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氨基取代的非对称茈四羧酰单亚胺化合物,并将它们分别组装到TiO2纳米晶电极上,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光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对其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分子结构中胺基取代基的结构及吸或推电子能力与自身的光电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氨基取代的非对称苝四羧酰单亚胺化合物,并将它们分别组装到TiO2纳米晶电极上,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光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对其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分子结构中胺基取代基的结构及吸或推电子能力与自身的光电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用水热法制备的Ti02纳米棒与纳米颗粒P25混合制备复合晶膜电极,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池的光电性能测试,分析掺入纳米棒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TiO2纳米棒可以改善复合薄膜对染料的吸附量和薄膜电极对...  相似文献   

4.
结合Ag-ITO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基本概念,对Ag-ITO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流程展开分析.利用反射光谱、透射光谱、电阻测量等,对Ag-ITO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光电性质表征进行简单的研究,继而通过该复合薄膜光电特性的明确,突出Ag-ITO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研发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共价链连接的方式在亲水性基底上制备了刚性功能分子3,4,9,10-苝四羧酸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利用接解角、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安等方法对所制备的苝四羟酸自组装膜进行了表征,并初步研究了该自组装膜在ITO电极表面光电转换性质。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TiO2纳米管,通过XRD、TEM和氮气等温吸附-脱附仪等测试手段对TiO2纳米管进行了表征.用烧结的TiO2纳米管和P25粉末混合制成薄膜电极,并研究了薄膜电极的表面形貌、染料吸附量和光电性能.研究表明,加入TiO2纳米管可以制备出机械稳定的薄膜;掺杂TiO2纳米管的含量越多,薄膜电极的染料吸附量越大;掺杂5%烧结纳米管粉末的薄膜电极的光电性能最好,其短路电流可达3.25mA,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67%.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该电池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介绍了通过复合掺杂可以提高TiO2光阳极的光电转换效率,指出用导电聚合物代替染料敏化修饰纳米晶网络电极,已成为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阳极氧化法,分别以稀硫酸溶液和氟化钠-乙二醇-水溶液为电解液,在钛片上制备纳米TiO_2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TiO_2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瞬态光电流谱、光电压-电流及交流阻抗谱测试纳米TiO_2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稀硫酸电解液中制备的TiO_2为层状堆积结构。在氟化钠-乙二醇-水溶液中制备的TiO_2为多孔状结构,具有优良的光电化学性能,其光电转化率可以达到1.02%。  相似文献   

9.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原子力显微镜对镉掺杂的TiO2纳米晶膜电极作了表征,并用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该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当镉的掺杂量低于15%时,镉与TiO2形成固熔体,掺杂量高时出现CdTiO3的独立相;随着镉含量的增加,纳米晶颗粒逐渐变大(粒径从10nm到20nm).镉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光电流的大小和符号,当Cd含量(相对于Ti的质量分数)为5%时光电流最大,外加电压为0.3V时光电流比纯TiO2多孔纳米晶膜电极高一倍以上;当Cd含量超过30%时出现p-n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原子力显微镜对镉掺杂的TiO2纳米晶膜电极作了表征,并用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该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当镉的掺杂量低于15%时,镉与 TiO2形成固熔体,掺杂量高时出现 CdTiO3的独立相;随着镉含量的增加,纳米晶颗粒逐渐变大(粒径从 10 nm到 20 nm).镉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光电流的大小和符号,当Cd含量(相对于 Ti的质量分数)为 5%时光电流最大,外加电压为 0.3 V时光电流比纯TiO2多孔纳米晶膜电极高一倍以上;当Cd含量超过 30%时出现p-n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半连续法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聚氨酯原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偶联剂,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合成了具有明显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PUA)乳液。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聚合物结构和乳胶粒形态进行表征,并通过接触角(CA)、力学性能测试,差示量热扫描(DSC)和热重分析(TG)等手段研究了乳胶膜的性能。结果显示,当TMP用量为0.8%时,乳胶粒呈核壳结构,乳液稳定性能好,乳胶膜的拉伸强度达到12.5MPa,对水的静态接触角为96°,耐水性和耐热性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訾俊峰  朱蕾 《广州化工》2012,40(8):122-123,125
