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餐中的菜名,作为中国的饮食文化的窗口,是将外国人引入中国文化环境的有效手段。菜名的成功翻译将会成为中外文化沟通的一座桥梁。在菜名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法使用单一的翻译策略,而是需要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使用。在结合中式菜名命名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有效发挥中式菜名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内涵的分析入手,阐述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高级文化、大众文化和深层文化4个层次,剖析了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而论述了跨文化交际所要具备的因素特征,指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需要准确把握词语层面的文化涵义、语言形式语用意义、交际层面的文化涵义,以及目的语民族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强调外语教学不仅要传授外语语言知识与言语技能,还应把目的语中所涵盖的民族文化因素的介绍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有效传播我国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菜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探讨了中国式菜名的文化内涵、英译原则和技巧,以期能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国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有效传播我国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菜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探讨了中国式菜名的文化内涵、英译原则和技巧,以期能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译者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桥梁,不仅要掌握本民族的文化,还应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译者特别是口译者尤为重要。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口译的影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及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跨文化交际教学和提高口译培训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川菜本身富有文化蕴涵,其中的菜名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或历史典故,在翻译这些菜名的时候,译者在理解环节要考证清楚菜名源流、文化蕴涵,明确菜名中的名物训诂,才不至于陷入误解。表达环节要力争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才能准确地把川菜的饮食文化表现出来,实现真正信达雅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海外享有盛誉,令不少外国朋友赞不绝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菜的英译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事实上,中国菜的英语翻译非常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对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是不利的。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依据,以宁波地区的菜单为例,论述了中式菜名的英译。本文分析了中式菜肴的特点,重点讨论了中式菜名的有效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烹饪艺术源远流长,各种菜系流派争奇斗艳;菜名更是数不胜数,而且颇具地方和传统特色,蕴涵了悠久的地方文化和传统乃至历史典故。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菜名的翻译研究却大为滞后,已经影响到中外饮食文化的顺利交流。本文从功能目的论角度探讨了菜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语用等值为视角,以<中文菜名英文译法>中的译例为语料,探讨中文菜名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反映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探究这些差异产生的内在原因,这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研究中餐菜单的英译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特点鲜明的饮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审美感悟与审美情趣等价值诉求。这种诉求促使人们按照自身的民族传统及其思维方式去崇尚美好的饮食行为、提升其文化内涵。因此,在跨文化交流时应当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来关照不同饮食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诉求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职业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与综合职业素质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职业交流与沟通能力是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以沟通交流与口才训练、经济与行政事务写作、公关实务与礼仪训练、活动策划与文案写作、经典阅读与审美训练、职场文化与求职面试六个能力模块为核心,探讨了高职院如何在职业素质的框架内寻找与语文教育的结合点,将传统的大学语文的教学重点转向职业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商务英语语用失误及其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写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技能。一些作者写作时往往参照汉语商务文化及语用规则进行思维表达,造成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影响国际商务英语活动的正常开展。文章从中英文化视觉对部分商务英语语用失误作对比分析,认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不能与商务英语脱节,既要教会学生掌握英语表达技能,更要教会他们掌握商务英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规则,才能使学生胜任跨文化商务英语沟通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饮食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餐在食材、种类及制作方式上对日本料理都有着深刻影响,但中餐与日本料理的相异之处又是显而易见的。文章试从中餐的传入历史为着眼点,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在日本的传播途径及现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也在进一步的加深。文章主要介绍了西餐礼仪的形成及主要内容,以期更好地满足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中餐菜名的日语翻译,既要考虑菜名信息传达的完整性,同时也要参考日本料理的命名方式,以及日本人翻译中餐菜名时的习惯和常用方法,这样译名才更容易被异文化国家的人所接受,才能更加有利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6.
饮食文化具有强大的超越国界的包容性,中国饮食文化也影响了西方人的饮食生活。西方日常食俗是西方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西方日常饮食中积极吸收了一些来自中国的饮食品种,同时,一些中国的饮食器具逐步被西方人所接受和使用,丰富和方便了西方人的饮食生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川端康成的《古都》和沈从文的《边城》的比较,探讨了两者在精神故乡的寻求上、地理风俗的抒写上、人物的塑造上、感伤的审美情调上的一致性,以促进有关中日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对英汉两种语种中的一些词汇从内涵到外延上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了研究英汉文化差异的必要性.以避免出现跨文化交际失误,并指出了在词汇研究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中西餐交流融和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西餐常用设备及工具在中餐烹调中的应用实践,并对传统中式烹饪理念提出了新的思路及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