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14断块区属于王家岗油田,构造形态由三条断层控制,组成一个地垒和一个断阶。地层和断层组合成鼻状构造,在紧贴断层的构造高点是油气藏的有利富集区。油气藏类型分为构造油气藏,受岩性影响的构造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构造和岩性是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徐家围子油田油气藏类型有断层——岩性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岩性油气藏等4种油气藏类型,主要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研究认为,主要的油气藏类型是断层——岩性油气藏和断块油气藏,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以纯岩性油气藏为主。在研究油气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期次的研究,总结出徐家围子地区油气运聚成藏的4种模式,并确定了油气成藏及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利用钻井、岩心、地震资料,综合分析构造、沉积、储层及油藏分布特征,认为驾掌寺断层为该区的主要油源断层,为油气由深部向浅部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次一级断层和不整合面空间组合构成了油气横向运移形成岩性油气藏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斜坡带油气输导成藏模式图,指出单斜背景下的微幅度构造、砂岩上倾尖灭带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4.
断块油气藏在我国断块油气藏在我国东部断陷盆地中广泛分布,不同类型的断块模式特征不同,油气藏的富集规律不同,通过对研究区对各类型砂体与构造地质相匹配关系的研究,结果将其归纳为构造、岩性、构造-岩性复合型三大类油气藏,通过油藏剖面图和油藏平面图分析,结果将其油气藏类型可以分为5种类型:断层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断层-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岩性油气藏,通过对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要素进行分析,确定了研究区油气藏的形成实际上是成藏静态要素与动态成藏过程的有机结合,对油气富集规律进行特点进行总结,对今后的滚动开发及挖潜方向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通过对营子街地区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及储层物性的深入研究,明确了油气成藏特点,总结了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认为,该区主要有岩性及构造岩性两种油气藏类型。综合研究指出,营子街断层下降盘是寻找岩性及构造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东濮凹陷柳屯—海通集洼陷及周边油气藏特点及分布规律的研究,认为本区油气成藏条件良好,油气藏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八个亚类,不同类型油气富集程度不同,以反向、顺向断块、构造-岩性油气藏最富集,其次为断背斜、断鼻、墙角断块油气藏,而砂岩上倾尖灭、透镜状岩性及古潜山油气藏至今无大的突破。本文提出“洼陷的控边断层下降盘断层发育区或构造发育区,尤其是继承性构造发育区是下一步洼陷勘探最有利场所”的观点对本区及其他洼陷的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升22区块生、储、盖、运、圈、保等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发现该地区来自青一段烃源岩的油气以油源断裂为油气运移通道,以河道砂体和席状砂体为储层条件,在断层遮挡条件下形成的构造岩性圈闭,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密集的断裂构造带是控制研究区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而圈闭分布特征影响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陈家庄凸起北坡东营组地层超覆带油源主要来自渤南洼陷的沙四、沙三段烃源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扇三角洲及其前缘浊积扇体中,其中以东三段砂岩为主力储层,东二段泥岩为局部性盖层,渗透性储层、不整合面和断层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在凸起边缘可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在缓坡带-洼陷带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或岩性-构造油气藏。其中,古地貌控制地层超覆和小型鼻状构造油气藏的分布,输导体系控制油气的运移,盖层条件是制约油气成藏的关键;陈家庄凸起西段宽缓的低凸起分布区应为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
从兰聊断裂带的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出发,对兰聊断裂带断层的活动时期、断层走向、活动速率、对地层的控制作用、交切关系、断层样式的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深入研究了目标区块主要含油气构造的砂体分布模式和油气藏特征,认为环生油洼陷是下第三系有利油气富集场所,易于形成构造、地层岩性等复合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
桩海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成藏条件有利,但油气藏成藏规律和控藏因素复杂。在精细构造、地层分布研究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研究区的油源条件、储层条件、保存条件,总结了三类主要的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指出了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油气成藏受构造和岩性的双重控制,邻近基底大断层附近油气富集,而岩性控制储层分布,决定油气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11.
葡南油田葡萄花油层为松辽盆地中浅层重要的增储潜力区之一,受构造样式多、断层分割强和沉积相变快等因素影响,油藏类型多样及油水分布复杂.本文利用测井、录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对葡南油田葡萄花油层进行单一圈闭划分及油藏动静一体化精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葡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要发育岩性、断层-岩性和构造3种类型油气藏.受背斜构造北西高南东低、东西向断层分割和储层砂体连通性顺源变差等因素影响,岩性油藏发育在砂地比值低的背斜构造边缘区;断层-岩性油藏发育在断层发育和砂地比值中等的背斜构造斜坡区;构造油气藏发育在砂地比值高的背斜构造主体区.岩性油气藏储层表现为"非干即油"的特征,油主要发育在孔隙度大于18%的高物性水下分流河道和主体席状砂中;断层-岩性油气藏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反向断层下盘,受断层侧向封挡和水下分流河道优势输导共同控制垂向上主要聚集在低水位期的葡Ⅰ4-葡Ⅰ9小层;构造油藏主要分布于背斜构造高点,整体上表现为上油下水特征,油气分布不受微相类型和储层物性控制.  相似文献   

12.
