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尚女孩儿们互相打赌,常常这样说:“如果你输了,请我吃麦当劳!”麦当劳是个什么东东?不过就是一个汉堡包,一杯可口可乐,还有一袋薯条。我没有专门到麦当劳店里去过,汉堡包倒是吃过几回。面包里夹块鸡腿,外带一片白菜叶子,感觉味道一般。心里一盘算。两个人到麦当劳里要花几十块  相似文献   

2.
漫步北京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店的招牌不时映入眼帘,路边一位刚刚会说话的幼儿指着高悬的大“m”:“我吃麦当劳”。面对此情此景,止步静思,反观东方,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3.
沈李龙 《中国食品》2013,(20):22-22
油炸食品由于可口,因此往往很受儿童欢迎。“肯德基”与“麦当劳”的产品都是以油炸为主,所以,家长们带着孩子吃了一次“肯德基”、“麦当劳”后,孩子们就会经常吵着要去吃。  相似文献   

4.
初到国际化大都市澳大利亚悉尼便不无意外地发现,“世界第一快餐”麦当劳在当地已是遍地开花、家喻户晓了。如今,吃麦当劳已成为澳洲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连三岁孩童也知道指着那个金黄色的“M”对妈妈说:“要……”有着如此高的知名度,按理说麦当劳已用不着打广告了  相似文献   

5.
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从前每次跟儿子上街,他对那些洋快餐都很“感冒”,总是嚷着要吃。我对他说的“那些洋快餐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的话,对他来说就是耳旁风。最近,在我“研制成功”几款安全绿色的“洋快餐”食谱后,儿子欢喜的不得了,隔不了几天就嚷着要吃妈妈做的“洋快餐”!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生活》2008,(9):6-7
几年前回上海,常有朋友请客吃饭请到“麦当劳”和“肯德基”等洋快餐店,总是被我一口回绝。这些垃圾食品,报纸报导了,电影也出来了,如果天天吃麦当劳会吃死人的。洋快餐越开越多,只要站在市中心一个十字路口,总有洋快餐出现在视线之内。  相似文献   

7.
连小卫 《现代家电》2008,(17):54-54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有些消费者也崇尚西式饮食,认为是一种时尚,但绝大多数中国人,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甚至00后的小朋友他们虽然喜爱吃肯德基.麦当劳,但同样也爱吃鱼香肉丝,毕竟中国人还是要吃中国菜。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吐槽肯德基、麦当劳的汉堡越来越小,以往吃一个汉堡就能饱,现在得吃两三个。在这背后隐藏的则是两家洋快餐的业绩焦虑。洋快餐遭吐槽汉堡为何越来越小在上海工作的都市白领高音前不久去麦当劳吃了一顿早餐,当所点的猪柳麦满分拿到手的那一刻,她只有一个感受:“麦满分怎么越来越小。”被震惊到的她,专门发了一条吐槽的朋友圈。没想到这条朋友圈瞬间引起了朋友们的共鸣,一位好友回复高音称:“我现在吃一个套餐已经吃不饱了。”  相似文献   

9.
因为《还珠格格》红了起来,这两年林心如大部分时间都在内地拍戏,她坦言有时候真的很想家。“我在内地拍戏,爸爸妈妈总是很担心,他们也会过来看我。可是我怕他们看我拍戏很辛苦,又吃不好又睡不好,怕他们心疼,所以我并不喜欢他们来看我拍戏。”每年都长时间在内地拍戏,林心如开玩笑说自己“拍戏的时候会很想  相似文献   

10.
音乐的力量     
无界之力 当服装企业听到娃哈哈的“我的眼里只有你”、蒙牛酸酸乳的“酸酸甜甜就是我”、麦当劳的“我就喜欢“的广告曲响起,各企业因这种崭新的营销方式大获成功以后.他们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有些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11.
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搬出过名人的诗句:“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告诉我们他们白手起家,辛苦赚钱是多么地不容易,何况要养活我们三姊妹,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教育我们从小要艰苦朴素,一件衣服应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穿个三年”。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经常光顾麦当劳的中国人以少年儿童和时髦青年为主,而易于冲动和盲目追逐潮流好像是这类人的基本饮食风格。他们爱时尚胜于美食本身,他们往往更善于用眼睛而非用理性的嘴巴去吃饭。只是当他们在大嚼汉堡包和炸薯条之时,曾否想到这些洋快餐将为其日后的健康生活埋下隐患———这包括生理上的肥胖隐患和心理上的崇洋情结。换句话说,这种吃法带有相当的盲目性。“我们去麦当劳吃什么”———许多正吃着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搞明白。我们去麦当劳吃什么?是营养和健康吗?洋快餐一向以“营养专家”自居,它们喜欢给自己贴上科学膳食…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饮食科学》2001,(8):41-41
良心不忍 有一天,一位诗人和朋友一起喝酒。他们要了一份下酒菜,四只麻雀。他的朋友一口气连吃了三只,正要吃最后一只时,诗人忙说:“这一只该我吃了吧?”朋友叹了口气,说:“我本想给你吃,可是,我实在不忍心拆散它们,还是让它们团聚吧。”说完,他把最后一只也吃下去了。吃了一点 吃午饭时,有个客人端着盘子到柜台前抱怨说:“牛排太硬了没法吃。”“如果您愿意,可以换成一个排骨。”侍应生说。“谢谢,可是牛排我已经吃了一点儿。”“没关系,那盘排骨也是已经吃了一点的。”早餐和午餐休斯教授在餐桌边已坐等多时,最后终于看…  相似文献   

