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莜燕 《计算机应用》2011,31(3):643-646
基于对数似然比(LLR)的天线分集是误码性能优于传统基于信噪比(SNR)天线分集的一种新技术,并降低了系统的实现复杂性和成本。为此对基于LLR的发射天线选择新技术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Nakagami衰落信道上基于符号对数似然比(SLLR)和比特对数似然比(BLLR)的发射天线选择准则,并对M进制调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LLR准则的MIMO系统误比特率最小;采用SLLR准则和BLLR准则时,在保持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天线总数不变的条件下,分集数量级大的系统误比特率性能好;数量级相等时,接收天线较多的系统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2.
解云雁 《计算机仿真》2008,25(4):114-116
利用瞬时信道信息去实现MIMO系统的自适应传输,需要发射机和接收机能准确地获得当前信道信息.但随着移动通信系统载波频率的提高和移动台运动速度的增加,信道时变性增加,对于快衰落信道,通过信道估计准确获得当前信道信息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信道预测.提出将SISO系统中的信道预测技术引入到MIMO系统,结合闭环发射分集,给出预测算法,通过仿真给出性能比较,表明在快衰落信道中,它能更好地将链路自适应地快速调整到信道的真实条件,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适用于TD-LTE系统下行信道发射分集模式下的信道估计算法,在基于离散分布的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基础上分析了最小二乘(LS)和递归最小二乘(RLS)信道估计算法。为了简化MIMO信号检测的复杂度,针对发射分集模式提出了两种信道响应值的修正方法,改善的信道响应修正算法利用了时频域相关特性可以更好地跟踪信道变化。通过MATLAB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仿真,表明RLS信道估计性能优于LS信道估计算法,而改善的信道响应修正算法能够进一步提高传统修正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分别针对瑞利衰落信道和Nakagami衰落信道,研究了使用发射天线选择(TAS)和正交空时分组码(STBC)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平均符号误码率(ASEP)性能。基于标量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的方法,推导出了采用脉冲幅度调制(PAM)、相移键控(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的精确和近似的ASEP闭合表达式。然后对不同条件下的系统性能做了数值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双空时发射分集(DSTTD)系统在独立同分布衰落(IID)信道下的性能,提出一种结合信号空间分集的DSTTD系统,在发射前先对已调信号进行信号空间的旋转映射,提高系统分集阶数。通过矩阵变换获得转换系统传输模型,利用向量高斯近似和标量高斯近似解调算法联合信道译码进行迭代检测,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系统解调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比传统DSTTD系统在IID信道下至少获得2 dB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6.
空时发送分集(STTD)是基于空时分组码(STBC)的一种发送分集技术.本文分析了无线衰落信道的特性,介绍了分集技术,及发送分集的基本思想,阐述了空时码概念,给出了空时码编码设计思想和准则.最后给出仿真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7.
官鹭  邵士海  唐友喜 《电子技术应用》2011,37(7):115-117,122
V-BLAST OFDM可以利用多径信道的频域选择性改善分集性能.目前相关研究缺乏分集度的理论分析,未能明确给出一种获取最大分集度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V-BLAST系统可获得的最大分集度,然后找出了获得它所必须的条件,最后给出了一种可获得最大分集度的信号发射方法.在两发两收、BPSK调制、M.1225步行测...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无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发射端采用波束成形、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的MIMO MRC系统,考虑收发端仅能获得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非理想信道信息(CSI)且系统受到共信道干扰这一条件,分析系统的多用户分集性能。导出封闭形式的信号干扰噪声比的概率分布函数表达式和以平均容量的形式给出的系统多用户分集性能表达式。数值仿真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信道估计误差和共信道干扰均会降低系统的多用户分集性能,而信道估计的精度是影响系统多用户分集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发射分集的空时码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发射分集的空时码的结构和编码原理,总结分析了基于发射分集的空时码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和性能特点,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何杰  肖琨 《计算机应用》2016,36(9):2390-2395
