了材料的结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材料的发光性能,为选择合适的温度提供了依 据.材料的激发波长为325nm和375nm;发射波长为613nm,对应于Pr3+的1D2-3 H4跃迁.随着煅烧温度由500℃升高到1000℃,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800℃发光最强,且由SEM电镜看出,合成的材料分布均匀,呈球形,颗粒尺寸在500nm左右,煅烧之后材料的形貌及颗粒尺寸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云母基材表面双层包覆二氧化钛和镨掺杂氢氧化钙, 经高温煅烧在两层之间生成镨掺杂钛酸钙(CaTiO3:Pr3+)荧光层。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全自动色差计、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样品的性能。结果表明, 当氧化钙理论包覆率为5.3%、镨浓度相对硝酸钙为0.2mol%、煅烧温度为900℃时, 样品表面均匀、致密, 具有较好的珠光性能和荧光强度, 样品的激发光谱由264、304和380 nm三个激发峰组成, 最大发射波长主峰位于613 nm, 呈红光发射, 对应于Pr3+1D23H4跃迁。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辅助共沉淀法制备紫外发射荧光粉Sr1-xCO3:xCe3+,并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测试、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分别对样品SrCO3:Ce3+的形貌、粒径、物相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Ce3+作为发光中心进入到纯斜方晶系碳酸锶晶格中,没有导致晶体结构的变化;样品呈类球状分布,粒径范围3~8μm,中值粒径d50=5.518μm;以254、327 nm波长激发均产生峰值位于354、378 nm的宽发射谱带,位于近紫外发射区,可以应用于黑光灯等;随着Ce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大,发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其淬灭浓度为1.5%(摩尔分数);根据Dexter理论得出样品的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四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共沉淀法合成Sr5Al8O17:Pr3+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Pr掺杂的Sr5 Al8 O17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等技术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并探讨了煅烧温度、正反滴法、Pr的掺量、不同助熔剂及NaF含量等因素对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可以合成纯相Sr5 Al8 O12,掺杂2moL% Pr的Sr5 Al8 O17发光材料在3...  相似文献   

6.
利用酸催化的sol-gel法制备了纯TiO2和Pr3 (1.25%)掺杂TiO2纳米粉体,采用XRD、BET、XPS、DRS和SP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其光活性,探讨了Pr3 掺杂对TiO2纳米粉体的光活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与纯TiO2相比,TiO2/Pr2O3纳米粒子的光活性显著提高;掺杂Pr3 可以强烈抑制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相变,阻碍晶粒生长,提高高温组织稳定性,改善粉体的表面织构特性,增加粉体的表面羟基和吸附氧含量;Pr3 掺杂能促进光生e-/h 的分离,提高光生e-/h 的氧化还原能力,改善样品表面的吸光性能.由于产生了量子尺寸效应,复合粉体的紫外吸收带边蓝移.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负载CaTiO3∶Pr3+的多孔SiO2复合材料,并探究了材料的最佳煅烧温度。利用SEM、XRD、FT-IR研究了材料的结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材料的发光性能,为选择合适的温度提供了依据。材料的激发波长为325nm和375nm;发射波长为613nm,对应于Pr3+的1 D2-3 H4跃迁。随着煅烧温度由500℃升高到1000℃,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800℃发光最强,且由SEM电镜看出,合成的材料分布均匀,呈球形,颗粒尺寸在500nm左右,煅烧之后材料的形貌及颗粒尺寸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已有实验表明贵金属Pt能够随外界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自发地在钙钛矿CaTiO3内部和表面之间迁移,有效抑制贵金属颗粒的烧结,使得贵金属长期保持高效的催化活性,因此该体系被称为汽车尾气“智能催化剂”.但当前对该体系中贵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贵金属迁移特性发生的条件以及程度的研究很少.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集团展开法以及蒙特卡洛方法相结合构建PtOx-CaO-TiOx三元相图,对可再生汽车尾气催化剂Pt掺杂CaTiO3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第一性原理相图分析表明,Pt能够以不同浓度取代CaTiO3中的Ti原子;而热力学相图分析表明,Pt掺杂到CaTiO3中将形成固溶体,更重要的是Pt能够在氧化还原条件下与CaTiO3形成固溶体或者析出,与“智能催化剂”的概念相一致.此外,相图分析还预测了其它一些氧化物以及合金结构的存在,并得到了这些物质之间的相变规律.这些结果将为实验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有利于开发高效的汽车尾气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固相法制备的高密度发光材料γ-Bi2WO6:Pr3+的结构、光致发光光谱、激发谱和γ-Bi2WO6的漫反射谱.由实验测得它的晶格参数为α=5.45A,b=16.42A,c=5.43A,密度Dx=9.53g/cm3.它的光致发光光谱主发射峰位于600、608、611、629nm,分别来自于Pr3+的1D2→3H4、2Po→3H6、3Po→3H6、3Po→3F2跃迁的发射.其激发谱由位于约225~430nm范围内、最大值约在372nm的主激发带和450nm的激发峰组成;主激发带来自于基质,可能是基质的带间吸收、W-O间电荷迁移吸收和缺陷能级的吸收;450nm的激发峰来自于 Pr3+的3H4→3P2跃迁吸收.BWO:Pr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 0.8mol%左右.  相似文献   

