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齐名,同力“江南三大名楼”;加上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就是“中国的四大名楼”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的这一千古绝唱,使滕王阁随之名扬千古,老少咸知。然而,四川还有一个“滕王阁”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2.
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三楼自有序、诗、记与之并称,文以楼名,楼以文传,誉满当时,声贯古今。三楼皆历尽沧桑、屡毁屡建。黄鹤、岳阳二楼重建之次数笔者失考。而滕王阁自唐太宗之弟李元婴督洪州,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开阁以来,至1989年其间历经1336年,重修重建29  相似文献   

3.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盛名天下。俗以“江南三名楼”称之。“江南”是否仅意指三楼均在长江之南?名楼天下有,非独处江南,但却不见有“江北”几大名楼说法。故这“江南”二字已超出寻常地域意指,含更多文化内蕴。是怎样的文化内蕴?自然,最明显不过当是:说到岳阳楼,即想到范文正公《岳阳楼》记;谈到滕王阁,必要讲到才子王勃《滕王阁序》;至于提起黄鹤楼,那就更会有一篇一篇脍炙人口的诗词随之脱口:  相似文献   

4.
滕王阁     
《城建档案》2006,(5):F0003-F0003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的滕王阁,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贯古今,誉满天下。  相似文献   

5.
正红墙黛瓦,亭台楼阁,这座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经中孚泰修缮与集成改造后开始再续"唐宋风韵"。据建筑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古代建筑高级工程师、中孚泰专家顾问吴国智教授介绍,历史上,滕王阁自唐永徽四年建成以来,兴废达28次之多,此前的滕王阁早就毁于1926年的熊熊烈焰中,此后约一个甲子未再重修。1942年梁思成先生根据宋画《天籁阁》中的滕王阁,描绘了《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七幅,1989年10月8日落成的滕王阁则以此"计划草图"为蓝本所建。滕王阁主体净高达57.5米,取"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层皆有平座廻廊,可俯瞰赣江景色。阁体下  相似文献   

6.
位于南昌古城、赣水之滨的滕王阁,素称江西第一楼。它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如今所见的滕王阁,早已没有最初的面貌,而是公元1989年落成的“现代”古建筑了。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滕王阁废而兴,建而毁,毁而再建,兴而又废,废而复兴……仅有文字可考的就有28次之多。 据《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十三年,太宗皇帝李世民封其弟李元婴为滕王,其封地在今山东滕县。后转任洪州(今南昌)都督。公元653年,李元婴在洪州大兴土木,建高阁以逞其“游观宴集之欲”,并以封号命…  相似文献   

7.
滕王阁是我国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自1926年以来,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只是耳闻目睹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或以而思阁,从这篇千古流传的名诗中去想象滕王阁的气势和面貌以及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种种登临之美,而无缘与真阁实景相见。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马英俊 《中国电梯》2006,17(6):54-55
1 黄鹤楼概述 黄鹤楼自古便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已成为江城武汉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9.
对于江南名楼滕王阁,我早就向往之了。初夏一日,随着如潮的人流,我来到古城南昌,一睹滕王阁的风采。只见耸立于苍茫赣江边上的滕王阁,阁高九丈,气势恢宏。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任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阁     
伯益 《建筑工人》2010,31(6):1-1
“阁”原来主要用于藏经、藏书、供佛等,但现在它与楼的用处已难截然区分,因而常以楼阁相称。如长江三大名楼公认是黄鹤楼、滕王阁和岳阳楼,楼与阁就没有区别。阁有大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也有小如扬州仅立于马路中心的文昌阁。  相似文献   

11.
名楼随想     
吴建国 《建筑》2009,(4):73-75
南昌的滕王阁,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永济的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它们既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碧瓦丹柱,浓妆重彩的滕王阁,已在江西省南昌市重建落成。参与建设的能工巧匠们,挥动灵巧的双手,重新装点此阁,谱写出时代的新意与魅力,再现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雄伟气势。滕王阁自古以来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小小年纪,登楼挥毫作序,一鸣惊人,名传千古。此后,大文豪韩愈撰文时又给予“瑰伟绝特”之美称。重新建成的滕王阁,依然位于赣江之滨。  相似文献   

13.
滕王阁是我国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自1926年以来,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只是耳闻目睹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或以文而思阁,从这篇千古流传的著名诗文中去寻觅膝王阁的气势和面貌以及如“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种种登临之美,而无缘与真阁实景相见。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汉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的名声久震四方。【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滕王阁,雄踞南昌抚河北大道,坐落于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滕王阁序》而誉满天下。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远可观西山横翠,南浦  相似文献   

15.
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  相似文献   

16.
磨山楚天台     
名闻遐迩传颂千古的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早已为人们熟悉和称道。而今,位居三楚大地中心的武汉,一座座再现浓郁楚风、楚貌的系列仿古建筑又在东湖磨山地区拔地而起。这批建筑是湖北省  相似文献   

17.
鹳雀楼是中国历史上四大文化名楼之一,位于山西永济蒲州古城之西,与长江流域的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因唐代诗人王之涣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而蜚声华夏。据史料记载,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即公无557—581年间,早年是文人骚客吟诗作画之胜地。历唐经宋,存世数百年,可惜元初毁于战火,楼毁景失。后因黄河泛滥,故址被淹没。每当后人吟咏《登鹳雀楼》诗句时,见文而不见楼,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黄鹤楼最近一次大火○张亚洲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面对长江、背负蛇山、临江负险、风格独异,历来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固矶...  相似文献   

19.
鹤雀楼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化名楼之一,位于山西永济蒲州古城之西,与长江流域的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因唐代诗人王之涣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而蜚声华夏。据史料记载,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即公元557—581年间,早年是人骚客吟诗作画之胜地。历唐经宋,存世数百年,可惜元  相似文献   

20.
"天下第一名楼"——盛唐花萼相辉楼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鹏  窦程 《中外建筑》2007,(4):44-48
花萼相辉楼代表了盛唐宫廷建筑的最高成就,在当年号称大唐第一楼,是各种庆典活动的中心,尤其是有唐玄宗与民众同欢共乐的动人故事,并展现过无数气势恢弘的宫廷乐舞艺术而彪炳于世,引起历代文人学者的青昧与瞩目。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山西的鹳雀搂统称为天下五大名楼。遗憾的是被焚毁于唐末之战乱,令世人为之叹息。如何真实、完整的再现盛唐宫廷建筑的雄风,也是千余年来历代艺术家的共同心愿。本文结合研讨文章《唐长安兴庆宫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复原初步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