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龚本海  谈燕君 《规划师》2013,29(3):47-50
贺州桂台世界客家文化公园总体规划对客家文化旅游规划途径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文化要素提炼—要素组合与旅游产品开发—空间布局"的策略体系。文化要素提炼策略指将客家文化的景观元素融入规划设计中,展现多样的客家建筑景观,在世界客家之窗等物质载体中策划客家文化活动,设置客家风情长廊,继承客家历史文脉。要素组合与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指采用以商养文、多元开发的思路,策划客家风情主题旅游产品、商务会展主题旅游产品、运动养心主题旅游产品、旅游度假主题旅游产品和创意产业主题旅游产品。空间布局策略指形成"一带、两翼、三板、多片"的空间结构,规划1 1个项目区块,创建多功能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2.
文化旅游是人们以感知、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为目的的行为过程。具有典型琼北火山文化风貌的美孝古村因其地理上的旅游优势和"海南国际艺术公社"项目的置入,将由农业型向文化旅游型古村转变。保护规划在尊重原有村落肌理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古村空间结构,对建筑的分类分级保护和提升景观环境,呈现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的古村风貌。实现旅游规划、村落更新、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上升。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对当代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逐渐成为旅游胜地。旅游文化古镇的城镇化建设和古镇自身的规划建设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城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建设规划也必须围绕文化建设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合理制定。本文围绕文化旅游古镇规划建设,简要分析了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古镇建设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文化旅游古镇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厌倦了城市繁华与喧嚣的人们向往大自然的清新与安宁,于是,便有了旅游。小城镇风景旅游资源具有接近大自然、保持着地方文化特色、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等特点,使得小城镇旅游有着广阔而美好的前景。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致使盲目建设现象严重。通过对小城镇旅游规划的浅析.试图对小城镇旅游规划f以云南为例1进行研究,并提出今后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研究的基础内容。通过统计分析保山市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种类,结合旅游资源的要素结构、区域旅游线路组织、旅游集散地空间分布等内容,将保山市旅游资源规划为以下四个主要区域:腾冲南部火山地热区、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体验区、滇西南古丝绸之路游览区、中缅边境边贸旅游区。根据四个主要区域资源及景观特点,探讨适宜的开发方式及途径。并结合旅游商品与旅游地之间的紧密关系,针对保山市旅游商品开发与研制,提出相关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研究的基础内容。通过统计分析保山市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种类,结合旅游资源的要素结构、区域旅游线路组织、旅游集散地空间分布等内容,将保山市旅游资源规划为以下四个主要区域:腾冲南部火山地热区、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体验区、滇西南古丝绸之路游览区、中缅边境边贸旅游区。根据四个主要区域资源及景观特点,探讨适宜的开发方式及途径。并结合旅游商品与旅游地之间的紧密关系,针对保山市旅游商品开发与研制,提出相关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沛  李丹  李晶 《华中建筑》2015,(2):132-137
山岳型旅游地成为我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山岳型景区规划日益重要,而景区空间结构模式是山岳型景区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山岳型景区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辨识与分析,总结旅游客流的时空特征,从旅游者行为特征的角度出发,研究时空尺度对于山岳型景区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从而分析在不同旅游空间尺度下山岳型景区的空间结构模式。采用空间结构要素组合与旅游时空分层的复合方式,以拓扑结构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不同旅游时空尺度的山岳型景区空间结构模式。为山岳型景区规划提供决策及理论依据,更好地指导山岳型景区规划。  相似文献   

8.
全域旅游背景下,以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的镇江市天王镇下辖的天王村为例,从现状分析、规划定位、产业体系、空间结构、配套体系和特色营建等方面系统构建了村庄规划建设路径,以寻求全域旅游型村庄规划的方法和重点,为同类型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客家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类型的一种型式,发展至今,在赋予其时代使命的同时更需体现其地域性、民俗性的特色。“客天下”规划营造以客家建筑文化为脉,分析了国内首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客天下文化旅游小镇在山水交融、空间结构、建筑营造、交通动线等方面的设计特色,体现出规划和建筑型式上的演变创新。探讨以生态营镇、业态立镇、形态塑镇“融合”的设计策略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俗建筑文化传承与复兴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徐凤顺 《建筑结构》2022,(19):160-161
<正>近些年来掀起乡村文化旅游的热潮,而在这背后则是对乡土建筑旅游的规划与思考。在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土建筑要呈现出时代化的旅游空间,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以及建筑背后的逻辑以及文化的底蕴。同时乡土建筑旅游的规划与设计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民俗风情,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均质化进行设计,而是将乡土建筑的文化特色与旅游开发的视角相互融合在一起,打造出比较具有特色且符合大众需求的乡土空间以及文化聚落形态,这也是全域旅游发展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在湖南南岳国际旅游景区建设特色主题公园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建设特色主题公园,提升南岳旅游品位,促进南岳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规划构想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规划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提出旅游系统动态控制结构的基础上,论述旅游规划的历史使命,最后结合国情探讨了旅游规划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13.
宫婷  包蕾  欧阳茜 《城市建筑》2014,(29):15-15
本文以北京青龙峡旅游度假区为例,从规划分区、活动设施、细节设置等几方面,列举了目前我国旅游规划中常见的规划误区和实际影响,反映出了我国自然公园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管理部门、项目来源和资源禀赋的不同,造成不同区域的农业园区具有特殊性,因此不同区域的农业园区体系规划需要根据其地域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等,重点研究其产业布局、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昆明市农业园区体系规划从与城镇共同发展型农业园区发展引导规划、交通枢纽依托型农业园区发展引导规划及旅游型农业园区规划入手,确保农业园区体系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促进农业园区的发展,为不同区域的农业园区体系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吴人韦  李夏 《规划师》2004,20(11):21-24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包括如下内容: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形象设计、旅游分区与结构规划等。常熟处于江浙平原众多的景点包围之中,由于地貌的相似、地域的邻近及地方风俗的相似,常熟旅游业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必须挖掘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才能促进常熟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协调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力 《规划师》2000,16(3):17-19
作者从分析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内在关系入手,对城市旅游规划的技术原则及其和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面向城市旅游的城市规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勇 《城市规划》2001,(8):13-15
通过分析城市旅游相关规划的局限性 ,以及城市旅游与城市物质环境建设的联系 ,指出城市旅游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 ,城市旅游的发展需要城市规划的配合。由于目前城市规划在面向城市旅游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为了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 ,城市规划应该在规划理念、规划内容上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新兴体。在第三产业中,以旅游业的发展最为迅猛。所以,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旅游规划的部分,力求使两者得到和谐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人韦  杭小强 《规划师》2004,20(6):40-41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应以旅游区的运行为切入点,研究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上旅游区运行的规划控制要素,其主要内容包括功能定位、旅游区形象规划、旅游项目规划、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游览线路与道路交通规划等。  相似文献   

20.
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规划始于1959年的夏威夷,但旅游规划的理论却一直处于局部研究的、滞后于实践的水平。本文通过探讨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旅游规划理论的性质、旅游规划理论的体系和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功能,希望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能进入整体研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