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投影仪拼接显示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基于PC和普通投影仪实现多屏幕无缝拼接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一台摄像机使系统快速、准确的校正。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几何校正、边缘融合、颜色校正。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投影仪的无缝拼接显示是对图形、图像、视频等进行大范围、高分辨率显示的一种有效实现方式。多投影仪无缝拼接显示的一个关键是解决颜色失调问题,而现有的颜色失调原因的分析结果可归纳为投影仪输出颜色的变化特性和投影屏幕与投影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近年来,为解决该问题已提出了多种颜色校正技术,而根据解决颜色失调问题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的不同,这些技术可分为基于边缘融合的校正技术、基于单一投影光源的校正技术和基于颜色/亮度输出匹配的校正技术3类,并对这3类技术在无缝拼接显示效果、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了较详细分析,该领域下一步的研究将会朝着兼顾不同投影机类型、不同形状和反射特性的投影屏幕和考虑运动中观察者的实时颜色校正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照度不均匀图像的自动Gamma灰度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照度不均匀图片分辨率较差,许多信息被掩盖,为了较好地去除光照影响,真实再现原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amma非线性灰度矫正函数,实现了对不同像素进行不同程度的灰度修正,另外,本文分析了所提出函数的参数对校正结果的影响,根据像素的分布自动地确定函数参数值,实现了照度不均匀图像的自动灰度修正.实验证明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照度不均匀图像的分辨率较低,高光区与阴影区会隐藏很多的图像信息。针对照度不均匀导致成像的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光照效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局部自适应Gamma校正方法,先使用K近邻法估计出图像中不同区域的合适的Gamma值,再对图像进行局部的Gamma校正。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5.
数码相机的几何校正技术已经成为多屏拼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然而传统的线性几何校正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新兴的非线性几何校正方法由于过程烦琐而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在传统的线性校正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本图片的采样和计算获得数码相机的扭曲系数,提出一种基于相机参数还原的多屏拼接几何校正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多屏拼接系统,获得了高分辨率图像的显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多屏拼接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的亮度校正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闭环的自反馈亮度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一个初始模板;然后在反馈过程中,使用模板对白色图像进行亮度衰减,根据相机获取的投影图像,以及屏幕与投影仪坐标的对应关系,用一定的模板修正规则来修正每个投影仪对应的亮度校正模板;重复反馈过程,直到达到亮度一致的约束条件。该方法避免了亮度响应曲线的复杂又耗时的测量工作,通过迭代反馈来不断修正亮度校正模板,最终使得亮度校正后的图像投影后逼近亮度一致。自反馈亮度校正方法中计算的初始亮度校正模板过渡更均匀,消除了模板中的三角带问题;采用的模板更新方法能够使迭代反馈过程更快地收敛。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自由立体投影显示系统中的亮度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PC集群的多屏无缝拼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洪涛  朱一凡  韦庆  李群 《计算机仿真》2006,23(11):202-205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C集群的多屏无缝拼接技术构造大场景显示系统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的投影系统在各个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系统构建费用高、维护要求严。在对比分析了传统投影系统的优缺点和目前存在的解决方案后,该方法使用普通PC、数码像机和以太网构建的硬件系统,提出了基于相机的自动几伺校准和基于线性函数的边缘融合方法,消除了投影画面之间的缝隙,并采用Master/Slave结构控制图形的同步渲染,同时支持分布交互式控制。这种方法在满足同等投影显示要求的情况下。将大幅度降低了系统的构建费用和维护要求。  相似文献   

8.
多投影仪自由立体显示的GPU几何及亮度校正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多个投影仪拼接显示的自由立体显示系统有很大的显示区域,能够产生更好的立体显示效果.针对可伸缩高分辨率多投影仪自由立体显示的系统特性和屏幕特性,通过分析各种几何校正和亮度校正算法,采用二次几何校正方法解决了自由立体显示中斜投影造成的部分特征点不在屏幕上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PU的亮度自适应多模板校正方法,并通过GPU程序...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几何校正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几何校正的方法,只需少许人工干预就能很高精度的完成几何校正.介绍一种相机自动定位和拍照的方法,避免人工调整相机位置的繁琐工作,实现相机控制的自动化;提出一种基于递归的去除图片公共噪声区域算法,更精确地识别出特征点;通过临近的特征点,使用平行四边形插值算法与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算法对被遮挡住的特征点坐标进行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相机控制方法提高了几何校正的自动化程度,去噪算法提高了识别特征点的精度,平行四边形插值算法可以很好地对被遮挡的特征点坐标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10.
单测点校正法计算复杂、不稳定、误差较大,无法满足井下地磁方位角的精度要求。基于间接单测点分析法和Brooks多测点分析法,提出一种新方法,通过DBSCA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识别并剔除噪声,采用椭圆校正法校正径向干扰,轴向干扰则由单轴多测点分析法校正。实验证明:改进多测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椭圆校正的拟合效果,还能降低噪声对参考点计算值的影响,计算得到的方差曲线收敛性更强、更稳定,校正后方位角误差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大屏幕投影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屏幕投影中的无缝融合技术也日益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在对alpha融合进行探讨和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lpha融合的新线性算法.算法在alpha通道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图像投影后重叠的边缘部分采取线性变换,降低了图像的透明度,达到无缝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动画的向量混合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汪国昭  童若锋 《计算机学报》1996,19(12):881-886
二维形状调整目前主要采用顶点插值法和几何内在参数法,顶点插值法由于会引起多边形边长变化不单调而出现边的萎缩现象,几何内在参数法计算量较大。本文提出的一种新的方法;边向量二次Bezier方法,克服了上述方法的缺点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旋转电弧传感弧焊机器人焊缝实时纠偏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以高速旋转电弧为传感器的弧焊机器人焊缝实时纠偏系统 ,首先设计了适应机器人要求的高速旋转电弧传感器 ,然后对电弧传感 V形坡口焊缝的识别方法及铁水等干扰影响进行了研究 ,采用模糊控制技术进行焊缝实时纠偏 ,最后完成了 V形坡口直线焊和角焊缝折线焊 ,取得了满意的焊缝纠偏结果 .  相似文献   