10.
Y_2SiO_5:Eu~(3+)纳米荧光粉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凝胶燃烧法制备Y2SiO5:Eu3+纳米荧光粉.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在1 100℃以下烧结得到X1型物相,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在1 300℃以上烧结得到X2型物相,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研究了各样品的红外光谱,发现同物相的校正面积和校正高度随颗粒增大而增大,在物相转型时发生突变,X2型吸收峰位发生蓝移;研究了室温下样品在395 nm紫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射光谱,发现纳米荧光粉的5D0→7F0峰相比体材料发生蓝移,5D0→7F2峰相比于体材料中心位置变化不大,而谱带明显加宽.随着烧结温度降低,荧光粉颗粒减小,5D0→7F2的跃迁峰强度回落,但5D0→7F1与5D0→7F4的跃迁峰强度变化不大.Eu3+在Y2SiO5基质中占有两个不同的格位,不同的能级产生两套光谱致使峰数比退简并的峰数多.  相似文献   

11.
以硝酸镧和硝酸铁为氧化剂,柠檬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FeO3.通过XRD和SEM研究了分别以氨水和NaOH溶液为pH调节剂,前驱物溶液pH值对制备的纳米LaFe03粉体的晶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pH调节剂和前驱物溶液pH值对燃烧产物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和微观相貌都有显著的影响.氨水调...  相似文献   

12.
李婧  李健平  吴文娟  肖定全  朱建国 《功能材料》2012,(10):1244-1246,1250
分别采用碳酸氢铵和尿素为沉淀剂用沉淀法制备了Pr掺杂的YAG纳米粉体。并利用XRD、FT-IR、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成分、粒度和形貌等性能分析,讨论了不同沉淀剂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碳酸氢铵沉淀法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制备颗粒均匀、分散性良好的YAG纳米粉体;而尿素沉淀法所制备的粉体需要较高的煅烧温度,粉体粒径大、团聚较为严重。此外,Pr∶YAG纳米粉体的荧光强度随粉体粒径的增大而加强。  相似文献   

13.
系统介绍了YAG:Ce~(3+)荧光粉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目前制备中应用较多的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喷雾热解法、燃烧法、固相法等几种方法的国内外新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了掺杂以及电荷补偿、助熔剂、包覆及热处理与使用温度等因素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白光LED用YAG:Ce~(3+)荧光粉性能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Y2O3为基质材料,掺杂不同含量的Nd3+添加PEG和(NH4)2SO4为分散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性能良好的Nd3+:Y2O3纳米粉.对前驱体和不同温度下煅烧后的粉体进行差热热重、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和透射电镜等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产物为Y2(OH)5(NO3)·nH2O时,Nd3+完全固溶于Y2O3的立方晶格中,Nd3+:Y2O3粉体大小均匀,近似球形.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颗粒逐渐长大,900℃煅烧2h后颗粒尺寸约为40~60nm;粉体在1700℃和真空度为1×10-3Pa条件下烧结6h得到的Nd3+:Y2O3透明陶瓷的透光率接近78%.  相似文献   