商河地区沙二段大的沉积环境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区内发育若干三级断层,被四级断层复杂化,油气以断层作为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从深层向浅层圈闭中聚集,同时火山岩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成藏也发挥了影响作用。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油气在该区主要存在两种成藏模式:断阶式构造油气藏成藏模式和火成岩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准确预测砂体及分析成藏规律是寻找油气藏的关键。海安地区戴南组地层岩性油气藏比较发育。从生、储、盖三方面分析了戴南组地层的成藏条件,结合地震资料、钻井情况、波阻抗反演,对研究区的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海安地区岩性油气藏具有近油源、富砂体、占高点的特点。研究区岩性油气藏主要是砂岩上倾尖灭成藏,油气通过断层和砂体运移,在构造高部位聚集,而低部位砂体仅作为油气运移通道。这为海安地区岩性油气藏钻探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元宝山凹陷沙海组和九佛堂组上段为本区主力储集层,水下分流河道砂和前扇三角洲薄层砂是油气主要储集体。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蚀孔和微孔,储层特征为中孔、低渗。九佛堂组烃源岩为油气藏形成提供了资源基础,九佛堂组上段和沙海组发育的大套厚层泥岩是封堵油气的良好盖层,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为油气成藏提供了保证,多种类型圈闭为油气藏形成提供了有利场所,油气藏形成主要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讨论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红连地区的油气成藏期次、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藏模式。受特殊地质背号的影响,该区成藏条件较为优越,储集体十分发育,但油源条件相对不足。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以构造及岩性油气藏发育为特色。该区油气藏为明显的两期成藏,早白垩世末为第一期成藏,晚第三纪为主要成藏期,并且形成了上生下储侧向运聚成藏模式和断层沟通下生上储运聚成藏模式。长期活动的大断裂、构造背景及岩性的上倾尖灭对油气的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化工设计通讯》2017,(11):69-70
东濮凹陷文留油田断裂发育,构造破碎,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藏,此类油藏的油气分布与断层封堵性有很大关系。通过对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产状配置关系、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配置、断层产状和落差等因素,分析讨论断层封闭性与断块油气藏形成分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歧北中斜坡夹持在滨海断层和南大港断层之间,为一西抬东倾的长期发育的斜坡构造,主要含油目的层为古近系沙河街组的沙二段和沙三段,由于该斜坡受多物源沉积体系控制,砂体平面变化大,岩性油气藏十分发育。含油气面积和有效厚度是歧北中斜坡岩性油气藏探明储量计算的关键参数,以地质规律、模型正反演研究为指导,在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轮次滚动精细拟波阻抗反演技术开展含油气砂体的储层预测研究,准确把握了砂体的含油气范围及油气层厚度;充分利用钻井取心、录井、试油、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有效厚度下限研究,确保了储量计算过程中有效厚度确定的准确性,关键储量参数的确定方法应用于探明储量计算中,为岩性油气藏储量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东岭地区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断层发育较多,断裂系统组合复杂。通过开展精细构造解释研究后指出,研究区构造形态整体上呈东西分带、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断裂平面发育具有极为明显的方向性,主要发育NE和近SN向断裂;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断裂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形成一系列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断裂在活动时期可以直接作为油气运移的输导体;断裂控制油气的分布与聚集。  相似文献   

19.
葡萄花油田西部葡萄花油层断层极为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储层发育变窄、变薄。在分析葡萄花油田西部区域各区带的油气成藏过程、油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将研究区不同区带上的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模式概括为:背斜带构造成藏模式、斜坡带构造-岩性复合成藏模式和凹陷带岩性成藏模式;并从动、静态要素分析确定了油气藏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沉积的巨厚盐岩是形成盐下及盐间隐蔽油气藏的重要场所。隐蔽油气藏以圈闭成因为主,圈闭形态和断层遮挡为辅,隐蔽油气藏类型为三大类十个亚类,成藏模式具有盐岩体周边及各个次洼带周边是岩性尖灭油气藏最有利的发育地区;夹于生油岩之中的浊积砂岩体最有利于油气聚集;具有构造背景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可形成大规模的油气藏;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冲积扇砂砾岩扇体的前方断层下降盘是滑塌浊积岩或深水浊积岩的发育区;沿古斜坡、古隆起呈带状分布的地层圈闭很难形成油气藏;斜坡断阶有利于油气运移,是形成斜坡断阶油气藏的有利场所等六大特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以寻找盐下砂岩尖灭、断层—岩性、上倾物性遮挡及构造—岩性圈闭为目标勘探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