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17,(7):63-64
鲁中地区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研究旨在运用建筑设计手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期对鲁中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有所启示。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总结了鲁中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指出了目前农村房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选取实际地块结合空间营造等建筑学手法进行了新农居方案的设计。经过方案设计与探讨,提出"美丽乡村"背景下新农居的设计应注重文脉继承和技术革新的观点。并对此做近一步探索,在空间布局和建筑造型上实现文脉继承,利用新兴技术和新材料实现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我国广大农村的实际出发,在规划中尊重农村发展建设的客观规律,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以村庄规划为重点,通过统筹城乡规划,结合新农居建设,突出地方特色,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新区、新居、新风情农居住宅设计方案竞赛开辟舟山市高峰村为农居样板区,要求竞赛方案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符合当地村民生活习惯、能直接指导村民自建。经过对样板区的实地调研,对竞赛要求的深入研讨,选择用地面积140平方米、层高3层的双联农居套型进行设计,力求为一个三代六口的渔农之家营造出舒适、美观、节能、环保的康乐居所。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徽州古民居乡土生态模式在安徽新农居建设中的应用优势,探讨了徽州古民居生态模式在安徽新农居建设中的应用原则和方式,阐述了徽州古民居生态模式在安徽新农居建设中的应用意义,从而促进安徽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民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墙材革新工作开展已有十多年,城镇禁用实心黏土砖、推广应用新型墙材工作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土地、保护环境、综合利废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是面广量大的农村地区仍在大量生产和使用实心黏土砖.因此.要取得墙材革新工作新的突破,有必要将墙材革新工作的重点由城区转向建制镇,继而推向乡村、推进农居。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很多城市都以扩大城市规模作为解决矛盾的途径。为缓解老城的压力促进新城的发展很多新行政中心应时而建,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南省常德市新行政中心设计方案为例就新行政中心的设计策略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亚茹  刘晶 《城市建筑》2021,(12):76-78
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崛起,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经历了从狂热到理性的发展阶段.目前,在乡村民宿的营造过程中,在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塑造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对川西地区乡村民宿与乡村民居的调查研究,总结该区域乡村民居的风貌特征,并结合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上的表达,提出乡村民宿建筑地域性风貌营造的方法,为乡村...  相似文献   

8.
周木子 《城市建筑》2023,(20):13-17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全国各地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村居的规划、重建与改造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领域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层出不穷,我国对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当下对农居的改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青岛市崂山区的农居为研究对象,站在全生命周期住宅这一新建筑理念的视角,通过对全生命周期住宅理念、崂山村农居现状、新农居设计策略等各方面的阐述与分析,探究崂山区农居建筑设计的形式与方法,为今后青岛市新农居的研究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分析了温和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包括温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资源条件、温和地区绿色建筑的节能措施,并以具体项目为例,论述了建筑的多系统整合设计、被动式设计,包括通风、采光、雨水收集和可再生资源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及新型城镇化政策为 川西北少数民族小城镇带来发展机遇,同时 城镇空间的地域特色面临现代化冲击,研究 小城镇的空间演变规律,对城镇空间的文脉 传承有重要意义。以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典 型的小城镇鲜水镇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田 野调查、定量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重建 了城镇10 0年的演变进程。研究表明:鲜水 镇在时间上可分为茶马互市(1662年之前)、 宗教带动(1662—1910年)、立县更名时期 (1911—1949年)、和平解放(1950—1980 年)、震后重建(1981至今)五个时期;空间 上,呈现出城镇功能结构沿过境公路扩展、 街巷自然生长、城镇风貌汉藏融合的特征。 影响鲜水镇城镇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中,“茶 马互市”和宗教传播、过境交通、地震、多民 族融合是城镇空间特征形成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义县传统民居特征的调查研究,提出因地制宜、因境而生、因其固然的设计立意,以义县新民居的设计实例,诠释了对传统文化、材料的二次利用、能源的低耗、空间的整合等方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成都作为全国首个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城市,近年来以城乡统筹为发展理念,为解决城乡差异和"三农"问题,统一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空间发展形成了新的特征和模式。从成都农村新型社区发展的总体情况入手,重点针对成都郫县农村新型社区案例,从社区经济空间、形态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不同视角详细分析了社区空间的现状特征,并延续前文3个层次空间分析的线索,提出社区空间发展的模式:产业集群发展、集中紧凑布局;社区布局"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1+21"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与布局;社会空间多元化、集中化和开放化。  相似文献   

13.
付飞  刘雯雯  方翰 《室内设计》2021,(5):138-144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土地利用演 变及生态优化研究,对于构建完善的国土空 间规划体系,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有着极 其重要的推动意义。以县域城镇绵竹市为样 本,在“多规合一”国家级试点平台的规划背 景下,对2008—2019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量 化评价,耦合土地利用阻力-潜力适宜性模型 和CA-Markov模拟模型,对绵竹市城镇用地 开发适宜性及城镇建设用地演变发展进行 探索,针对生态承载力评价、土地开发适宜性 评价及城镇建设用地未来发展模拟结果,结 合“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分别提 出以生态为导向的土地利用优化策略,以期 为国内县域城镇“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体系构建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曹琦  刘炜 《建筑与环境》2012,(3):104-105
四川米亚罗地区的藏族民居造型独特、外形美观、装饰精美,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本文从地域环境、地域经济技术和地域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对米亚罗地区藏族民居的建筑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冀南清漳河谷留存着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人文气息浓厚,地域风貌独特,具有较高的保护与研究价值.文章以冀南原曲村的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民居测绘,从其营造思想、空间形制、装饰技艺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其建筑内在的建造逻辑,并通过与北方平原地区的传统合院民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炼出清漳河谷传统村落民居的地域性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16.
冀南清漳河谷留存着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人文气息浓厚,地域风貌独特,具有较高的保护与研究价值.文章以冀南原曲村的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民居测绘,从其营造思想、空间形制、装饰技艺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其建筑内在的建造逻辑,并通过与北方平原地区的传统合院民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炼出清漳河谷传统村落民居的地域性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王群华 《华中建筑》2006,24(11):165-167
该文详细分析了茶垌镇镇街道景观及其中典型个案,并通过与浙江西塘的街道景观的比较分析研究,对湘西地区小镇街道景观中体现出来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进行了探讨;并对小镇街道景观“景到随机”的生成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规划信息化背景下,城市设计编制面临着提升自身科学性的难题。信息化和数字技术方法,为城市设计编制带来新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能有效得提高城市设计科学性、有效性,提升城市设计编制和管理的工作效率。文章对目前城市设计数字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城市设计数字技术应用框架,对城市设计编制各阶段技术应用内容进行介绍,介绍了编制过程中标准化、科学化、可视化、精细化和协同化五项内容要求,以白云新城地区城市设计优化项目为例,介绍编制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学和美学的角度,通过对福宝古镇撑拱的考察,来展示其多样化的撑拱形式,对比各式撑拱的结构特性和美学特征,并由此发掘和探讨四川传统民居以功能为中心的朴拙之美,及其更深层的文化特性,即功能主义原则和节俭精神、基于平民文化的“市井味”、功能意识的随意性和不完整性以及自发而有限的审美欲望。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Z4)
Tibetan area is a region consisting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cultures,it has special settlement forms.Dege is a histor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Kangba area,local architecture has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it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raditional Tibetan buildings in Sichuan.This paper explored the forms of Tibetan forms and architectural spaces,summarized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ibetan folk dwellings in Sichuan,and studied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Gengqing Town in an all-around 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