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杰  耿振伟  李忠伟  贾瀚  于丹 《特殊钢》2012,33(3):26-28
以抚钢二炼钢厂30 t VOD精炼不锈钢的生产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入VOD精炼钢水C(0.50%~0.93%)、Si(0.18%~0.42%)含量对喷溅以及吹氧过程温度的影响,证明C、Si含量高(C≥0.65%,Si≥0.22%)是导致吹氧前喷溅事故的主要因素,而C、Si含量低所引起的温升不足又影响后续冶炼的质量和效率。冶炼实践表明,为避免喷溅事故,当钢水[C]≥0.90%或[Si]≥0.40%时不得进行VOD精炼。在VOD吹氧冶炼前钢水中C、Si含量分别为0.40%~0.65%和0.12%~0.20%,能够满足VOD精炼不锈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工业试验和大量生产数据为基础,对VOD法冶炼不锈钢的工艺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VOD过程钢水温度变化规律及工艺因素对它的影响,并指出,供氧制度(包括枪高,氧气流量和氧气压力),真空制度的合理配合是控制氧化期钢水温度的关键。还原期的温降受吹后的温度、还原处理时间及铁合金冷却剂、造渣剂的加入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建立随机模型进行了定量的描述。针刘氧化期喷溅问题,给出了合理的供氧强度范围。对VOD过程元素变化及去碳保铬反应做了热力学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彭声通  黄祖昌 《四川冶金》1997,19(4):11-13,22
本文论述了炉渣碱度、渣中(Cr2O3)含量、加Ti前的温度及Ti-Fe粒度等对VOD精炼1Cr18Ni9Ti钢Ti的收得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热力学的角度论述了VOD精炼0Cr18Ni10Ti工艺中对铬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使川投长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钢厂炼钢分厂VOD精炼不锈钢0Cr18Ni10Ti铬的回收率达到97.8 ̄98.4%。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炉渣碱度、渣中(Cr2O3)含量、加钛铁前的温度及Fe-Ti粒度等对VOD精炼1Cr18Ni9Ti钢Ti的收得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VOD精炼不锈钢时工艺因素对各种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柳学胜  柳仕虹 《钢铁》2001,36(9):16-18,24
分析了18tVOD炉在精炼不锈钢过程中工艺因素对易氧化元素、磷、硫及气体元素、不易氧化元素、五害元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钢水收得率是转炉生产的一项重要生产考核指标。本文从铁水条件、终点氧和转炉喷溅等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转炉钢水收得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9.
运用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和大样电解等方法研究了VOD精炼前后不锈钢的洁净度变化.结果表明:VOD吹氧终点控制滞后是VOD精炼后钢中氧质量分数高达250×10-6的主要原因;钢中w(O)偏高而精炼渣的碱度低等造成钢中夹杂物含量高,大于10μm的夹杂物含量为0.56~0.58个/mm2,其中每10kg试样中大型夹杂物含量在1.71~2.41 mg.针对钢液洁净度偏低的情况,提出了延长真空保持时间10~12 min,选用优质精炼渣并保证炉渣碱度R≥3和延长软吹时间15~20 min的工艺改进措施,改进后w(T.O)降至(60~77)×10-6.  相似文献   

10.
对VOD真空精炼不锈钢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棘手的工艺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AOD精炼不锈钢工艺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郭家祺  刘明生 《炼钢》2002,18(2):52-58
论述了国外AOD精炼不锈钢技术的发展。总结了太钢AOD精炼不锈钢在品种、质量、工艺研究方面的成果。对AOD炉材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不锈钢AOD精炼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承志  宋青山 《特殊钢》2004,25(5):47-48
通过生产试验改进了太钢40t AOD精炼工艺参数。提高氧化1期吹炼气体中氧气的比例、炉渣碱度和炉渣中MgO含量,降低精炼温度。改进后精炼工艺参数为氧化1期吹炼气体中氧:氮=(4~5):1,氧化2期氧:氩=1:(1~2),精炼温度≤1710℃,炉渣CaO/SiO2≥1.4,炉渣中MgO含量≥8%。使用改进的AOD精炼工艺冶炼18-8不锈钢时,[S]从原来的0.008%降至0.005%,渣中Cr2O3平均含量由6.78%降至0.73%,镁白云石炉衬平均寿命由56次提高到100次。  相似文献   

