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吟菊 《城市建筑》2013,(14):26-27
本文回顾了老河口市第一中学信息楼的设计过程。通过对工程概况、总体设计及建筑特色等方面的介绍,探讨了当代校园图书信息楼的建筑设计思路与实践,揭示了"交流性"与"示范性"是促使图书馆建筑新型空间形态生成的内因。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5,(12)
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骨架,它的设计关系到建筑经济性。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过程里的经济性进行研究能够很好的减少结构设计阶段的损失与浪费,有利于确保其设计科学合理。下文通过建筑设计角度对于建筑经济性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对于研究其经济性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威 《居业》2022,(3):127-129
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升级,BIM信息技术是建筑行业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它能够为建筑设计方、施工方、业主方等多参与方提供可视化、动态性的设计模型,并通过模块分析对建筑设计缺陷进行审查检验,尽量降低建筑设计的问题发生概率,为建筑项目的有序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中应用B...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武汉大学文、法学院新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从整体布局、建筑设计和文化融合三个方面,探讨岭南建筑如何实现与武汉大学原有建筑群的相融、相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建筑形态学进行分析,接着对对形态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进行探讨,再从形态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对建筑的设计理念以及所蕴含的社会和历史意义进行探讨,研究建筑形态学与结构主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希望给予相关建筑设计工作一定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楼阁在城市景观空间中具有标志性作用。它不仅是所处场地之地标建筑,且建筑形态及场所空间更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山水环境的整体意境。本文以南京栖霞山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契机,针对栖霞山主景区景观现状存在的山阙缺形问题,提出虎山景观格局重塑方案,明确在栖霞山风水环境格局特征下的碧云楼选址;从栖霞山历史文脉传承和新景观意境塑造入手,对碧云楼形态选择、尺度控制、建筑形式进行设计研究,塑造沿江景观带上虎山山巅“有凌云意”的场所精神;探索既延续城市历史景观文脉,又契合城市景观新秩序的山地楼阁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现代建筑能够并需要实现对文化的表达,在文化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以建筑空间有规律的组合,风俗传统和历史元素的融合来展现文化的内涵。通过武汉大学建筑设计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实现建筑文化内涵与形体空间之间的转换。通过土家族乡土民俗博物馆、珞珈书院、昙花林历史地段图书馆、主题式聚落更新等设计,探索与思考如何通过空间的变化、形体的组合以及文化元素的抽象,实现文化建筑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自然而然对自身居住的建筑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水平和所追求的更为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对建筑的功能合理性、新兴技术的应用及美观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楼阁在城市景观空间中具有标志性作用。它不仅是所处场地之地标建筑,且建筑形态及场所空间更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山水环境的整体意境。本文以南京栖霞山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契机,针对栖霞山主景区景观现状存在的山阙缺形问题,提出虎山景观格局重塑方案,明确在栖霞山风水环境格局特征下的碧云楼选址;从栖霞山历史文脉传承和新景观意境塑造入手,对碧云楼形态选择、尺度控制、建筑形式进行设计研究,塑造沿江景观带上虎山山巅“有凌云意”的场所精神;探索既延续城市历史景观文脉,又契合城市景观新秩序的山地楼阁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玉秀楼的调研、测绘,结合历史资料,对其建筑概况、形成原因以及建筑特色作了细致的剖析和梳理,为当今全球语境下的地域性建筑设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