针对独立非同分布(i.n.i.d.)广义K衰落信道中的正交空时分组编码多输入多输出(OSTBC-MIMO)系统性能问题,建立了采用M-QAM调制的OSTBC-MIMO系统在i.n.i.d广义K衰落信道中的系统模型。利用接收端等效信噪比(SNR)可以近似为两个由多个独立伽马随机变量之和构成的随机变量的乘积这一关系,推导出近似等效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继而推导得到平均符号差错概率、中断概率和容量的闭式。仿真结果表明:除波形参数m外,k取任意不同正整数值也会对系统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OSTBC-MIMO系统在i.n.i.d.广义K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与在独立同分布(i.i.d.)广义K衰落信道中的性能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BLAST系统具有极高的频谱利用率,但是基于充分散射环境假设,即认为收发天线阵元之间完全独立,而这在宏蜂窝移动环境下一般并不成立。本文主要根据宏蜂窝MIMO信道模型,研究了AOA分布对V-BLAST系统的影响,通过对模拟实验结果的分析,指出MS一侧的AOA分布对室外MIMO系统性能起着关键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推导了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表达式,分析了MIMO系统是如何利用多径来提高频谱利用率,并说明当天线数目很大时,信道容量随收发端最小天线数目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最后对MIMO与AWGN、SISO、SIMO的信道容量进行了仿真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迫零准则,分析了三种在MIMO系统中的线性传输技术。单独对发送滤波器进行设计能够减小下行链路终端的复杂度.而通过仿真表明,联合发送/接收滤波器的设计能够提高MIMO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迫零准则,分析了三种在MIMO系统中的线性传输技术。单独对发送滤波器进行设计能够减小下行链路终端的复杂度,而通过仿真表明,联合发送/接收滤波器的设计能够提高MIMO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新的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预处理传输方案.通过基站端良好“基于子载波信道的预处理矢量设计,将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转换为并行独立的单用户MIMO系统,确保每终端用户同频干扰的良好去除。同时基于简单的线性解码,每终端用户获得最大解码符号信噪比,即最小该用户发射符号误码率.  相似文献   

16.
根据微小区双散射的MIMO椭圆信道模型,分析发送、接收端阵元天线间的信道相关性,考虑到发射端与接收端周围存在大量散射体,且散射体服从非均匀分布,采用Von Mises分布函数描述散射角度的分布情况,从而得到信道相关函数的闭式表达式,并通过仿真分析影响信道相关性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相关系数随天线间距、角度扩展、扩展因子的增大而非单调性减小,为MIMO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时变多发多收(MIMO)无线数字信道,在信道接收端应用逆滤波器算法,得到无线MIMO数字系统的信道冲击响应函数,并将此函数作为初始值,应用改进的粒子滤波器算法,完成时变MIMO数字系统的盲信道跟踪.算法同时利用了信号的时间分集信息和空间分集信息.计算机仿真表明,与仅利用信号空间分集信息的逆滤波器算法相比,算法在输入信号小信噪比情况下有更好的全局收敛特性;与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比,得到的归一化信道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多输入多输出(MIMO)X信道的比特误码率(BER)性能,提出一种干扰对齐方案。在发送端将数据按照Alamouti编码方案重复发送,在接收端通过重新配置天线工作模式改变信道系数,构成具有正交结构的等效信道矩阵,通过矩阵运算消除干扰,并采用低复杂度的PIC群译码算法进行译码。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MIMO系统无线信道研究的现状,对现阶段的MIMO信道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自由真实空间内的MIMO信道实时测量系统方案,该系统采用USRP平台,能实时地测量真实空间通信信道传输性能,并对信道数据进行存储分析,该系统成本低,为真实MIMO信道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先对MIMO 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推导出其容量计算公式,随后对比分析了SISO、MISO、SIMO、MIMO 等各自的特点,并将研究的焦点放到信道相关性对系统容量的作用方面。在理论分析之后,借助Matlab 对整个实验进行 模拟,并得出如下结论:如果无线间距不断增加,而角度的拓展却不断较少,那么平均到达角和阵列之间的垂直性就越强,那么 信道相关度会大大降低,使得容量增加。从相关性角度,相关系数较小(小于0.3)时,对容量影响不大,当其较大(大于0.7)时, 信道容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