13.
二次精炼渣钢反应及成渣热对钢液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傅杰  王平  黄成钢  李铮  易继松 《特殊钢》1999,20(6):42-44
通过现场实验,分阶段定量分析了出钢至出VD过程,渣钢反应热及成渣热对钢液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热对钢液降温的影响极小,完全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4.
黄成红  于学斌 《炼钢》2005,21(2):22-25
简述RH精炼过程中钢液循环流动的原理,探讨了影响钢液成分和温度均匀化的各种因素,并寻找出达到均匀化的相关措施。在具有合适的真空度、驱动气体压力和流量、插入管内径和形状、加入合金后的循环时间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成分和温度均匀的钢液。  相似文献   

15.
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获得奥氏体不锈钢超细组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晶粒尺寸为100 μm的304N不锈钢经1道次等径角挤压变形 退火工艺处理后,晶粒尺寸可显著细化到2~7 μm,强度可提高50%以上,而塑性并不降低;增加等径角挤压变形的道次,经退火后可获得更细小、均匀的再结晶晶粒.  相似文献   

16.
郭上型  董元篪  彭明 《炼钢》2005,21(3):37-39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CaO-Fe2O3-CaF2系熔剂进行钢液二次精炼脱磷工艺实验,测定CaO基熔剂添加量以及熔剂中加入SiO2、Al2O3和转炉渣时对钢液脱磷效果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优化组成的CaO基熔剂,通过控制相关脱磷影响参数,仍可得到大于90%的脱磷率,能将钢液ω(P)从0.05%降低到0.005%以下。  相似文献   

17.
锅炉用铁素体耐热钢P91(%:0.08~0.12C、8.0~9.5Cr、0.85~1.05Mo、0.18~0.25V、0.06~0.10Nb、0.030~0.070N)的冶炼工艺流程为20 t EBT EAF+10 t感应炉混炼-LF-VOD(吹氮)-3 t锭模铸。通过低真空(~26 000 Pa)底吹N气搅拌使脱氧剂、造渣材料充分快速与钢液反应,使[N]从(80~90)×10-6增至(120~140)×10-6,然后底吹氮以(9~15)×10-6/min的增氮速率将[N]增至620×10-6,钢材中的N含量约为500×10-6,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徐国华  张国富 《特殊钢》1999,20(5):44-45
1 VOD生产不锈钢1.1 不锈钢(1Cr18Ni9Ti)连铸工艺流程:20tHPEAF→30tVOD精炼炉→板坯连铸机→修磨→出场。15t×2座EAF并包1.2 不锈钢连铸坯生产情况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锈钢连铸坯产量见图1。图1 浦东1994~1997年不锈钢连铸坯的产量Fig.1 AnnualoutputofstainlesssteelcontinuouscastingslabatPudong  由于采用VOD二步法冶炼不锈钢,可使初炼炉大量装入廉价高碳及中碳铬铁,与电弧炉直接冶炼…  相似文献   

19.
陈聪 《特钢技术》2007,13(1):37-40
介绍宝铜、武钢二炼钢、鞍钢三炼钢与太钢二炼钢利用LD-VOD法生产低碳不锈钢工艺特点,并对国内某厂利用VOD法生产0Cr18Ni9型、SUS304型和SUH409L型三种类型低碳不锈钢的冶炼探作要点进行了总结研究,在使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徐匡迪  肖丽俊 《钢铁》2011,46(1):1-13
近年来中国不锈钢的产量及国内市场消费量均已达世界第一,2009年不锈钢产能为1 400万t,其中先进装备产能达到70%以上,产业集中度要高于其他钢铁产品,然而在精炼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方面,与国外仍有一定的差距.鉴于此,介绍了国内外不锈钢精炼的数学、物理及过程控制模型,讨论了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成机制及其在精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