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电偶极化法,评价了1Cr18Ni9Ti不锈钢阳极钝化膜和SUS-36不锈钢原始钝化膜在含有H2O4(240g/L)+Na2SO4(70g/L)+HCHO(25g/L)Fe^3+(35.4mg/L)+Cl^-(200mg/L)的70℃维尼纶醛化液中的自钝能力,发现它们的钝态-活态面积比在临界值里都有活,钝态的转变。实验结果表明,钝态光盘设备在缩醛化的生产工艺操作中,因机械损伤造成钝化膜的局部破损  相似文献   

2.
用线性极化法,极化曲线法和失重法研究了化学镀Ni-Cu-P非晶态合金,纯Ni和A3钢于140℃,pH值5.0、CO2饱和的2W(wt)NaSO4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该介质条件下,Ni-Cu-P合金、纯Ni和A3钢的耐蚀性依次减弱,比值为81.2:23.9:1.0。Ni-Cu-P合金于250 ̄550mV(vs OP)区间发生钝化;纯Ni在50 ̄150mV和高于400mV(vsOP)区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喷塑是在铝合金化学导电氧化膜层上进行的,所用的溶液为铬酸铬型,具体配方条件:铬酐3.5~4.0g/L、重铬酸钠 3.0~3.5 g/L、氟化钠 0.7~1.0g/L、室温、时间 2~3min。 用上述溶液得到的氧化膜为非结晶性,组成为 Cr(OH)3·H2CrO4·AI(OH)3·2H2O,具有吸附性微孔结构.可作为涂漆或喷粉的底层,并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但在最近的一次作业中发现,喷塑后有涂层脱落现象,对此我们从两个方面做了分析。 首先,检查粉末涂料的质量及喷涂操作。通过在阳极氧化膜和钢铁磷化膜上…  相似文献   

4.
汽车铝合金厢体的氧化与涂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德军 《材料保护》2000,33(3):41-42
1ml/L, 40~60℃, 3~5 min。酸性去油:HNO3 10g/L,H3PO 3g/L,OP-101 ml/L,常温,3~5 min。 (2)碱蚀 工艺条件为:NaOH 40g/L,螫合剂1g/L,20~30℃,30~120 s。 (3)活化 用HNO3活化出光,同时兼具中和作用,活化工艺条件为:HNO3 10 g/L,室温, 30~60 S。 (4)氧化氧化分为阳极氧化和化学氧化。阳极氧化质量稳定,溶液容易控制,氧化膜性能优良,是铝材处理的主要方法,尤其硫酸阳极氧化法是现代工业最常用的方法,此类膜…  相似文献   

5.
1 ABS塑料的表面金属化以化学法在塑料件表面上形成与基体有一定结合能力的金属层。步骤如下:(1)化学涂油 NaOH 40~50g/L;Na2CO3 15~20g/L;Na3PO4 15~20g/L;表面活性剂 3~5ml/L;温度 50~60℃;时间 15~20min。(2)化学粗化 CrO3 350~400g/L;H2SO4 380~400g/L;温度 50~60℃;时间 20~30min。(3)敏化、活化溶液 采用的胶体钯活化液,PaCl2 0.8~1.0g/L;SnCl2·2H2O 50…  相似文献   

6.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和为氧阴极的碳材料在Na2B4O7和Na2B4O7-Na2CO3介质中腐蚀,结果表明,在较负电位下(-0.4-0.5V,0.1mol/L NaOH),检出CO和C瑟空白相同,说明碳腐蚀主要由电化学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重铬酸钾在304不锈钢裸表面上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3.5%的NaCl溶液中加入1%K2Cr2O7后,304不锈钢的最大溶解早流(imax)下降;最小溶解电流(imin)随电位变化规律发生改变;最大溶解电流、最小溶解电流与电位间的关系曲线向电位变正的方向移动。此外,304不锈钢表面膜的修复(再钝化)时间(t)缩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SOCl2/TiCl4引发体系的α-蒎烯(M1)/苯乙烯(M2)共聚产物进行GPC、1HNMR以及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等分析表征,证明该引发体系能在宽广的单体投料比范围内实现有效共聚。在确认仅生成共聚物的反应条件下,采用Mayo-Lewis式积分法测得该体系在-30℃、[SOCl2]=20mmol/L、[TiCl4]=60mmol/L、CH2Cl2溶剂中的竞聚率分别为苯乙烯r2=2.31±0.15;α-蒎烯r1=0.52±0.06。  相似文献   

9.
AMT保护青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电化学方法和XPS、AES法研究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AMT)在青铜表面形成的保护膜。结果表明,AMT溶液处理后的青铜试片在pH值为7的0.5mol/LNa2SO4和5%NaCl溶液中,其腐蚀过程受到了明显抑制,是由于AMT在青铜表面形成Cu(I)AMT络合物膜,其结构为Cu|Cu2O|Cu(I)AMT。  相似文献   

10.
电镀Zn—Co合金钝化膜的X光电子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电镀Zn-Co合金钝化膜与电镀锌钝化膜一样,均由CrO3,Cr2O3,Zn(OH)2,ZnO2及H2O等组成,但Zn-Co合金钝化膜中高价铬含量较镐,且在钝化膜的较深怪处有原子态钴存在,这是该合金钝化膜具有高耐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