探讨了以AlCl3/NaHSO4为复合催化剂,冰醋酸、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丁酯。确定了反应的优化条件:当冰醋酸用量为0.1 mol时,反应物料的投料物质的量比n(冰醋酸)∶n(正丁酯)=1∶1.7,催化剂配料物质的量比为n(AlCl3)∶n(NaHSO4)=1∶1.5,催化剂用量2 g,15 mL环己烷作带水剂,回流温度下反应时间为120 min,其酯化率达97%。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FTO玻璃上制备了具有纳米多孔网状结构的氧化铜/钒酸铋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对薄膜做成分及结构分析,采用线性伏安扫描(LSV)、频率阻抗测试(EIS)对薄膜做光电性能测试。氧化铜的掺入能够提高钒酸铋薄膜的光电性能,在1.23 Vvs.RHE时,40 mmol/L 氧化铜/钒酸铋薄膜的光电流密度为1.39 mA/cm2,比纯钒酸铋薄膜的光电流密度(0.7 mA/cm2)增大了1倍左右。结果表明,纳米多孔的网状结构,提高了薄膜对光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增加了薄膜和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氧化铜和钒酸铋复合形成异质结后,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了氧化铜/钒酸铋薄膜的光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14.
以聚醚210、聚醚305、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氧化铝(Al2O3)为导热填料,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研究Al2O3用量、催化剂和聚醚多元醇的种类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2O3的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80%时,灌封胶的导热系数从0.08 W/(m.K)增加到0.76 W/(m.K),是纯聚氨酯灌封胶的9倍多。SEM测试表明,Al2O3在体系中有着较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5.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短链烷基酯类高吸油树脂。通过研究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分散剂种类及用量等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的高吸油树脂最佳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当n(BMA)∶n(BA)=0.67,BPO质量分数为0.5%,DVB质量分数为0.5%,采用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且其质量分数为3%时,树脂的形态结构最好,且吸油率最大。研究表明,树脂可吸收四氯化碳11.2 g/g,甲苯6.0 g/g,汽油3.9 g/g,柴油2.2 g/g,且树脂的保油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经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改性,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复合耐水硅丙乳液,研究了VTES用量对乳液及乳液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胶膜吸水率受有机硅VTES的影响很小;随着VTES用量增大,乳胶膜力学性能及其保持率都升高;当VTES用量为5%时,乳液及乳液胶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由四甲氧基硅烷(TMOS)制备的硅溶胶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乳液,然后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得复合材料膜。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力学性能测试和热分析(TG)等手段,对乳液形貌、复合膜材料的组成、力学性能、疏水性能和热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同时起到的增塑和增强作用,对复合物成型后的机械性能和吸水性能有复杂的影响;随着纳米SiO2的加入,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沈若冰  姚伯龙  王崇高 《广州化工》2012,40(15):110-112
空调铝箔用纳米亲水涂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纳米亲水铝箔的亲水性能,影响到空调器的能效比和产品质量。本文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纳米亲水铝箔用底涂,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吡咯烷酮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纳米亲水面涂,制得了性能优良的空调铝箔用纳米亲水涂料,该涂料具有涂层附着力高、亲水性能好、耐老化、耐水洗、耐划伤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物,在丙烯酸酯单体为油相介质中原位生成纳米SiO2粒子,并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出纳米Si02/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含氟单体和SiO2的用量对复合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DSL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粒径分布较窄。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与SiO2的用量分别为6%和5.5%时,乳胶膜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能,对水的接触角达到了102.7°,吸水性降低到6.9%。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增韧剂BE/BA/PCC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E)、丙烯酸丁酯(BA)及纳米碳酸钙(PCC)的比例及其在苯乙烯聚合后期的添加量对生成的聚苯乙烯(PS)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增韧剂的原料质量比BE/BA/PCC为1∶4∶95,添加量为苯乙烯聚合物(改性PS树脂)的5%时,改性PS树脂的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