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在水泥厂水泥回转窑是生产的心脏,要想保证回转窑的正常运转并提高其运转率,除了正确合理地选择和设计窑衬外,特别地要想提高回转窑烧成带及过渡带窑衬的寿命从而提高窑的运转率及降低生产成本,在烧成带及其两侧过渡带的砖衬上能否始终保持一层稳定窑皮,是砖衬使用寿命长的保证条件之一。本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着重谈谈在回转窑高温带砖衬上如何粘挂窑皮及如何保护好窑皮。  相似文献   

2.
窑用耐火材料(以下简称窑衬)镶砌在回转窑筒体内壁,保护着筒体钢板.窑衬的使用寿命对回转窑设备的连续安全运转、熟料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回转窑煅烧美标硅酸盐熟料前后窑衬的变化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王俊 《水泥工程》2001,(2):14-18
如何实现回转窑优质、高产、低耗和长期安全运转是水泥厂的永恒主题,而窑衬消耗是回转窑系统的主要消耗之一。窑衬消耗的大小不仅造成衬料的直接消耗,它还影响窑系统的运转率及开窑次数,也制约着回转窑系统的达产达标。预分解窑窑温高、窑速快、且受挥发物侵蚀作用,因而如何降低预分解窑窑衬消耗是普遍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并从窑衬的损坏机理分析,进行预分解窑降低窑衬消耗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回转窑烧成带镁铬砖的损坏机理,找出提高窑衬周期的具体措施,阐明水泥生产过程中回转窑烧成带镁铬砖的使用与窑衬寿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厂3台Φ3.5×145m湿法回转窑烧成带窑衬寿命一般为200~300天左右,1993年3#窑烧成带窑衬寿命达到312天,创国内湿法窑最好记录,几个工艺带窑衬的使用寿命基本上同步。本文结合实践提出影响烧成带窑衬使用寿命和窑衬保护方面的、见解。 1 窑衬侵蚀机理 无论是湿法窑,还是于法和半干法回转窑,在熟料的煅烧过程中,由于窑内气体温度比物料温度高得多,窑每旋转一圈窑衬表面受到周期性的热冲击,温度变化幅度为150  相似文献   

6.
回转窑烧成带窑衬保护王金水江西水泥厂(335506)1引言在工业生产中,窑衬的损害,尤其是烧成带的窑衬损坏常常导致计划外停窑检修,它是影响水泥窑优质、高产、低消耗和运转率的关键因素。自80年代以来,我国大中型水泥回转窑均推广使用了镁质耐火材料,大多取...  相似文献   

7.
张鹏 《水泥》1995,(8):10-12
湿法长窑窑衬材料配套方案探讨张鹏四川省峨眉山市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14200)1引言回转窑被视为水泥厂的心脏,而窑衬材料的科学选型,合理配套,对于实现回转窑优质高产、低耗、长期安全运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湿法水泥回转窑在我国水泥工...  相似文献   

8.
镁铬砖属于碱性耐火材料,一般使用在水泥回转窑的烧成带,它直接影响回转窑窑衬周期的长短,认识镁铬砖使用的损坏机理,找出提高窑衬周期的具体措施与对策,对回转窑的安全平稳运转,减少耐火材料的用量,提高回转窑的产量和稳定熟料质量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泥》1982,(9)
水泥(苏联) 带有料浆蒸发机回转窑的运行经验 81.12.1 水泥工业的工资计划 81.12.2~3 湿法大型回转窑热交换装置的构造特点81.12.3~5 水泥磨机运行的作业计划 81.12.6~7 自动化生产工艺的设计方案 81.12.7~9 磨机钢球的最佳装载量 81.12.10~12 1980年苏联网转窑高温窑衬的使用81.12.12~13 窑灰对窑衬的影响 81.12.14~16 同转窑链条带部位的大块窑衬 81.12.17  相似文献   

10.
我厂二线是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和TD炉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回转窑规格为Φ3.2m×46m,三档支撑,设计能力为1000t/d,1994年建成投产。由于设备及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窑衬使用一直不理想。1998年预热器系统技改,窑用燃料全部使用了当地的低挥发分煤,窑衬使用问题变得更为突出,过渡带耐火砖的寿命最长仅为130d,严重影响了回转窑的运转率。我们经过摸索和改进,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地延长了窑衬的使用周期。1 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窑衬配置不合理 应用低挥发分煤后,窑内热工温度梯度发生了变化,窑内高温部分较以前有所延长,加之技改后,熟料产量高,窑速快,烧成温度高,窑的热负荷大,  相似文献   

11.
回转窑烧成带使用耐火材料的品质高低,不仅对窑衬寿命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回转窑的运转率、产质量和成本。因此,国内外水泥窑炉专家对此都极为关心,对烧成带窑衬更为重视。我厂两台回转窑分别于1985年8月和1989年10月建成投产。投产以来,在两台回转  相似文献   