14.
白露 《饮食科学》2007,(7):53-53
来到我的老家.如果主人说要为你“倒”一杯“茶”.你可千万不要信以为真.他们端出来的一定会是一杯白开水.如果真有茶给你喝.他们会说是给你“泡”一杯“茶叶水”。老家不产茶,老家人穷.时鲜的青菜都舍不得吃.更买不起茶。  相似文献   

15.
何以下酒     
王国华 《美食》2006,(1):63-63
“你先来!”“还是你先来吧!”无论在大酒店还是在小饭馆.这样的场面几乎滥透了。菜单在几个人手里推来让去.20分钟点不出个莱来。服务员见怪不怪.还笑眯眯地站在旁边瞅着。反正我是没这样的涵养。如果我是那服务员,一定拎起他们的脖子让他们出去商量明白了再进来。所以.我到饭店.有想吃的,一定干净利索地点出来,但话又说回来.到底该吃什么?  相似文献   

16.
蔡源霞 《饮食科学》2008,(11):56-56
说到茶饼.许多爱茶喜茶的人,就会想到制成饼状的茶叶,可我要说的九江的茶饼.却是当地特有的一种茶后点心。九江茶饼是要配茶吃的.如沏的庐山云雾,当然要配“云雾”馅的茶饼.小姑娘们喜欢喝茉莉花茶,那就可以吃“茉莉花”味道的茶饼……茶与茶饼相得益彰.增色添香。  相似文献   

17.
我,一个每天“二点成一线”的上班族,对于早餐,尤其是对于我家的早餐颇有感慨。 清晨,当新村林立的高层住宅之间还弥漫着淡淡的雾霭,我家的闹钟就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忙忙碌碌的一天就从这时开始了。早晨,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吃早餐了,妻子吃罢早餐要赶去公司,儿子吃了早餐要去上学,而我吃了早餐要去工厂。做早餐对我来说是义不容辞,早餐吃什么,怎么做,是我每天要考虑和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林长华 《饮食科学》2006,(12):41-41
初秋的一晚.文友到寒舍聊天,有的品啜酱油般的功夫茶,喝过了头,虚汗直冒.手脚乏力。文友小陈说:“老林,我请你们到街边吃沙县扁肉!”经小陈一说,我才知道他们不习惯喝功夫茶,都程度不同地茶醉了。我说:“你们是在我家喝醉的,哪有你们出钱的道理?”小陈也不理我说的话,拉着我走向卖扁肉的小店。  相似文献   

19.
美国牛排餐     
元月七日傍晚,我从旧金山返回洛杉矶,洪风到我下榻的老爷旅社(Royale inn)来邀我共进晚餐。风兄征询我意见:“你要吃四川菜、广东菜呢,还是上海菜?或者吃美国牛排、澳洲羊肉、日本鱼生,韩国烧烤?”风兄还热情地告诉我,在美国,世界各地风味菜应有尽有。“笃定由你挑喜欢的吃。”听完风兄所言,我竟毫不思索。脱口而出:“吃美国牛排。”“到美国最重要的就是品尝正宗美国风味。好多人到美国来吃不惯美国菜,要吃中国菜,真是太煞风景了。在异国吃中国菜又怎比在中国吃中国菜,来得正宗入味呢?再比如吃日本鱼生,韩国烧烤、澳洲羊肉,又怎比得上到韩国去吃烧烤,到日本去吃鱼生,到澳洲去吃羊肉呢?”听完我的一席“高论”,风兄竟大为高兴,连说“讲得好,讲得好,有些人到这里来吃小笼,吃好后抹抹嘴巴讲,没有上海城隍庙的南翔小笼好吃,这也太没有意思了。” 自备小车在美丽的夜幕笼罩下的洛杉矶东转西弯,  相似文献   

20.
《美食》2010,(6):30-37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世界各个地方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传统美食.好吃的东西,总也吃不够。不过,下面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些让你“吃不完”的美食.他们都是世界之“最”,绝对是吃不完也兜不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