15.
李斌  杜芳林 《功能材料》2007,38(A01):307-308
以钨酸钠为原料,采用溶胶技术结合浸渍镀膜方法制备出WO3薄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草酸浓度的大小对产物粒径和紫外-可见透过光谱特性均有影响,随着草酸浓度的增大,产物的粒径减小,在可见光附近的透过率增大。热处理温度对产物的光透过性有影响,处理温度越高,光透过率越大。  相似文献   

16.
陈玉立褚颖  唐新峰 《功能材料》2007,38(A04):1356-1358
探索了乙醇共沉淀法制备纳米CoSb3化合物前驱体。采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以SbCl3和COCl2.6H2O为起始原料,NaOH作沉淀剂,得到了蓝色的沉淀。所得沉淀的混合溶液分别经过直接干燥和多次洗涤后干燥,得到了两种不同的前驱体粉体。研究了两种前驱体粉体的相组成和微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添加醋酸钠制备了纳米羟基氧化镓(GaOOH)粉体和纳米GaOOH:Eu3+荧光粉,使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产物的形貌、晶相和发光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醋酸钠(NaAc)在控制晶体粒径和形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40℃水热条件下,未添加醋酸钠下得到的是纺锤体GaOOH,添加醋酸钠得到的是立方体块状GaOOH,在170℃水热条件下,添加醋酸钠得到的是纳米GaOOH粉体,平均粒径约为5nm,并简单讨论了不同形貌GaOOH的生长机制。比较不同温度添加醋酸钠制备的GaOOH: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发现,170℃得到的GaOOH:Eu3+发光强度140℃的样品,不同掺杂浓度发光性能结果表明Eu3+浓度为10%(摩尔分数)发光强度最高,是已报道的掺杂浓度的4倍,在掺杂浓度为15%(摩尔分数)观察到了浓度猝灭现象。  相似文献   

18.
郭鹏  彭林志  张为海  刘雷  熊娟 《无机材料学报》2015,30(11):1172-1176
采用水热合成和低温煅烧两步法工艺制备了不同浓度(0~1.5mol%)镨掺杂锡酸镁, 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荧光光谱仪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 研究了Pr掺杂量对锡酸镁微观形貌的影响, 并讨论了其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Mg2SnO4: Pr3+为立方反尖晶石结构的立方纳米颗粒; 与未掺杂的Mg2SnO4相比, Pr掺杂浓度的增加使颗粒尺寸变大, 并使颗粒边角锐化。不同浓度Mg2SnO4: Pr3+的发射光谱表明Mg2SnO4: Pr3+样品中存在530、570 nm两处发射峰, 前者与Mg2SnO4基质中的氧空位有关, 后者由Pr元素3P0-3H5能级的跃迁造成。随着Pr掺杂浓度增加, 锡酸镁颗粒尺寸变大、发光中心增多, 使得Pr掺杂锡酸镁纳米颗粒在570 nm处的发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粉体材料.用溶液吸附法、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古埃磁天平法对添加柠檬酸根前后的纳米Fe3O4粉体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根制备的纳米Fe3O4粉体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499,晶粒粒径为8nm,磁化率为11.6534,颗粒度小,分散性好,磁性能更高.  相似文献   

20.
深红波段LiAlO2:Fe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得Li Al O2:Fe3+,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含量和反应条件:1 mol体系中,n(Li)/n(Al)=0.93,n(Fe)=0.006 mol,并在1470℃下灼烧3h。XRD分析确证为四方晶系。在λem=743nm监测下,激发光谱峰为266nm;且在λex=266nm的激发下,发射光谱峰为743nm,色坐标x=0.7352,y=0.26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