12.
概述在水泥回转窑的运转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防止回转窑胴体烧坏及延长窑衬寿命。为了做到这一点,F.L.Smidth公司研制了一个窑衬控制系统,它把过程计算机的计算和分析能力与一个高速红外测温扫描装置结合起来。该系统能迅速地和连续地检测窑胴体的温度状况,使窑衬处于严密的监测之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延长窑衬寿命和保护窑胴体不被烧坏。一、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方捷 《水泥》2001,(3):22-23
新型干法回转窑比传统窑的窑温高,窑速快,系统复杂,对窑衬侵蚀严重。长期以来我们不断筛选、改进耐火砖,反复的实践告诫我们不能忽视组成砖衬的重要部分 - -灰缝。灰缝强度不过关,砌体的问题依然很多。 1主要问题 1. 1灰缝强度不高   我们曾选用过几个品牌的化学泥浆与高温泥浆来取代传统的耐火泥、高铝水泥等,但我们发现有的化学泥浆低温强度低,又粘腻、流淌,给施工和冷态转窑带来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质量;而且这类泥浆多数有毒、腐蚀性很强,对人体和环境又有副作用,配料与调料工序复杂,稍不小心差别很大。后又改用的某个…  相似文献   

14.
水泥回转窑筒体直线度是保证回转窑长期运转的一个关键。但是由于窑体长、支点多,要保持中心线准直却比较困难。造成窑体中心线不直的原因很多,如水泥回转窑在安装或调整时,托轮位置不正确,各筒体段节的接口没有对正;由于在使用中,轮带、托轮的不均匀磨损, 基础的不均匀下沉,工艺操作不当等都会造成回转窑筒体直线度不正。水泥回转窑筒体直线度偏差会造成支撑处筒体形成弯矩和交变应力,使支撑处耐火衬体受到纵向的交变应力;此外,回转窑筒体直线度偏差,会增加回转窑的运转阻力,从而增加筒体和耐火衬体的剪切力。在交变应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耐火衬体的稳定性受到威胁,严重时会造成耐火砖的挤碎、剪断、扭曲甚至掉砖。随着窑龄的增长,回转窑准直度对窑内耐火衬体的损坏现象日益突出。本文介绍水泥回转窑筒体直线度对耐火衬体的损坏机理和对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树森  丁翠红 《广州化工》2011,39(18):121-123,132
通过测试和实际使用研究,对原有的煅烧焦回转窑内衬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使得煅烧回转窑内衬的使用寿命得到显著提高,改造后的煅烧回转窑,连续生产稳定性大大提高,耐火内衬寿命显著延长,大大降低了频繁停窑检修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水泥》1979,(3)
从1977年9月开始,我厂与建材研究院、沈阳市耐火材料厂协作,研制水玻璃结合镁砖,并在我厂湿法回转窑烧成带首次试用,取得了延长窑衬寿命,增产熟料的效果。到现在已用四窑次,其中,3号窑镁砖使用寿命达263天,创我厂回转窑烧成带水泥砖衬料寿命230天的历史纪录。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水玻璃镁砖是目前比较适用于回转窑烧成带和过渡带的一种碱性窑衬材料。这种砖的耐高温及抗化学侵蚀性能比水泥砖、高  相似文献   

17.
延长回转窑的运转周期,挖掘我国水泥窑的生产潜力,提高熟料产量和质量,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水泥工业的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水泥窑窑衬的好坏直接影响水泥窑的运转周期。随着今后大型窑的迅速发展,矛盾将更为突出。目前除烧成带窑衬外,水泥回转窑的其它部位,如冷却机、窑口、冷却带,由于受熟料不断冲刷、磨损,以及温度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急冷急热作用,造成的衬砖损坏也是相当严重的。如杭州、大连等水泥厂,由于冷却机衬砖寿命仅1~3个月,比烧成带衬砖寿命低得多,成为影响该厂水泥窑长期安全运转的薄弱环节。因此,除研究解决烧成带窑衬外,也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既耐高温又耐磨  相似文献   

18.
熟料回转窑系统是冶金建材行业等部门的重要烧成设备。在窑的长期生产过程中,有时由于窑体衬砖的脱落引发"红窑"事故,窑筒体会发生永久性径向变形。变形后重新砌上的衬砖粘附性较差,容易再次脱落,  相似文献   

19.
利用辅助绝热材料提高回转窑热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提高回转窑热效率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在回转窑的窑衬中安放导热系数远小于耐火砖的辅助绝热材料,减少经过筒体的热损失,从而达到提高回转窑热效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回转窑的高温区段穴烧成带雪的窑衬中安放辅助绝热材料之后,可以使高温区段经过筒体散失到周围空气中的热量损失降低20%~25%,筒体的温度降低40~50℃,并且对耐火砖的强度和寿命没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水泥回转窑在大中型厂内主要是指湿法长窑、湿法短窑、立波尔窑和干法短窑。要想保证窑的正常运转,并提高其运转周期,正确、合理地选配回转窑用耐火材料至关重要。水泥窑衬的寿命还部分地取决于耐火材料的质量,筑炉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生产的组成、燃料的性质及窑的操作。笔者在此着重谈谈回转窑用耐火材料的选配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