14.
为了校正广角图像的非线性畸变,提出一种新的数字校正方法来消除畸变。首先利用网格模板校正的方法,根据畸变图与理想图对应像素点的映射关系,得到畸变图像点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偏移量。然后采用三次B插值函数对曲面插值,得到畸变像素点的偏移量曲面,由偏移量曲面和畸变点的坐标实现各像素点的坐标变换。最后通过双线性插值法完成灰度重建得到无畸变的图像,从而实现对广角图像的校正。为了测试该算法的速度性能和可靠性等指标,在DSP平台上运行此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广角畸变图像进行快速有效的校正。  相似文献   

15.
多通道曲面投影系统中曲面几何失真校正技术是关键,传统的曲面失真校正需要像机采集反馈图像,校正过程复杂,成本高昂且难以实现。本系统结合柱面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曲面透视投影的等弧长离线校正方法。该方法将待校正图像的每个像素以弧长相等的方式映射到柱幕,再根据透视投影的原理将柱幕上的像素坐标变换到预校正图像的二维坐标。同时结合给出的简化边缘融合方法实现了基于柱幕投影的大迎角飞行仿真系统,观察人员站在柱幕前会有明显的失速感觉,从而为大迎角飞行试验分析提供了良好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分解是并行计算的基本手段之一,在稀疏线性方程组迭代求解时,对不完全分解等串行计算时很有效的预条件,经常采用区域分解的思想进行并行化。但区域分解的本质是利用局部解来近似全局解,从而必然存在较大误差,为此,提出一种粗网格校正算法,通过非重叠子区域浓缩,每个非重叠子区域浓缩为一个超结点,形成一个含全局信息且阶数等于子区域个数的小线性方程组,之后用其对原并行预条件进行校正。对块Jacobi型、经典加性Schwarz、以及因子组合型并行不完全分解预条件的实验表明,粗网格校正能有效改善收敛性并提高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多Agent环境下规划的验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验证多agent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该研究关系到规划的求解能否在分布式环境下有效地进行。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规划的验证方法,给出了压缩集合的生成算法,并给出了该算法的正确性证明,与Katz等人所提出的算法不同,我们用正向邻接表和逆向邻接表来表示规划链关系D,用辅助数组来控制所用到的子图(即不是真正的生成子图,但由辅助数组即能看出当前所要处理的子图),提出了避免无用子图产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FFT网络的有效并发错误检测,定位和 纠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建峰  王新梅 《计算机学报》1997,20(10):918-924
本文通过将FFT网络划分为三个部分且基于已有的设计提出了修正容错FFT网络的设计方案。与原来的方案相比,修正的设计方案不仅具有相同的硬件开销率、延迟开销率、吞吐量和故障覆盖,而且可进行更快的故障定位和纠错。对于故障定位,Jou和Abraham的方案需一次重算和m-1次比较,Oh和Youn的方案需一次重算和log2m次比较,而我们的方案只需一次重算而无需任何比较,其中m为输出序列中存在错误的分量的个  相似文献   

19.
用自由度N(C+2)同时校正法解内联精馏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内联精馏塔系统的自由度N(C+2)的数学模型,大大降低传统的自由度N(2C+1)模型的方程和变量维数,成功地采用于LU分解压缩型拟块三角对矩阵方程同时校正算法,解决了由于塔之间存在联接物流或回流而形成的非对三角线矩阵方程的求解问题,通过对某厂的双塔流程模拟计算表明,该算法稳定性好,计算效率高,占用计算机内存少,是在微机上进行大型化工系统模拟和优化计算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A number of grammatical formalisms have been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syntax of natural languages, and the universal recognition problems for some of those classes of grammars have been studied. A universal recognition problem for a class Q of grammars is the one to decide, taking a grammar G ∈ G and a string ui as an input, whether G can generate w or not. In this paper,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ies of the universal recognition problems for parallel multiple context-free grammars, multiple context-free grammars, and their subclass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