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IEEE 1500标准的不断推广应用,兼容该标准的IP核也越来越多,具有IEEE 1500标准结构的IP核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片上系统的设计中;由于IEEE 1500标准定义了外壳架构和测试访问机制,因此如何实现片上系统中IP核的外壳架构和测试访问机制的测试控制便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研究标准的基础上,基于外壳架构和CAS-BUS测试访问机制,提出IP核的并行测试控制架构,通过多IP核的仿真时序图分析,验证了测试控制架构的有效性;该架构能够实现多IP核的并行测试控制,节约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为片上系统的测试控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系统芯片测试策略--IEEE P1500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EEE P1500标准旨在增强嵌入式核应用商和提供商之间的交流,为SOC的测试确定标准,以确保系统芯片的快速上市,降低芯片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从IEEE P1500标准的目的与意义、该标准定义的系统结构、标准的制订原则、测试的实现方式等角度对该标准进行详细的剖析,指出了该标准目前的进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该标准与其他相关协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未来的系统芯片设计将基于IP设计,为了加强嵌入式核应用商和提供商之间的交流,确保系统芯片的快速上市,降低芯片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IEEE提出了P1500标准。从基于IP设计系统芯片的角度,对IEEEP1500标准的目的与意义、该标准定义的系统结构、标准的制订原则、测试的实现方式等角度对该标准进行详细的剖析,指出了该标准目前的进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该标准与其他相关协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IEEE1149中TAP控制器的概念与IEEE1500 wrapper的概念相结合,设计出一款基于IEEE1500测试标准同时兼容IEEE1149测试标准的测试控制器,并设计了满足不同时钟域同时并行配置通用寄存器的功能,可以节省多个时钟域串行配置寄存器的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结果中的verdi仿真图表明文章所设计的测试结构达到了预期。  相似文献   

5.
集成电路深亚微米制造技术和设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基于IP核复用的SOC设计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IP核的来源不同,设计标准的不兼容等因素,使得SOC的测试变得越来越困难;IEEE为解决SOC的测试问题提出了嵌入式芯核测试标准IEEE Std 1500,致力于建立标准化的IP核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测试接口,简化核测试信息的复用;文章详细介绍了IEEE Std 1500标准的测试架构,使用方法和核测试描述语言CTL,同时给出标准中提出的SOC可测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IEEE P1500测试架构,详细分析并实现了IP核的测试环(Wrapper)结构,给出了一种支持该标准的芯片级测试控制结构。该结构能控制基于总线结构的TAM以及P1500 Wrapper,通过芯片级CTAP控制器,支持串行或并行测试访问,实现了核内测试以及核间互连测试。同时该结构只需5根额外测试管脚。  相似文献   

7.
IEEE 1451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标准的发展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IEEE 1451标准由IEEE 1451.1、1451.2、P1451.3和P1451.4组成。它定义了一套连接传感器到网络的标准化通用接口,建立了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框架,这使得传感器制造商有能力支持多种网络。然而,IEEE 1451标准在应用中存在着一些困难。本文简要介绍IEEE 1451标准的内容和发展过程,分析限制该标准应用的一些原因,讨论IEEE 1451.x标准之间的关系,给出一个用于机器人手爪的基于IEEE 1451.1标准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IEEE 1500为核供应者与核应用者提供接口,可有效实现测试电路复用。简要分析IEEE 1500标准,包括核测试壳Wrapper及核测试语言(CTL)两者的结构和特点;论述基于IEEE 1500的数字SOC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设计了测试系统的软硬件体系结构,并构建了测试系统;通过DEMO电路测试验证,系统可正确实现扫描链完备性测试、核功能内测试及核互连测试,表明系统工作稳定,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路由器产品支持的主流协议标准是IEEE 802.11n,并且向下兼容IEEE 802.11g、IEEE 802.11b。这里我们首先要认识这个标准所包含的意义,在选购的无线路由器产品的时候经常会看到“IEEE”,其实它是一个国际的无线标准组织,它负责电气与电子设备、试验方法、原器件、符号、定义以及测试方法等方面的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10.
802.11n标准仍在草案阶段,802.11r刚刚通过,一些工程师们又开始提出一种新的无线网络标准。这个标准被暂时称之为IEEE 802.11VHT(Verv High Throughput,极高吞吐量),最低速度也有1000Mbps。目前IEEE还未对此项目进行审批。不过在IEEE802.11标准发展的前提下,这一技术得到批准并非不可能。当前该工作组正在与一些联盟合作,  相似文献   

11.
边界扫描测试协议剖析--从1149.1到1149.6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边界扫描协议IEEE std 1149.1-1990到IEEE std 1149.6-2003的多个协议进行了介绍和剖析,着重讨论了各个协议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个协议的体系结构和指令特色,总结了边界扫描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以后边界扫描的发展方向给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基于JTAG标准的边界扫描在通用CPU中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巍  杨修涛  李晓维 《计算机工程》2004,30(19):30-31,87
剖析了JTAG标准的精髓,分析了其组成,功能与时序控制等关键技术,结合一款通用CPU的具体要求,给出了一种实现JTAG结构的具体方法,并介绍了其功能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朱玉祜 《测控技术》2017,36(6):88-91
IEEE Std 1641标准是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研制中的重要理论依据,但针对总线信号标准仅给出了RS422总线信号模型;GJB289A总线是航空领域中的一种常用总线,因此对该信号模型的研究是测试领域的热点之一.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测试需求,建立了一种不同的基于IEEE Std 1641标准的GJB289A信号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最后针对国内的研究应用状况,给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颜学龙  江志强  柴华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9):2536-2538,2545
在系统芯片SoC测试中,模拟核的可靠性测试是现在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主要对Wrapper测试壳结构进行设计,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AD和DA的转换器,既保留了原来应有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同时增加了用数字信号来测试模拟信号的方法;通过用Quartus II软件和PSpice软件的联合仿真下,证明了基于1500标准的外壳设计可以对模拟核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5.
16.
适用于高速数字网络的边界扫描标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适用于高速数字网络的边界扫描标准(IEEE Std 1149.6-2003标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内容包括:该标准的产生背景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该标准中使用什么关键技术来解决直流通路表现出的漂移问题和该标准使用的故障模型,新增加的指令EXTEST-PULSE和EXTEST-TRAIN以及它们的基本工作方式,引脚的施行规范以及BSDL文档新的写作要求。基于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水平,对边界扫描测试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IEEE 1451.2标准和无线网络测量技术,设计了一种输油管道泄漏监测系统。IEEE 1451.2标准描述了电子数据表格TEDS及其数据格式,规定了一个连接网络适配处理器NCAP到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STIM的数字接口TII。详细介绍了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法,重点讨论无线网络模块的应用与通信方法的实现。通过测试,系统工作正常,显示结果达到输油管道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